电磁调速电动机工作原理
电磁调速电动机工作原理
2010-06-04 09:06:54| 分类:电机|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 _________ &
1- 原动机2-工作气隙3-主轴4-输岀轴5■磁极6-电枢
电磁滑差离合器的机械特性可近似地用下列经验公式表示:
n=nO-KT2/l4f 式中:n0 —离合器主动部分(鼠 笼电动机)的转速;n —离合器从动部分(磁极)的转速;If —励磁电流;K —与离合器结构有关的系数; T —离合器的电磁转矩。
当稳定运行时,负载转矩与离合器的电磁转矩相等。
由上述公式可知:(
1)当负 载一定时,励磁电流If 的大小决定从动部分转速的高低, 励磁电流愈大,转速愈高;反之,励磁电流愈小, 转速就愈低。
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利用电气控制电路非常方便地调节从动部分的转速。
( 2)当励磁电流 一定时,从动部分转速将随着负载转矩增加而急剧降低,并且这种下降在弱励磁电流的情况下更加严重, 如图2-20a 所示,它具有较软的机械特性,这种软的机械特性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满足生产机械的要求。
为了获得范围较广,平滑而稳定的的调速特性,通常采用速度负反馈的措施,使电磁滑差离合器具有如图
2- 20b 所示的硬机械特性。
图2 — 20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曲线图 2— 21为带有速度负反馈的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原理框图。
它是利用测速发电机把离合器的输岀速度 n 换成交流电压U -,再经整流器变成直流电压 U -。
将U -送
入比较元件,与给定直流励磁电压 Uf 进行比较。
得电压差厶Uf — U -。
所以输入离合器的励磁电流 If 不是
正比于励磁电压 Uf ,而是正比于电压△ U 。
由于U 〜(U ―)的大小与转速 n 有关,n 增大,U 〜(U -) 变大。
n 减小,U 〜(U ―)变小。
因此,在给定直流励磁电压 Uf 有变情况下,输入的励磁电流 If 的大小
n
11 D
与转速n有关,即随着n的下降或上升,励磁电流If将自动增加或减小,由于负反馈的作用,提高了电磁离合器机械特性的硬度,这时调速的参数不再是电流If将自动增加或减小,由于负反馈的作用,提高了电
磁离合器机械特性的硬度,这时调速的参数不再是电流If而是电压Uf。
显然,给定励磁电压Uf愈高,则
转速n愈高;反之则转速愈低,如图2-20b所示。
图2—21带有速度负反馈的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框图从图中可以看岀:在空载或轻载(小于10%额定转
矩)时,由于反馈量不足,会造成失控现象,此外,在调速时,随着转速降低,离合器的输岀功率和效率也相应地按比例下降。
二、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
1.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该电动机与转运惯量较大的工作机械之间装有滑差离合器,起动时可以逐渐增加电流,能很平滑地起动。
在阻力较大的拖动系统中,例如J2203胶印机,电动机往往不能带负载直接起动,这时可在起动前先断开
离合器的励磁电源,使鼠笼电动机先空载起动,然后再接上励磁电源就可起动了。
2.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由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知,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速度调节,可通过调节滑差离合器的励磁电流来实现。
下面介绍两种调节滑差离合器励磁电流的电路。
(1 )用调压器调速。
在图2 —22中,是用调压变压器来改变励磁电流的整流器电源电压,以达到调速的目的。
在此系统中,没有速度负反馈,电机的机械特性较软,一般可用于要求不高的调速差系统中。
例如,制铜锌版使用的无粉腐蚀机,胶印制版的烘版机等。
图2-22用调压变压器控制的调速电路由于这种控制线路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所以在印刷机构中仍有
实用意义。
在图2 —22中,TC是单机调压变压器,初级电压220V,次级电压为0 —250V。
整流元件是2CZ型硅二极管,型号的选择应根据离合励磁线圈的功率或电流来确定。
从电路图可看岀,只要改变调压变压器的次级电压,就能改变整流输岀直流电压,即改变滑差离合器励磁电流,这样就能调节电机的转速。
(2 )速度负反馈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
现在广泛采用具有速度负反馈的滑差离合器的控制装置,来实现宽范围无级调速,它比起其它调速电动机来说,具有以下主要优点:①交流无级调速,机械特性硬度较高;②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方便、
价格低廉;③调速范围大,用在像印刷机这样的恒转矩负载时,一般可达10 : 1,有特殊要求(如轮转机)
时亦可达50 : 1;④可调节转矩。
在现代化的联合轮转机中,都应用了自动化的纸张拉紧机械,它可以达到随着卷筒纸直径的变化,调节离合器的转矩经保持拉力不变。
下面以ZLK —10型调速装置为例,说明
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线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图 2 —23为ZLK —10自动调速系统的方框图,由
图可知,它由给定电压、速度负反馈、放大器、触发电路、可控硅(晶闸管)整流等环节组成,图2 —24 是其原理图。
下面对它的基本环节进行分析。
图2—23 ZLK —10自动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①给定电压环节。
给定电压环节起始于变压器TC副边5端、
6端间的绕组。
24V的交流电压经VD2、整流并经C2、R2、C3滤波和VZ稳压,得到16V的直流电压。
最后由R5和RP4“定速”档的转速。
运转” 定速”由中间继电器KA3控制。
②转速反馈环节。
ZLK —
10自动调速系统是采用三相交流测速发电机BR对转速进行采样。
所得交流经VD8 —VD13整流和C8、
R13、RP2、RP3滤液后,得到反馈电压,经过R8传至放大器的输入端。
由于不同测速发电机灵敏度之间存在差异,所以采用RP2对反馈电压进行调节。
转速表PV的刻度值依靠RP3调节。
电容器C7用于
减轻反馈电压的脉动,有利于调速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提高。
③放大器。
放大器是以晶体管V2为核心组成。
二极管VD4、VD5、VD6用作双向限幅保护,以避免V2的发射结承受过高的电压。
给定电压与转速反馈电压通过电阻R6、R7和R8进行组合,形成输入信号,其值正比于上述两个电压之差。
这个差值经V2 放大后可影响V2的集电极电位,对单结晶体管触发脉冲形成电路进行控制。
④触发电路。
单结晶体管触
发电路的电源是由V1、VD3、R4与变压器TC的6、7绕组组成。
TC的6、7端输出3V交流电压,当为负半周期时,V1截止,V1集射极间电压为16V,如图2-25b所示;当7 . 6端输出为正半周期时,经VD3 整流后加到V1的集射极上使V1饱和导通,Vcel=0,放大器与触发电路不能工作,如图2-25b所示。
由
V3和R11组成的恒流源,再加上电容器C6,能产生锯齿波用作移相,如图2-25c所示。
其原理是这样的:
设V3和R11恒流源的恒定电源是I0,恒定电流向C6充电,Uc6=1/C6/t0lodt,使C6上的电压上升,当上升到单结管VU的峰值时单结管导通C6放电。
放电到VU的谷值时又重新充电。
而恒定电流I0的大小又受放大器V2输出电压的控制。
如当V2的输入电压增大,V3的基极电压就降低,V3更加导通,V3集电极电流I0增大,这样充放电速度加快,可控硅触发提前,如图2-25d所示,导通角增大,导致励磁电压
增大,如图2-25e所示;同理V2的输入电压减小时,I0减小,导致导通角减小,励磁电压减小。
可见输入电压的大小可以控制可控硅的触发时刻。
触发器最终在VU的第一基极通过脉冲变压器TV输给晶闸管
的控制极。
二极管VD7用以短路负脉冲,防止可控硅因控制极岀现负脉冲而击穿。
⑤可控硅整流电路。
该系统采用可控硅单相半波整流电路,波形如图 2 —25e所示。
整流电路的输岀控制转差离合器的励磁线
圈来产生励磁电流并最终影响电机的转速。
图中R1、C1和热敏电阻RV均对可控硅有过压保护作用。
VD1 为续流二极管,其作用是,正半周时由于可控硅导通而使离合器工作;负半周时可控硅不导通,励磁线圈产生的反向电动势可经过VD1形成放电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连续,从而使离合器工作稳定。
图2-24 ZLK - 10型调速系统的电路图2 - 25 ZLK - 10型调速系统电路工作波形综合上述,当ZLK - 10自动调速系统处于运转”状态,也就是调速状态时,通过调节电位器RP4改变电压给定环节的电压,
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例如调节RP4使给定电压Uf增大,这时转速负反馈系统给岀的电压U —保持不变,输入到V2的电压△ U增加,由V3和11岀增大,滑差离合器的励磁电流增大,最终电动机转速变快。
调速过程如下:Uff7 Uf- Uc充电加快TUg触发提前Tf fT nf当ZLK - 10调速系统置于定速”状态, 也就是稳速状态时,通过调速系统可以稳定由于负载RL变化而引的转速变化。
例如当负载变小时,电机
转速将变快,转速负反馈电路给岀的电压U —将增大,经过R6、R7、R8给岀的比较电压厶U将减小,这
样C6充电速度变慢,单机转速变慢。
经过这样的所馈过程将使电机的转速基本不变。
稳速过程如下:RL T n f—u -△ U Uc充电变慢T Ug触发滞后T If n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