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总第420期商业研究COMMERCIAL RESEARCH文章编号:1001-148X (2012)04-0030-07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综述谢梅1,李强2(中国矿业大学1.管理学院;2.财务处,江苏徐州221116)摘要:市场竞争被经济学家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它与其他各种治理机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且对公司绩效和股东回报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二者关系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市场竞争;公司治理;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控制权市场中图分类号:F270.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1-11-17作者简介:谢梅(1981-),女,江苏淮安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师,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李强(1965-),男,内蒙赤峰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战略管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产品市场竞争与最终所有权结构———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的经验研究》,项目编号:0J091177。
一、引言从Berle 和Means 提出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问题起,中外学者纷纷开始转向公司治理机制对解决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然而公司治理机制在现实中并没有起到预期的减少代理成本的作用,相反许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的企业却可以经营良好,并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其强大的竞争力。
如Toyota 和Honda 等日本企业,这些企业董事会成员的数量一般是同类美国或英国企业的至少三倍,但是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较低,日本资本市场也较少发生公司接管事件(Allen 和Gale ,2000[1];Chou ,2008[2])。
按照传统观点,由于日本企业缺乏董事会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监督,其公司治理机制并非十分完善。
但是,就是在这种治理机制的作用下却可以发现现实中的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这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未必是企业提高绩效不可或缺的条件,市场竞争同样也可以作为经营管理的监督机制。
那么,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又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前学者对公司治理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观点,李维安和张维迎认为公司治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也有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是企业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总和(Denis 和McCon-nell ,2003[3];白重恩等,2005[4])。
白重恩等(2005)[4]认为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主要包括董事会、高管薪酬、股权结构、财务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外部机制包括公司控制权市场、市场竞争,以及法律基础和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等。
借鉴白重恩等的观点,本文所指的公司治理是指除了市场竞争以外的其他内、外部治理机制。
本文以此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梳理和总结了市场竞争与其他各种公司治理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二、关于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理论研究公司治理机制是解决Berle 和Means 提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利益冲突的第一类代理问题,以及La Porta 等(1999)[5]所提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即大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一系列总第420期谢梅: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综述·31·制度安排。
目前,中外许多学者通过理论建模的方式研究了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尤其是市场竞争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表1所示。
目前学者的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主要形成四种观点:一是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是负面的;三是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四是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受到条件的限制,随着引起行业竞争的原因不同二者的关系也存在差异。
1.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lchian(1950)、Stigler(1958)、Fama和Jensen (1983)认为竞争是获取经济效率的有效途径,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促使低效率的公司被行业淘汰,企业管理层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将自觉改善生产经营,从而解决可能存在的信息与激励等公司治理问题(Shleifer和Vishny,1997[6];Cremers等,2008[7];姜付秀等,2009[8]);Hart(1983)[9]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市场竞争毫无疑问能减少管理层的偷懒。
他提出假设,经理只关心既定的利润目标是否达到,如果投入成本下降,经理层将不再努力工作;然而,在竞争性产品市场,价格的下降将使行业内所有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下降,这样经理为了完成其利润目标必须努力工作而不能偷懒。
Allen和Gale(2000)[1]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控制权市场这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他们提出假设认为成功的企业能够控制大量的市场份额,从而使其他企业难以与其竞争,产品市场竞争能够充当接管者的角色,而不是真正将公司接管;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能够取代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作用,并能够对管理层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
表1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影响的几种观点观点代表人物公司治理研究视角积极促进Alchian(1950)、Stigler(1958)、Fama和Jensen(1983)、Hart(1983)、谭云清等(2008)管理层治理Allen和Gale(2000)公司控制权市场负面影响Scharfstein(1988)管理层治理影响不确定Wilig(1987)、Schmidt(1997)管理层治理影响受到条件限制Raith(2003)管理层治理国内学者谭云清等(2008)[10]在Hotelling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2阶段模型,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管理者激励的影响,并得出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有效的结论。
在模型的第1阶段,委托人雇佣代理人实施了激励合约,促使代理人去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第2阶段,代理人做出努力水平的选择,并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委托人根据合约支付给代理人报酬。
2.竞争对公司治理具有负面影响。
Scharfstein 认为Hart(1983)[9]的结论取决于管理者对风险的回避程度,他设计了一个与Hart相似的模型,所不同的是,他在模型分析中提出了管理者有着不同效用函数的假设,通过研究Scharfstein得出了与Hart完全相反的结论,即竞争越激烈,管理者偷懒的程度越严重(牛建波、李胜楠,2005[11])。
3.竞争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例如Wilig、Schmidt等认为竞争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
Wilig(1987)的模型表明竞争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存在二种相互抵消的作用,即竞争在促使经理人员努力提高绩效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市场对产品需求的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利润下降(Carlin等,2001[12])。
Schmidt(1987)[13]从竞争的非信息效应角度构建了多阶段博弈模型,研究表明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增加了高代理成本公司亏损和破产清算的可能性,这会促使经理努力工作来改善经营,从而保住自己的工作,并避免公司清算对职业生涯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果经理层一旦经营失败则会面临高额惩罚,这也将导致其努力工作的成本下降,所以企业最优的选择就是给予经理更多的货币激励。
另外,竞争程度增加带来的利润下降,可能会减少生产成本下降的价值和努力工作带来的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最佳选择或许是给予经理层较低的货币激励。
因此,综合这两种情况,产品市场竞争对管理层货币激励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4.竞争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受到条件的限制。
Raith(2003)[14]通过建立行业自由进入模型,分析了竞争对管理层货币激励的作用,发现当行业·32·商业研究2012/04中公司数量一定时(如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存在两种方向相反并恰好可以相互抵消的作用:一方面,产品的高度替代性使得公司很容易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占市场份额,为了激发管理层的工作努力,最优的选择就是给予他们更多的货币激励(business-stealing effect);另一方面,产品的高度替代性引发的激烈竞争又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这样成本下降的好处就会被抵消,这将导致企业减少对管理层的货币激励。
然而,当行业自由进入时(如充分竞争行业),竞争的作用就不再是模棱两可了。
在行业中公司数量一定时,产品替代性的增加会导致行业中现存的每一家公司的利润下降,甚至使得一些公司被市场淘汰,存活下来的企业则可以生产销售更多的产品,这对于企业而言最优的选择是给予管理层较多的货币激励,从而避免企业破产清算。
但是,如果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是由于行业进入成本下降导致的公司数量增加引起的,结果将会完全相反。
在这种情况下,将会有新公司加入该行业,使得行业中每一家公司只能销售比原来更少的产品,这样公司的最优选择将是给予管理层较少的货币激励。
Raith还指出竞争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相互关系会根据引起竞争程度变化的原因不同而发生改变,这将会成为实证检验的难点(Giroud和Mueller,2011[15])。
从中外学者理论研究的情况来看,关于竞争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
一方面,研究多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和破产清算假说,并以代理理论为基础而展开;另一方面,在研究中普遍选取了公司治理中的核心机制管理层激励展开竞争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
此外,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非常晚,并且理论研究成果十分匮乏。
三、关于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虽然关于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理论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是从经验研究的结果来看却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学者们普遍认为竞争确实能够对公司治理的改善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然,由于对产品市场竞争的分类、公司治理的研究角度不同,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有的学者在研究时不对行业竞争程度加以分类,而是从总体上研究竞争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有的学者则是按照竞争程度在对行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不同竞争程度下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在公司治理的研究视角方面,有的学者不对公司治理机制加以细分,而是从总体上研究竞争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有的学者则是从公司治理机制的某一个方面,如股东治理、管理层激励、公司控制权市场等来研究二者的关系。
1.将公司治理作为一个整体或者结合多种治理机制,研究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Chou (2008)[2]、Giroud和Mueller(2011)[15]通过构建一个综合公司治理指数(G-index),从整体上研究了竞争与公司治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