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苏教版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全一、选择题1.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在降落伞打开前速度越来越大;降落伞打开一段时间后,会匀速降落,对运动员跳下到落地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降落伞打开前,运动员不受力B.降落伞打开前,运动员由于惯性而加速下落C.降落伞刚打开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小于重力D.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受到的阻力与运动速度无关2.(2016•浙江衢州卷)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亊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没有应用到下列“碳海绵”性质中的()A.保温性能好B.易被压缩C.能吸油但不吸水D.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3.如图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B.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C.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左4.把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小球同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杯中,两球均沉在杯底(如图),向水杯中加入适量盐水后。
甲球上浮,乙球仍沉在杯底,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B.加入盐水前,甲乙两球对杯底的压力相等C.加入盐水后,甲球所受浮力变大,乙球所受浮力不变D.加入盐水后,乙球对杯底的压力变小5.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轴承之间装滚珠B.写字时用力C.门轴加润滑油D.滑冰穿冰鞋滑行6.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判断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7.公交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A.B.C.D.8.如图所示,一摞棋子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用力击打最下面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桌面向左滑动较长一段距离后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下面的这个棋子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B.棋子被尺子击打后,继续向左滑动一段距离是由于其受到惯性的作用C.最下面的这个棋子最终静止时,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D.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对桌面的压强变大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B.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等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D.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10.如图是小明自制的一个“浮沉子”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拧紧瓶盖使其密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使“浮沉子”下沉,可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B.“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C.“浮沉子”下沉时,它所受的浮力将变小D.“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空气会将小瓶内的水“压进”矿泉水瓶中11.如图所示的四实验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B.乒乓球拍上帖橡胶C.瓶盖上刻有纹线D.轴承中装有滚珠12.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质量为10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重物,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所挂重物质量合适的是A.5gB.10gC.200gD.任意质量均可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将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铝箔条架在针项端。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用这根玻璃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该现象能说明的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②带电物体能吸引任何物体;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14.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的存在,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______,易于切开物体。
15.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正方体 A 叠放在正方体 B 上面,B 放在地面上,已知ρA=2×103kg/m3,ρB=8×103kg/m3。
则物体A质量为______kg;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16.某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3×10-3m3,将其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然后松手,该物体将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
(g取10N/kg)17.如图是我国女子冰壶队参加冬奥会时的比赛情景。
(1)在比赛中,一运动员将冰壶推出之后,冰壶由于_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而另一运动员在冰壶前进途中,不断地刷冰,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2)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18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0.02m2,冰壶的体积为6×10-3m3。
取g=10Nkg。
则冰壶的重力为_________N,冰壶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为_________Pa。
1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随着α角的改变,悬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将______(选填“改变”或“保持不变”),剪断悬线,小气球将沿______方向运动。
19.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用15N的推力F,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 ______N;当推力增大到20N时,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当撤去推力F时,物体将做______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20.如图所示,木箱重为500N,当推力为20N时没有推动,此时木箱底部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当推力为150N时,木箱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推力增大到170N时,木箱底面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此时木箱做________运动。
21.我们从水龙头里放出自来水,放水的时间越长,放出的水的质量_________,放出的水的密度_________,放水时水对水龙头的压强_________关闭水龙头时的压强(选填“变小”、“变大”、“不变”、“大于”、“小于”或“等于”)。
22.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_____的结果.2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如图所示,当轿车静止时某人用水平力推车未动,则推力___阻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当轿车高速行驶时,由于车上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___自身的重力,从而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车容易失控。
为了减小上述意外情况的发生,有些跑车为了提高“抓地力”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其外形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A /B )。
24.图甲是小勇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其中A是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实线所示。
(1)物体A重为___N;(2)浸没前,物体A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3)完全浸没时,A 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N;(4)小勇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图乙中虚线所示图像,则该液体密度为____ kg/m3。
三、作图题25.如图所示,物体A向右运动,请画出A所受的摩擦力以及A对水平面的压力示意图。
26.用力F将一物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块正好匀速下滑,试画出物块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27.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用20N的力将重15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作出物体静止是受力示意图;(2)如图所示,A是带电体,请画出B物体的受力示意图;(3)如图所示,重为2N的实心铁球在水中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28.如图所示,小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恰能匀速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下滑时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29.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四、实验题30.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 0.6×103kg/m3,试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细线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大?(3)若细线断了,最终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3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_相同。
(2)小车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和_______。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4)推论:如果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______。
(5)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32.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______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______,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3)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则天平的读数为_________g;(4)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______mL;(5)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______;(6)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______;(7)若(6)中测得的数据为55g,则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kg/m3,则花生米的密度ρ花生米______ρ盐水(选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