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历史沿革
保定历史变革
• 一、古代时期
• 二、解放后
一、古代时期
• (一)秦国以前
保定在殷商时期为北燕之地,西周至战国为燕赵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有三千多年历史。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改河北中北部为上 谷郡,保定位于其中。后来保定成为河北都会, 则称保 定为上谷。
一、古代时期
二、解放后
(三)1968年至今
1968年8月18日,保定专区改保定地区,建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改为保定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由地区析出,复为省辖市,满城县划归。 1986年5月7日增辖清苑县,保定市辖新市区、南市区、北市区、郊区 和清苑县(现清苑县)、满城县4区2县 1987年撤销郊区。 1994年12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组建新的 保定市(地级)。 2015年5月8日,保定市的行政区划由3个区、18县、2个县级市的格 局,变为5个区、15县、2个县级市的格局。
二、解放后
(一) 1948年11月5日,解放军围攻保定。11月22日凌晨,驻保 国民党军政人员逃往北平。解放军随即入城行政人员也陆续进城,建 立保定市人民政府,为冀中区直辖市。
(二)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仍为省会,8月9日建立保定 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8年4月省会迁天津,11月29日,保定专 区所属22县1市分别合并为保定市、县(现定州市)、阜平、涞源、 涿县(现涿州市)、易县、高阳、徐水、安国、唐县10县(市)。 1960年2月,专、市合并称保定市。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建制, 市属各县变专区所属,合并的大县陆续撤销。1962年恢复22县1市建 制。1966年省会返迁保定,1968年迁往石家庄。
• (二)宋朝时期
北宋建隆元年(960)于清苑县驻军,以后扩展到满城 一带,992年更名为保州,以后宋金多次发生战争,保州 城在战乱中成为废墟 。
一、古代时期
• (三)元朝时期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池, 1275年更名保定路,保定一名始于此,寓“保卫大都,安 定天下”之意。
一、古代时期
• (四)明朝时期
清沿旧制,仍设保定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 巡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至清朝灭亡(1911) 直隶总督驻此,一直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 事中心。
一、古代时期
• (五)清朝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明永乐 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迁都后改称北 京),并将北平行都司更名为大宁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