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开发要求说明(SOR)零件名称:驱动电机总成重要等级:■ A类□ B、C类项目代号:E301目录1.名词解释 (4)2.项目总体描述 (4)2.1项目时间节点 (4)2.2产品信息 (5)3. 主要性能和要求 (5)3.1一般要求 (5)3.2性能要求 (5)3.3试验方法 (8)3.4质量及可靠性要求 (9)3.5验收规则 (9)3.6执行法规和标准 (10)3.7关于禁限物质要求 (10)4. 双方工作任务、时间要求及违约 (10)4.1双方工作任务及时间要求: (10)4.2风险责任的承担 (11)4.3违约责任 (11)5.交付物的提交 (11)5.1甲方向乙方提供交付物的时间: (11)5.2乙方向甲方提供的交付物及时间: (11)6.双方数据交换的要求 (11)7.知识产权及保密 (12)8.测试要求 (12)8.1样车/样机的测试 (13)8.2样件的验收 (13)9.甲方技术联络人 (13)更改记录表汽车零部件开发要求说明(SOR)1.名词解释产品:指供应商(以下简称乙方)根据本产品开发技术要求规定,生产的驱动电机总成零部件。
它包括黑匣子件、灰匣子件和白匣子件。
参考样件:指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提供给乙方用于开发本产品开发技术要求规定的产品的参照件。
技术要求:指甲方对产品结构、尺寸、性能、材料等的要求(非金属件含产品颜色、皮纹等)。
技术资料:指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设计、开发、试验、制造的图纸、CAD数据、技术规范、分析报告、试验报告、样件等全部技术文件及实物,也包括在本产品开发技术要求履行过程涉及到的各方的专有技术、专利技术、企业秘密、生产信息、商业机密等资料。
产品数据:指描述产品结构、性能、材料、尺寸、公差、表面处理等特性的最终完整数据,它完全可以指导产品的后续工艺工装设计和产品制造。
电子文档:指用计算机数据对产品进行描述的文档。
黑匣子件:由甲方负责布置及外形的周边条件设计,并提出产品的功能要求和技术状态描述。
由乙方担内部结构设计,并对产品设计结果负责,3D数模、2D图纸、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试验要求、功能要求等技术资料需得到甲方的书面确认。
乙方负责产品生产所需的工装模具、检具以及其它生产和物流器具的开发,并提供最终的符合要求的产品。
灰匣子件:由甲方负责布置及外形的周边条件设计,并提出产品功能要求和技术状态描述。
由甲方与乙方共同承担内部结构设计,并对产品设计结果负责,乙方的3D数模、2D图纸、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试验要求、功能要求等技术资料需得到甲方的书面确认。
乙方负责产品生产所需的工装模具、检具以及其它生产和物流器具的开发,并提供最终的符合要求的产品。
设计确认后,甲方可根据装配要求与乙方修改零部件的外形装配结构。
白匣子件:由甲方负责进行设计,并对产品设计结果负责。
甲方负责向乙方提供设计结果,包括所有3D数模、2D图纸、产品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试验要求、功能要求等技术资料,乙方进行产品生产所需的工装模具、检具以及其它生产和物流器具的开发,并提供最终的符合要求的产品。
2.项目总体描述2.1 项目时间节点随着项目的开展以上节点可能有所变化, 任何变动都将与乙方进行沟通,并应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
2.2 产品信息2.2.1以下为此协议所涉及的零件号及名称清单表22.2.2零部件简图3. 主要性能和要求3.1 一般要求3.1.1电机本体需具有四象限能力,其各项性能指标应配合电机控制器满足整车使用要求。
3.1.2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液冷方式进行冷却。
3.1.3电机应具有定子绕组温度检测功能,绕组中至少埋有一组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量程:-40℃~250℃。
3.1.4母线工作电压范围240V~400V DC,满功率工作电压范围290V~400V DC,额定工作电压345V DC。
3.1.5电机质量不大于50kg。
3.1.6绝缘等级:H级。
3.2 性能要求3.2.1主要参数其它参数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
特性曲线:其它参数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3.2.2效率在额定电压下,电机的最高效率应不低于94%,高效工作区(效率不低于80%)占总工作区的百分比应不低于70%。
3.2.3馈电特性在电机因惯性旋转或被拖动旋转时,电机运行于发电状态。
电机通过电机控制器应能向电源馈电,馈电电压范围、馈电电流的大小和馈电效率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
3.2.4液冷系统冷却回路密封性能应能承受不低于200kPa的压力,无渗漏。
3.2.5温升在规定的工作制下,驱动电机的温升应符合GB755-2008中8.10规定的温升限值。
3.2.6绝缘电阻电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冷态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0MΩ。
若电机的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定子绕组中,驱动电机绕组对温度传感器的冷态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0MΩ。
3.2.7安全接地电机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外壳接地点处的电阻不应大于0.1Ω,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3.2.8耐电压满足GB/T 18488.1-2015 中5.2.8要求。
3.2.9超速电机在热态下应能承受1.2倍最高工作转速试验,持续时间为2min,其机械应不发生有害变形。
3.2.10环境适应性满足GB/T 18488.1-2015 中5.6对驱动电机的要求。
3.2.11可靠性满足GB/T29307-2012的规定。
3.3试验方法3.3.1试验条件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温度18℃~28℃、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106kPa,海拔不超过1000m(若超过1000m,应按GB755-2008的有关规定)环境中进行。
3.3.2测量仪器、仪表的准确度1)电气测量仪器:0.5级(兆欧表除外);2)分流器或电流传感器:0.2级;3)转速测量仪:±2r/min;4)转矩测量仪:0.5级;5)温度计:±1℃;6)微欧计:0.2级。
3.3.3试验要求非特殊说明,宜使用测功机或具备测功机功能的设备作为负载,被试驱动电机系统应处于热工作状态,驱动电机控制器的直流母线工作电压为额定电压。
3.3.4一般要求试验3.3.4.1工作电压范围台架试验时,将驱动电机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分别设定在最高工作电压处和最低工作电压处,在不同工作电压下,测试在不同工作转速下的最大工作转矩,记录稳定的转速和转矩数值。
转速范围内的测量点不少于10个,绘制转速-转矩特性曲线,检查转矩输出是否能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3.3.4.2 电机质量采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衡器量取驱动电机的质量。
3.3.5性能试验3.3.5.1持续转矩及峰值转矩持续转矩:在额定电压下,控制电机运行在产品规格书规定的转矩和转速条件下,让电机工作在电动态下长时间运行,驱动电机能正常工作,并且不超过驱动电机的绝缘等级和规定的温升限值。
记录运行时间。
峰值转矩:在额定电压下,控制电机运行在产品规格书规定的转矩和转速条件下,让电机工作在电动态下运行1min或30s,并且不超过驱动电机的绝缘等级和规定的温升限值。
3.3.5.2持续功率及峰值功率按照3.3.5.1获得的持续转矩和相应的工作转速以及峰值转矩和相应的工作转速,利用以下公式获得驱动电机在相应工作点的持续功率和峰值功率(单位:kW)。
3.3.5.3最高转速在额定电压下,使驱动电机的转速升至最高工作转速,并施加不低于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负载,驱动电机工作稳定后,持续运行3 min,每30s记录一次驱动电机的输出转速和转矩。
3.3.5.4转矩转速特性试验时,在驱动电机工作转速范围内取不少于10个转速点,最低转速点宜不大于最高工作转速的10%,相邻转速点之间的间隔不大于最高工作转速的10%。
需包含如下特征点:额定工作转速点,最高工作转速点,持续功率对应的最低工作转速点,其他特殊定义的工作点等。
在驱动电机电动或馈电状态下,在每个转速点上取不少于10个转矩点,对于高速工作状态,在每个转速点上选取的转矩点数可适当减少,但不低于5个。
测试点包括如下特征点:持续转矩数值处的点,峰值转矩数值处的点,持续功率曲线上的点,峰值功率曲线上的点,其他特殊定义的点。
在相关的测试点处,至少测量以下数据:1)驱动电机的电压、电流、频率及电功率;2) 驱动电机的转矩、转速及机械效率;3) 驱动电机系统的效率。
3.3.5.5堵转转矩在额定电压下,将驱动电机转子堵住,驱动电机工作于实际冷状态下,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器为驱动电机施加所需的堵转转矩,记录堵转转矩和堵转时间。
改变驱动电机定子和转子的相对位置,沿圆周方向等分5个堵转点,分别重复以上试验,每次重复试验前,宜将驱动电机恢复到实际冷状态,每次堵转试验的堵转时间相同。
取5次测量结果中堵转转矩的最小值作为该驱动电机的堵转转矩。
3.3.5.6效率高效工作区的试验方法参照GB/T 18488.2-2015 第7.2.5.7条。
最高效率的试验方法参照GB/T 18488.2-2015 第7.2.5.8条。
3.3.5.7馈电特性馈电特性的试验方法参照GB/T 18488.2-2015 第7.6条。
3.3.5.8液冷系统冷却回路密封性能参照GB/T 18488.2-2015 第5.5条中对驱动电机的试验方法。
3.3.5.9温升参照GB/T 18488.2-2015 第6条中的试验方法。
3.3.5.10绝缘电阻参照GB/T 18488.2-2015 5.7.3及5.7.4的试验方法。
3.3.5.11安全接地参照GB/T 18488.2-2015 第8.1条中的试验方法。
3.3.5.12耐电压参照GB/T 18488.2-2015 第5.8条中的试验方法。
3.3.5.13超速参照GB/T 18488.2-2015 第5.9条中的试验方法。
3.3.5.14环境适应性参照GB/T 18488.2-2015 第9条中的试验方法。
3.3.5.15可靠性参照GB/T29307—2012的试验方法。
3.4 质量及可靠性要求驱动电机设计使用寿命为8年或150000km,以先到为准。
如确因产品质量原因造成损坏,制造厂应免费维修或更换,并承担由此造成的相关损失。
注:此条的具体内容由质量部提供。
3.5 验收规则3.5.1 包装3.5.1.1包装箱应牢固,产品在箱内不应窜动3.5.1.2包装箱内应有产品合格证和装箱单,并按客户要求提供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内容应符合GB/T 9969-2008的规定)。
3.5.1.3运输安全标志应符合GB/T 191-2008的规定。
3.5.2 外观驱动电机表面不应有锈蚀、碰伤、划痕,涂覆层不应有剥落,紧固件连结应牢固,引出线或接线端应完整无损,颜色和标志应正确,铭牌的字迹和内容应清晰无误,且不应脱落。
电机有交流输出U、V、W三相标志,接线盒表面安全警示标志、产品铭牌、条形码,安装螺栓和接地螺栓打紧,有紧固标识,电机型号、编号的打刻符合GB7258-2012中4.1.4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