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恩专题讲座 2

感恩专题讲座 2

感恩教育专题讲座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能有机会同大家就感恩教育方面的话题进行交流,我很高兴。

在此,我要感谢学校给我提供这样一个与同学们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聆听这个专题讲座,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受到启发,把感恩内化为一种行动,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今天,我想讲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同大家交流商榷。

一、为什么要进行感恩教育?同学们可能不很清楚,为什么要专题讲解感恩的问题,也许还有的同学会认为感恩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也可能有些同学根本就不知道感恩是什么。

其实,作为职校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成长的关键阶段了解感恩,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感恩是人生的大智慧,明确感恩对大家将来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大的方面讲,对大家进行感恩教育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感恩是人类的最朴素、最真诚的美德。

现实世界中,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管是名人还是凡人,虽然他们在信仰和生活习惯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都会感恩,可以说,感恩是人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

1、中外都有感恩的文化传统。

在我国古代的《诗经·大雅》中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说法;《礼记》里面也有“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中国民间谚语中也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经典名言。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家帮我,永志不忘。

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文学巨匠巴金先生也说过“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点温暖。

”在外国,文学大师雨果也说过“今天你活着,就应该感谢上帝”,“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苏联有“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的谚语,日本有“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的谚语,英国也有“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的谚语。

2、中外都有很动人的感恩故事。

中国古代就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孝敬父母就是感恩。

歌曲《感恩的心》大家都很熟悉,可是你知道它的背景吗?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

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就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

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

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

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就是无上的美味啊。

一天,雨下的很大,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可妈妈却还没有回来。

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

于是她决定沿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寻找。

她走了很远,终于,看见了已经倒在路边地上的妈妈。

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反应。

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

于是,她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

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块年糕。

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也不知哭了多久,小女孩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

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

于是擦干眼泪,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比划着,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闭上眼睛。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故事。

大家知道美国有一个节日叫感恩节,你知道它的来历吗?1620年,一些饱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去北美新大陆寻求宗教自由。

他们在海上颠簸折腾了两个月后,终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现在的马萨诸塞州的普里茅斯登陆。

在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

活下来的人们生活十分艰难,他们在第一个春季开始播种。

为了生存,整个夏天他们都在祈祷上帝保佑并热切地盼望着丰收的到来,因为他们深知秋天的收获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

后来,庄稼终于获得了丰收。

大家非常感激上帝的恩典,决定要选一个日子来永远纪念。

这就是美国感恩节的由来。

感恩节是美利坚一个不折不扣的最地道的国定假日。

在这一天,具有各种信仰和各种背景的美国人,共同为他们一年来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表示感谢,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

霍金是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他身体残疾,可学术造诣登峰造极。

在一次学术报告会结束后,一位女记者登上讲坛,在表达了景仰之情后,尤显突兀和尖锐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使你永远地固定在了轮椅上,你不觉得命运让你失去了很多东西了吗?”全场一片寂静。

霍金微笑依旧,用手指敲击几下键盘,在屏幕上出现了那么一句话:“我有我始终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全场掌声不息。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当她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

有记者问为什么时,她极为真诚的说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

”由此可见,感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若失去了感恩,那人类将永远会生活在愚昧无知、野蛮自私的泥沼中。

二是感恩的美德在现代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身上失去了色彩。

许多青年人面对别人的恩泽,没有心存感恩,甚至出现了以怨报德、恩将仇报的行为,从而使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丧失殆尽。

中央电视台2002年5月30日“聊天”节目报道了这样的一则新闻:农民陈帮顺有三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小良考上了大学。

为了供应小良完成学业,年近50的陈帮顺和病弱的老伴不得不卖血换钱,连续6年,卖出的血量能装满两个汽油桶。

然而,明知父母艰辛的小良自读大学后6年都没回家,整日沉迷于网吧,荒废了学业,直到被学校退学。

当节目现场陈帮顺含泪呼唤时,满座学子无不为之动容。

事后,当中央电视台记者经过千辛万苦找到当事人小良时,小良竟然对找到他的记者说:“我爸在电视台这么说我,他有病,他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 讲到这里,我的心情很沉重,同学们你思考一下,到底谁有病?到底谁残酷无情呢?今年8月6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讲了一个故事。

贫困大学生小唐去找一位老大爷要借9000元钱,这位老大爷已经捐助小唐好几年了,老大爷是干嘛的?这位老大爷是个摆地摊卖茶叶的穷人。

这些年来,他用卖茶叶的钱已经捐助了八名贫因大学生了。

那么,一个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要这么多钱干嘛?怎么能张口就向资助了自己多年的穷老头儿借9000元钱呢?老大爷也觉得奇怪,于是就去找了报社,要求编辑查查小唐要这么钱干什么?编辑一查,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这个小唐把社会各界给他的捐款挥霍一空,欠下了大四的学费没交,被扣下毕业证,毕不了业,所以去找老大爷借钱。

大学四年,小唐一共获得各界捐款5万1千多元,一年折合一万多元。

他自己提供的消费清单显示,他买手机用了1100元,买了一套西服用了1100元,还有打了一年网络游戏,“花的钱记不清了。

”以中国的现状,价值一千多块钱的手机、西服好象并不是人人都能消费的起的,但小唐有了,而且不是用自己辛苦赚的钱买的,而是用别人捐的钱买的。

天天泡网吧,好像也不是人人都行的。

但小唐不用考虑这些,拿着好心人供他上学的钱,他可以很潇洒的泡在网吧里。

据那位老大爷讲,小唐这个人,只有没钱的时候,才会来找他要钱,有钱花的时候,人影都见不着。

买了手机后,连手机号都没给老大爷留下。

二十多天后,报社记者拨通了小唐的电话,小唐向记者大吐苦水,说被曝光后,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都变了,自己的情绪也十分不好,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等等,而对于自己行为的反思,则一个字儿没有。

很明显,小唐是一个习惯于将自己打扮成弱者以博得同情的人,也是一个完全不知羞耻为何物的人。

这些实例足以说明,感恩教育是摆在学校、社会面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三是感恩是做人的基本素养。

人生之路总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到底哪一缕阳光最耀眼呢?有人说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有人说是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人说是给予别人帮助等等。

我认为,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最灿烂的阳光应该属于知恩图报。

知恩图报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学会感恩是人有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

既然为人,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感谢帮助过我们成长的每一个人。

感恩是人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乌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会使自己变得冷漠,丧失做人的起码条件。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情怀。

学会感恩,是一种情操,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二、作为学生,怎样学会感恩,学会做人?首先,同学们要明确感恩的概念。

感恩就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给他人。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感恩”不分种族,不分国度。

“感恩”之心,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

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似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其次,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一是要注意增进和谐亲情。

父母不仅对我们有生养之恩,更有培育之恩,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父母教会我们人生第一句话,搀扶我们走过人生第一段路,提醒我们下好人生每一步棋。

儿女长大成人,父母已经老去,曾经健康的体魄变得衰弱,曾经伟岸的身躯变得佝偻,曾经矫健的步伐变得蹒跚。

学会感恩,你就能常回家看看,常陪父母说说话,帮父母做点事情。

让父母度过温馨而快乐的生活,应成为儿女们最大的心愿。

每天爱父母多一些,爱父母要胜过爱自己。

二是需要塑造和谐心灵。

生命因遭逢曲折而绚丽多姿,人生因跌宕起伏而风采动人。

当我们小有成就,有老师、同学、工友的赞许肯定;当我们失意落魄,有朋友的鼓励开导,拥有如此知遇之恩是人生幸事。

对于朋友们的嘉言善行,我们应当感恩,应当为别人做得更好。

这还不够,我们应该感恩关爱自己的人,他让我们得到了幸福;感恩让自己爱的人,他让我们学会了珍惜;感恩藐视自己的人,他唤醒了我们的自尊;感恩不爱自己的人,他让我们懂得了自爱;感恩伤害自己的人,他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感恩欺骗自己的人,他增进了我们的智慧;感恩中伤自己的人,他磨砺了我们的人格;感恩鞭打自己的人,他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感恩遗弃自己的人,他使我们学会了独立;感恩背叛自己的人,他成熟了我们的判断;感恩绊倒自己的人,他强化了我们的双腿;感恩斥责自己的人,他提醒了我们的缺点;感恩所有使自己成长的人!我们应当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体会人生百味、去对待世间万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