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存在问题
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1.人籍分离
一是部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学籍在甲校,人却在乙校就读,造成排查时被遗漏而不能享受资助。
二是本应该在学校接受教育,但因各种原因辍学的学生,无法享受资助。
三是普通高中的学生录取是由市教育局高教科根据学生中考分数过线直接将学籍转至学生报考的普通高中。
超过分数线具有国家正式学籍,学生开学进行注册后才为有效学籍。
但我县部分建档立卡学生没有到校注册,却产生了国家正式学籍,这类学生名义上是有学籍,但从没有去过学校,无法享受资助。
2.异地求学
我县在外地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因没有到我县扶贫办开具建档立卡贫困证明无法享受资助。
部分外地户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没有去户籍所在地扶贫办开具建档立卡贫困证明,同样无法享受资助。
3.无学籍
一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学生无学籍,这一类建档立卡学生不符合国家资助政策,无法享受资助。
二是部分建档立卡学生就读于无证幼儿园,无法办理学籍,无法享受资助。
(二)意见建议
1.建议增强全国扶贫开发系统的功能:一是实现一个建
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拥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码,确保这个学生能享受资助政策,但不会因为情况复杂而造成重复受资助或者不能享受资助。
二是实现系统数据实时更新,并与全国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有效互动,提升资助工作时效性。
2.建议向上级扶贫部门反映,针对以上反映问题,对现有扶贫资助政策进行补充和细化,更好地界定特殊人群应该怎样资助、由谁资助等问题。
3.在现有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建议由县扶贫办牵头,通过扶贫干部逐户落实,将不在我们资助范围内的学生,统一归总,具体落实。
落实的学生的资助资金建议由当地政府财政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