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设计

《透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图片,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薄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透镜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准备。

透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初中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容──凸透镜成像的必备知识,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

本节也是光的折射的应用实例,因此本节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或直接概括结论,或结合讨论、阅读,接受并认同有关结论。

同时,在活动中也应让学生了解运用实验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

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光的会聚、发散。

三、教学策略
由日常生活中和现象引入,对透镜的认识由外观到其特征概念,从对光线的一般偏折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到三条特殊光线,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要符合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

教学中不应只是从理论加以介绍,特别重视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各种术语名词和偏折规律。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以及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并学会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本节教法以实验法为主,讲授法和讨论法为辅,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判断透镜种类的两种方法和三条特殊的光线,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凸透镜、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老花眼镜、近视眼镜等。

五、教学过程
凹透镜?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分别找两位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回答。

那我们如何判断谁说得对呢?
许多器材上用的透镜是不能用手摸的,那有没有其他办法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呢?
学生活动:
凸透镜和凹透镜只是外形不同吗?大家分别手持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靠近书上的字,观察书上的文字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
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再把一纸放在它的
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到什么?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
图1
图2学生通过“摸”的方
法能够判断是哪种
透镜。

学生:近视眼镜
和远视眼镜的
成像不同,远视
眼镜能成放大
的像;近视眼镜
能成缩小的像。

学生:用凸透镜
时,纸上出现一
个最小最亮的
点(如图1),
说明凸透镜能
把太会聚到一
起。

换用凹透镜
时,纸上始终得
不到很小、很亮
通过阅读和画
图理解主光
轴、光心等概
念,了解通过
光心的特殊光
线。

对学生进行使
用器材要注意
器材安全教
育。

通过体验发现
两种透镜在成
像方面的不
的光斑,而且四周比中间还要
亮些(如图2)。

这说明凹透镜
不能让光会聚,而是让光向四
周散开。

同。

通过体验发现两种透镜在对光的作用方面的不同。

为下面进一步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猜想能力,让学生从以前的经验出发或者从观察的实验出发来作出有根据的猜想。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前面的实验说明两种透镜对光有不
同的作用。

如果我们实验时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看得会更清楚。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实验1: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

请你猜想如果放凸透镜,三条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图3)。

我们把凸透镜对光线的这种作用就叫会聚。

图3
总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此学生通过讨论
回答:上面的光
线会向下偏折,
下面的会向上
偏折,中间的因
为通过光心,传
播方向不变。

培养学生科学猜想
的能力。

猜想得到验
证。

通过观察
体验,进一步
体会凸透镜对
光的会聚作
用。

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实验中的折射光线画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会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向中间偏折,中间的位置其实就是主光轴。

因此,会聚就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

2.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实验2: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

请你猜想如果放凹透镜,三条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引导学生类比凸透镜,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图4
总结: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的实验画出来。

结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解释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

学生通过讨论
回答:上面的光
线会向上偏折,
下面的会向下
偏折,中间的因
为通过光心,传
播方向不变。

加深理解凸透
镜的会聚作
用。

培养学生科学猜想
的能力。

猜想得到验
证。

通过观察
体验,进一步
体会凹透镜对
光的会聚作
用。

加深理解
凹透镜的发散
作用。

三、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