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办法
4.奖励与惩罚
4.1、公司根据各单位对设备使用、维护、保养、修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评比(评比办法另定),评出设备管理先进个人、先进班组、红旗设备岗位,并给与奖励。
4.2、对设备使用和维护工作差的单位提出批评和惩罚。
第二条电气、自动化设备备品、备件管理
1目的
保证生产系统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备品备件的合理库存;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备品备件的质量与合理的价格。
2.3.3、严格润滑制度,做到五定(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设备的维护做到四无(无积灰、无杂物、无油污、无松动)和六不漏(不漏气、不漏电、不漏风、不漏水、不漏油、不漏料)并做好安全文明生产。
3.使用与维护规则
3.1、使用单位应健全作业指导书,内容包括;设备操作规程、使用与维护、交接班制度、巡回点检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及停送电工作票制度。
3.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电气、自动化设备主要结构。如确需要改变结构或参数,推广先进经验和新技术时,必须报生产部,经生产总工同意后方可进行。
3.3、设备使用与维护人员应做到三懂和四会(三懂: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四会:会操作、会保养、会修理、会排除故障)
3.4、严格执行润滑“五定”制度,使设备达到“四无”、“六不漏”的要求。
4.5、发现违反规定的人员或者车间(工段)部门,将对其进行经济处罚。
第五条计量设备管理办法
1目的
保证计量设备正常运转,保证计量精度,延长其工作寿命,提高产品质量。
2使用范围
各部门、车间(工段)已安装、运行的计量设备。
3管理内容:
3.1标定管理
按国家计量法规及国家公布的强制检定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强检类监视和测量设备,由生产部按《计量设备检定计划》组织接受有关法定计量部门执行强检(定期送检或较大型设备的来厂检定、校验);对非强检范围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生产部负责和省、市的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或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机构联系并组织实施外送进行检定、校验,较大型设备也可请其来厂进行检定、校验;对有检定标准或检定规程的且公司有能力进行检定、校验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生产部组织相关部门实施自检、自校。自检计量设备标定周期为半年。计量设备所属部门应积极配合计量管理人员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实物标定,所属部门不得找理由推诿。
要。
2.1.4、掌握电气、自动化设备技术状态、进行设备事故分析。
2.1.5、审核汇总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大中修计划,并进行实施。
2.1.6、进行电气、自动化设备更新改造,协助车间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
2.1.7、负责电气、自动化设备档案管理,统计、考核设备使用情况。
2.2维修车间职责
2.2.1、维修车间(工段)是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单位和基层管理单位,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全面负责。应积极领导本部门全体职工管好、维护好设备。
3.3领用
对于生产需要领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备件,由使用车间(工段)出库,记入该车间(工段)生产成本。
第三条电气、自动化管理巡检规程
1目的
及时发现电气、自动化设备隐患;维护保养设备;监督使用车间(工段)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卫生清扫情况。
2适用范围
全厂电气、自动化设备。
3内容
电气、自动化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关键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把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
2.2.2、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要求使用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与保养,作好设备档案管理,并做好原始记录、检修记录,润滑和设备事故、职工培训等工作。
2.2.3、参加由生产总工组织的电气、自动化设备会议。
2.3设备巡检人员责任制
2.3.1、执行维护设备的所有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2.3.2、爱护设备、精心维护设备及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
3.10、机房的窗户除特殊情况外,禁止打开,以防止灰尘的进入。
3.11、机房室温应保持在25℃±3。
4.监督与实施:
4.1、以上条例由生产部进行监督实施。
4.2、其中碎石加工工段PC控制室、包装工段PC控制室由所属车间(工段)落实执行。
4.3、中央控制室由生产部调度落实执行。
4.4、电力室由各个维修、使用车间(工段)负责落实执行。
2适用范围
全厂电气、自动化设备。
3内容
3.1计划
生产车间、维修车间(工段)管理人员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定制当月的备品、备件采购计划。各车间、部室应在每月25号之前,将所需电气、自动化备品、备件根据公司物流部仓库库存进行统筹安排,汇总制作计划。
3.2采购
生产部、采购部管理人员按照备品备件计划进行采购。采购方式按公司采购及招标管理办法执行。
2.1生产部电气自动化管理职责
2.1.1、负责设备管理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监督使用单位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设备;协助公司综合办公室等部门搞好职工技术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2.1.2、负责计量检定工作的管理、控制和实施工作。
2.1.3、负责电气、自动化设备及配件的计划、供应与管理,保证车间的需
3.2、进入机房人员必须更换拖鞋。
3.3、机房内严禁吸烟。
3.4、机房内应保持整洁、安静,不得在机房内喧闹。
3.5、操作员负责机器的卫生。
3.6、操作员应爱护键盘和球标,操作之前应保证手的清洁。
3.7、操作员应爱护机房内的公共财物,不得故意损害。
3.8、不得用工业电视收看与生产无关的电视节目。
3.9、严禁在操作第一条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1.目的
为了正确合理地使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执行以维护保养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不断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充分发挥设备的工作效能,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更好的为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要建立部室、车间(工段)二级管理网;实行专群结和、部室与车间(工段)管理部门相结合的原则,要求从上到下分工负责,定人定机,专人专管,做到自己的设备自己管,搞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
第四条关于机房和电力室管理
1目的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和工控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中央控制室、碎石加工工段PC控制室、包装工段PC控制室和各高低压电力室。
3内容
3.1、机房是生产系统的控制核心,除操作员、调度员及系统维护人员外,其他人禁止入内,如工作需要必须进入机房,需经当班调度员批准后方可入内;要保证电力室的卫生整洁、照明良好、无安全隐患,作到夏季的通风降温和冬季的保温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