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教材修订之“变”与“不变”
1.课程目标的变化
《品生、品社》:
热爱生活 参与社会 学习做人
《道德与法治》:
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规则意识 诚信观念 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 活的儿童。——《品德与生活》
•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 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 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 定基础。——《品德与社会》
《中华好儿女》(原 《炎黄子孙》)。
内容
说明
年级 册
次
标 注 有 钓 鱼 单元导入,帮 二年级 上 岛 、 南 沙 群 助学生对我国
岛 的 中 国 地 疆域有一个直
图
观了解
小 调 查 : 我 国土面积,含 二年级 上 们的祖国。 陆地面积、海
域面积。
诗 园 : 我 是 “我父亲是湖 二年级 上
中国人
二、教材设计与解读
教材设计特点
• 单元设计、主题学习 • 关系轴、同心圆 • 面、线、点
教材亮点
• 融入核心价值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
• 渗透传统文化
中华好传统、家国情怀
• 强化儿童本体
生命意识、自护意识、共创共享
版式与板块的设计
单元开篇: • 单元引导图 • 主题导入语
如第一单元:以典型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导 入,单元导入语“这是一个大大的世界, 充满神奇。我知道我已经准备好了”揭示 本单元主题——儿童入学教育。
好,新学校 生
行如风。
一 第三单元 年 我爱我家 级
上
2. 让 爱 住 我 40 出必告,反必面。 家
3.我自己来
45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衣贵洁,不贵华。
第四单元 文明过大年
2. 欢 天 喜 地 57 长者立,不可坐;
过新年
长者来,起立迎;
长者与物,双手奉
接。
优秀传统文化图谱
单元名
“国情” 生活的地方》第1 《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在
第3册第2单元 课《我们的社区》。和第四单元 集体中》。
《我是中国人》
《我们生活的
地方》
国家观念教育图谱(国旗国歌国徽、涉海涉边)
二年级上第二单元《我 是中国人》,由五课组 成,分别是: 《中秋节》 《国庆节》 《我爱您,祖国》 《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2.课程范畴的变化
品生、品社:
“德”主“法”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辅惯。
《道德与法治》:
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 品德和法治观念、信仰。
“法”主“德” 辅
德乃心中之法,法为成文之德。
3.课程内容关注重点的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观念教育图谱 法治教育图谱 优秀传统文化图谱
责任 ·专业 ·服务
舟山教育学院
2016.9.23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 主要内容
一、课程解读 二、教材设计与解读 三、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四、教材使用建议
一、课程解读 课程名称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
课程修订背景
1.2014年10月31日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大会 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 学设立法制知识课程,大力推进普法教育。
成,依赖于体验的深度和强度。
规则学习三个层次
• 依从性学习:外部强制性学习 • 认同性学习:内在理解性学习 • 信奉性学习:自觉崇奉性学习
良好品德
法治学习目标
• 法治知识、守法意识 • 法治观念、法治信仰 • 忠实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课程特点
• 国家意志 (法治中国) • 党的要求 (核心价值) • 儿童成长 (童心童趣)
2.2016年4月28日教育部
《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初中《思想品德》 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3.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法治教育要与 德育课程紧密结合”
4.2016年7月21日 教育部
《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 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开设 道德与法治课,中小学要配备1至2名专任或 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
《我的家乡真 分享》,第3册第4 喜地迎新年》、《班级生活好
美》
单元《你▪我▪他》 第2册第1单元 习惯》《班级
“中国梦” 第2课《你真棒》、 《春天的歌》 的事就是大家
第4册第5单元 第4课《我们生活 第2课《大家 的事》第3册
第1课《长大 在集体中》,第4 一起来植树》、第4单元《你▪
真好》
册第4单元《我们 第4册第3单元 我▪他》第4课
课名
页码
中华好传统
第 一 单 元 春 天 1.春天在哪里 的歌
5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 二 单 元 今 天 4. 我 是 贴 心 好 30 立爱自亲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谱
爱国
“敬业、诚信、 “富强、民主、 “自由、平公正、法治”
第4册第4单元 第2册第3单元《我 第1册第4单元 第2册第3单元
《我们生活的 在班级中》第2课 《文明过大年》《我在班级中》
地方》第3课 《我们互助,我们 第2课《欢天 的第1、3课
重大变革
• 学科课程转向综合课程
• 大德育下的规则学习转向一对完 整社会规则学习
规则学习(道德学习)
一种社会价值学习 区别于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
知识学习解决的是“懂不懂”的问题 技能学习解决的是“会不会”的问题 规则学习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
规则学习特点
• 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合学习。 • 规则意识、观念的建构和道德信念的形
栏目设计1
• 亲历探究:小调查、小诊所 • 规则强化:法治墙、规则帖 • 趣味学习:游戏场 • 情景再现:小剧场、小实践 • 欣赏表现:诗园、童心岛、展示台 • 价值辨析:小评判
栏目设计2
• 社会技能:加油站 • 体悟提炼:回音壁 • 经验再现:故事屋 • 文化渲染:中华好传统 • 知识渗透:聪明谷 、 小博士
南人,我母亲
是台湾人,我
是他们的儿女,
我是中国人”
让学生知道台
湾也是中国的
一部分。
香 港 、 澳 门 、让学生 了解大 二年级 上 台湾街景图 陆之外的主权
地区。
页码 P2021 P29 P39
P39
优秀传统文化图谱
单元名
课名 页码 中华好传统
第 一 单 元 你 4. 我 是 小 学 16 站如松,坐如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