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140926-朱君-常见血液病骨髓细胞及血片判读课件ppt

最新140926-朱君-常见血液病骨髓细胞及血片判读课件ppt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b)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b)
POX染色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当于M5b)
NSE染色强阳 性
NSE染色/NaF抑制试验
6.急性红白血病(M6)
概述:
WHO将此分为二亚型。红白血病( M6a) 红 系至少占BM有核细胞的50%或更多,原粒≥ 20%非红系细胞。 纯红白血病(M6b) 红系 >80%BM有核细胞,原粒细胞并不增多。 红白 血病占5%~6% AML。 纯红白血病极少见。临 床特点无特殊,常有重度贫血。
形态学和细胞化学:
胞体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可有伪足状突起,胞浆量 丰富,部分细胞可形成“内外浆”。胞浆内含大量紫红色嗜 天青颗粒,颗粒可分布不均,也可覆盖于核上, Auer小体 易见,呈柴捆状排列。胞核常偏位,染色质结构粗细不一, 核仁不清。中幼粒及其以下各期粒细胞很少见。
APL (多颗粒型)
微分化AML(M0) (血片)
微分化AML(M0) (骨髓片)
微分化AML(M0)组化染色
POX染色阴性
PAS染色阴性
不伴成熟迹象的AML(M1) : 原始细胞≥ 90%非红系细胞,MPO+ >3%。
有Auer小体。见于10%AML,任何年龄均有, 成人为主,中数年龄46岁. 临床有骨髓衰竭所致 表现,也可有白细胞增多和原始细胞显著增加。
形态学特征:一些原始细胞可有嗜天青颗粒和 Auer小体, 一些类似原淋,缺乏颗粒,但MPO 总量>3%
M1 (骨髓片)
M1的组化染色
POX染色
PAS染色
伴成熟迹象的AML(M2)
定义: 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 20%,不同阶段分化成熟
的粒细胞≥ 10%。单核<20%BM细胞。 见于30%~45%AML,20%患者<25岁, 40%患者≥
140926-朱君-常见血液病骨 髓细胞及血片判读
常见血液病骨髓细胞及血 片判读
血液实验室 朱君
骨髓检查的适应征
1.外周血细胞数量、形态、成分的改变。 2.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大、淋巴结肿大。 3.不明原因的骨痛、骨质破坏、紫癜等。 4.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的疗效观察。 5.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培养、微生物及寄生
APL (多颗粒型)
APL (微颗粒型)
4.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
定义: BM中原始细胞≥ 20%。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及
其前体各≥ 20% 。 外周血单核细胞常≥ 5× 109/L。 占15%~25%AML,各种年龄均有,老年人多见。临 床特点为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疲劳。 形态学及细胞化学:
确定AML标志的方法
细胞形态学 原始细胞和Auer小体
细胞化学 MPO、苏丹黑(原粒)
非特异性酯酶+氟化钠抑制(原、幼单)
免疫标记 对诊断微分化AML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
病特别有价值
遗传学
特异性染色体易位(核型分析、FISH)
分子学
RT-PCR检测融合基因
微分化AML(相当于M0) 形态学及细胞化学上无粒系分化证据,但 免疫学和/或电镜可确定原始细胞性质。见于 5% AML,大多为成人。 原始细胞有时和原淋很相似,MPO、苏丹黑、氯醋酸酯 酶均阴性,无Auer小体可见,电镜MPO(+)。
至少3%原始细胞MPO阳性,原幼、成熟单核细胞 NSE阳性, NSE和ASD或 MPO双染色可显示双阳性细 胞。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相当于M4) (骨髓片)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 (POX染色)
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a和M5b)
定义: 急性原始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当于FAB的M5a,BM
中原始单核细胞≥ 80%。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当于 FAB的M5b,原始、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 80%。粒 系<20%。M5a占5%~8%AML M5b占3%~6%AML 临床有出血倾向、髓外浸润(牙龈、皮肤、脑白)。原 始单核细胞MPO阴性,幼稚单核细胞MPO可弱阳性。 NSE强阳性可为NaF抑制,但10%可阴性。
以原始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巨核细胞:胞体大,胞 浆量多,色蓝,有瘤状突起,胞核圆,核仁隐约可见。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小 儿时期最常见的类型,发病高峰年龄为3~4
岁,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二者的比例约 为1.1~1.6∶1。
(PAS染色) 多数幼红细胞
呈强阳性反应。
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相当于M7)
定义:
BM中原始细胞≥ 20%,其中≥ 50%的原 始细胞来自巨核系。
占3%~5%AML,可见于成人和儿童。肝脾 肿大不常见,但儿童M7伴t(1;22)易位者常有 显著腹部肿块。儿童有溶骨性损害。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
60岁。临床表现与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有关。不同阶段分化成熟的粒细胞≥ 10%。原始细胞可 伴有或不伴有嗜天青颗粒,Auer小体 易见,嗜 酸粒细 胞可增加,有时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增加。
(M2) (骨髓片)
(M2) ()
定义:
早幼粒细胞异常增生的AML,包括多颗粒和微颗粒 两种亚型。见于5%~8%的AML,中年成人为主。常有 DIC表现,微颗粒型白细胞计数高。有高度特异性及相 关性, 这在其他类型的白血病及实体肿瘤中均未有发现。
虫检查。
急性白血病的WHO分型与FAB分型
FAB分型: 主要依靠形态学及细胞化学特征进行分型. 1976年提出,1985年及1990年进行修定. 将AML分为M0-M7型.
WHO分型: 依靠形态学、细胞化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 学、免疫表型, 结合临床特征来定义特定的类型。 1997年制定并简要发表,2001年最后修定全文发表.
形态学及细胞化学:
M6a:红系前体各阶段均见,常有病态造 血: 巨幼变、多核、铁染色环铁阳性, PAS+(块状或弥漫性),原粒MPO阳性。
M6b:原红MPO阴性、PAS块状阳性。
急性红白血病(M6a)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幼红细胞增 生为主,占72%。原始粒细胞易见,占 NEC76%。
急性红白血病(M6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