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专项复习
沛县唐楼中学韩磊【教学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
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简介: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纵观近几年中考,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
对我们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二、链接中考
链接中考—二〇〇九年
像这样的人,必须深刻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
链接中考—二〇一一年
只要多角度思考,才能察事物之全貌,品难见之美景。
链接中考—二〇一二年
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那只小鸟一样,你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三、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则
病句修改以“改通顺、改准确,不润色,不改意”为原则。
四、辨别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
一提、二改、三查
一提:提取主干,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
二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
三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五、病因分析
(一)成分残缺
1、听了张海迪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主语残缺)
2、完成了任务之后,大家到餐厅宵夜。
(谓语残缺)
3、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
(宾语残缺)
(二)搭配不当
1、我的身体和业务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
(主谓搭配不当)
2、稿件发表后,赠送稿件和稿酬。
(动宾搭配不当)
3、我国的石拱桥有持久的历史。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4、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三)语序不当(词语的使用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就会出现语病。
)
1、这是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地方法。
(修饰语语序不当)
2、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3、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四)句式杂糅(就是应把两个单句扭和在一起,使句子的意思不明确)
我昨天参观了这个画展是很有特色的。
“我昨天参观了这个画展。
”和“这个画展是很有特色的。
”两个句子杂糅。
(五)重复累赘(主要是成分多余)
1、在学习中树立新风尚,是当前全国中小学生工作的当务之急。
2、反动派宣扬唯心论,是出于他们的反动本性所决定的。
3、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华裔作者之手。
(六)不合逻辑
1、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自相矛盾)
2、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鼓舞着画家和文艺工作者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范围不清)
3、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否定失当)
4、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歧义)
六、练习巩固
(1).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2).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3).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4).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5).要想信,用宽容付出的爱,总有一天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得到回报。
(6).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7).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8).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9).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
(10).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
(11).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
(12)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
七总结概括
修改八法:成分残缺——补充完整搭配不当——规范搭配
用词不当——改换词语词序混乱——调顺位置
重复啰嗦——删去多余前后矛盾——严密逻辑
两句混乱——两句分开不符事实——符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