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49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目标定位] 1.了解西气东输的线路、气源地和目标市场。
2.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3.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理解西气东输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资源地区分布①________。
2.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②______与该区域所③________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3.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1)起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④________油气田。
(2)途经省区:甘肃、宁夏、⑤______、山西、河南、安徽、⑥__________。
(3)终点:上海(共经过9个省市区)。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⑦____,但是能源相对⑧______,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⑨______为主,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2.7%。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2)开发现状a.目前,东北、华北等地区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
b.⑭______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c.我国的油气开发战略:“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⑯__________,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⑰____________,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⑱__________,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促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
4.对环境的影响(1)对东部地区来说,有利于改善⑲__________。
21(2)对沿线地区来说,推广天然气的使用,可以减少农民对⑳______的需求,从而减少对○__________的破坏,保护环境。
【问题思考】1.分析能源的划分方法及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各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地区环境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2008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正式生效,与原有的法律相比,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在法律层面将节约能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材料二我国常规能源调运方向示意图(1)能源是制约国民经济的命脉,根据材料分析,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应实施什么样的能源战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分析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图分析A、B、C三条线路输送的主要能源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实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最好的解决措施之一,其具体原因如下图所示:探究点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②段经过的地形区中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________问题。
(填字母)A.水资源紧张B.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水平不相协调C.交通紧张D.木材短缺(3)输气管道尽量经过大、中城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主要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从经济方面看:缓解上海等发达地区的____________状况,又可以促进对西部的投资,加快对西部的开发;可以促进________的发展;可以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从社会方面看: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稳定社会。
从环境方面看,将改变我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因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以使我国的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西电东送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和________;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__________优势南水北调促进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一、选择题2009年7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水北调黄河以南干线正式进入新阶段。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1~2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②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09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布了“中国可开发水能资源按地区分布示意图”(见图1),图2为“溪洛渡水电站和龙滩水电站位置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我国水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水能较东南地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地势起伏大B.东南地区水能较华北地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河宽水深C.西北地区水能较东北地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地域广大D.东北地区水能较华北地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降水丰富4.关于溪洛渡、龙滩水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溪洛渡位于横断山脉,龙滩位于云贵高原B.红水河水能较金沙江更丰富,因此红水河上的龙滩水电站被称为“标志工程”C.溪洛渡位于川、滇接壤处,龙滩位于广西D.两水电站输电的主要目的地都是能源需求量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为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5~7题。
5.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6.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有关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7.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紧张问题8.下列关于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2009·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9~10题。
9.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10.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11.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________(填字母),其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________(填字母)基地,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地和E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哪些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反映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可知,我国开始建设的若干石油储备基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辩证评价类综合题——综合题答题建模【题型特点】评价类试题的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
【思维建模】评价类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1.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的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