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支架总体设计方案

模板支架总体设计方案

模板支架总体设计方案
4.2.1支架设计
(1)车站主体结构模板支架系统基本设计方案
采用扣件式钢管(Φ48*3.5mm)支撑架作为支撑系统,顶板、中板、梁、侧墙、立柱采用木模板(18mm厚)作为模板面板,方木(100*100mm)作为次楞,双拼Φ48*3.5mm钢管作为主楞,考虑扣件钢管市场实际材料制作误差,计算按照壁厚3.0mm进行计算。

(2)扣件式满堂钢管支撑架间距布置
顶板立杆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600mm、水平杆步距900mm;中板立杆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600mm、水平杆步距900mm。

(3)扫地杆设置
在立杆的底部扣件处设置一道纵向、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离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

(4)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采用Q235钢管(Φ48*3.5mm),与扣件支架采用扣件连接,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相邻面剪刀撑跨度间距不大于4.5m;水平剪刀撑设置2道,架体顶部、底部各设一道,当间距大于4.8m时需在中部增加1道。

(5)可调螺杆设置要求
立杆上端包含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5m,插入立杆长度不大于300mm。

4.2.2模板设计
(1)侧墙模板设计
采用18mm模板、10cm×10cm木方@30cm,竖向每90cm设置一道双钢管,沿钢管方向每60cm设置一道对顶钢管(即支顶架横杆),对顶钢管通过满堂支架水平钢管实现对顶,当遇到中隔墙或立柱时,通过支顶在中隔墙或柱上实现两侧墙对顶。

(2)中板、顶板模板设计
模板采用18mm厚竹胶板,竹胶板长度2440mm,宽度1220mm;次楞采用100×100mm 木方,次楞垂直车站方向布置,间距为300mm;主楞采用双拼Φ48钢管,顶板主楞平行车站方向布置,间距为600mm;中板主楞平行车站方向布置,间距为900mm。

中板梁主要是中纵梁1000mm×1000mm,平行车站长度方向。

顶板梁主要有顶纵梁1000mm×2000mm,平行车站长度方向。

模板搭设分段施工,每个施工段单独搭设,支撑架搭设时为保证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按“遇墙顶墙,遇柱抱柱”的原则,每个施工段顶板模板制作及满堂架搭设时,应多搭设1-2跨,作为工作平台和端模支撑使用。

标准段模板及支架采用材料规格、布置间距见表4.2.2-1:
表4.2.2-1标准段模板及支架采用材料规格
4.3.1支架构造要求
(1)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脚手架。

脚手架钢管进场后,对钢管、扣件、可调托座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2)剪刀撑,纵、横向剪刀撑间距不大于4500mm,剪刀撑与水平面夹角为45~60o,水平剪刀撑在顶层、底层高度设置;
(3)剪刀撑与支架的立杆相互连接;
(4)纵、横向水平杆每900mm间距一层设置,立杆顶部增设一层水平杆固定自由端,底部增设一层扫地杆,高度200mm。

(5)可调托撑钢板厚度不得小于5mm。

(6)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杠与调节螺母啮合长度不得小于6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脚手架允许偏差与检查方法见表4.3.1-1。

表4.3.1-1 脚手架允许偏差与检查方法
尺量
于20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5m。

(7)剪刀撑、斜杆钢管与扣件钢管采用扣件连接时,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扣件的拧紧扭矩控制在40~65N·m。

(8)当立杆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

oo~60 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9)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10)当模板支撑架高度大于4.8m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

(11)模板下方应放置次楞与主楞,次楞与主楞应按受弯杆件设计计算。

支架立杆上端应采用U形托撑,支撑应在主楞底部。

4.3.2模板构造要求
(1)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2)跨度大于4m的板,要求板跨中起拱L/400,跨度大于等于4m的支撑
梁及跨度大于等于2m的悬臂梁,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3)施工时,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

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4)当模板安装高度超过3.0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

(5)现场拼装柱模时,应适时地按设临时支撑进行固定,斜撑与地面的倾角宜为60°,严禁将大片模板系于柱子钢筋上。

(6)待四片柱模就位组拼经对角线校正无误后,应立即自下而上安装柱箍。

(7)对拉螺栓与墙模板应垂直,松紧应一致,墙厚尺寸应正确。

4.4底板模板
底板模板体系主要包括墙腋模、底板梁模模板模板采用1220×2440×18mm竹胶板,后背木楞采用100*100方木@200mm,主楞采用双拼Ф48×3.5mm钢管,M12对拉螺栓600mm一道,墙腋模设置Φ14斜拉螺杆与底板内侧主筋进行连接。

4.4-1 底板腋角模板安装示意图图 4.5侧墙模板及支架,主楞平行于基坑竖
@30cm10cm木方10cm侧墙采取18mm模板、次楞采用×(即支顶架横设置一道对顶钢管设置一道双钢管,90cm沿钢管方向每60cm向每,对顶钢管通过满堂支架水平钢管实现对顶,当遇到中隔墙或立柱时,通过杆) 4.5-1支顶在中隔墙或柱上实现两侧墙对顶。

具体见图所示。

侧墙模板示意图4.5-1 图
侧墙支架剖面示意图图4.5-2
4.5-4 底板腋角节点示意图4.5-3 横杆与侧墙位置节点示意图图图图4.5-5支架、模板体系剖面图(有隔墙、立柱断面)
4.5-6图支架与板面节点示意图 4.6顶板、中板模板及支架木方间距厚竹胶板;次楞采用顶板(中板)模板采用18mm100mm×100mm
300mm,顶板主楞采用双拼φ48×3.5mm钢管,平行车站方向布置,间距600mm;中板主楞采用双拼φ48×3.5mm钢管,平行车站方向布置,间距900mm;支架采用φ48×3.5mm扣件式钢管支撑架,顶板立杆纵横间距0.6m×0.6m(中板镂空部位的顶板区域梁板下各道步距均为0.6m),中板立杆纵横间距0.6m×0.9m,加腋部位横距加密减半且≮2根,且加腋处增设垂直于底模方向的落地斜支撑体系;次楞平行于横断面布置,间距200。

梁板下立杆均纵横成行、间距成模数。

梁板下立杆顶端采用可调托撑节点与双钢管主楞,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距离≤0.5m(含螺杆伸出长度≤0.3m)。

扫地杆距地0.2m。

除注明外水平杆步距≤1.2m(顶层歩距0.6m)且双方向拉通并每步与周边竖向构件采用钢管抱箍、拉结顶紧等方式刚性连接(水平固结点竖向间距≤3m、水平间距≤8m)。

支架外围周圈、内部双向每5跨设竖向连续加强型剪刀撑(底端与地面顶紧,水平夹角在45o~60o之间),顶层、扫地杆层及竖向剪刀撑交叉平面设加强型水平剪刀撑。

具体板的支架及模板搭设详见
站主体结构顶板及中板模板支架示意图图4.6-1
梁模板及支架4.7木方间距mm×100mm厚竹胶板;顶纵梁底模采用18mm次楞采用100顶板梁:扣件5mm钢管纵向布置;支架采用φ48×3.φ250mm,主楞采用双拼48×3.5mm钢管横向布置;5mm48×3.式钢管支撑架。

水平杆步距900mm;主楞采用双拼φ 55mmφ支架采用48×3.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每排设根立杆。

中板梁:底模采用18mm厚竹胶板;次楞采用100mm×100mm木方间距300mm,主楞采用双拼φ48×3.5mm钢管纵向布置;支架采用φ48×3.5mm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每排设4根立杆。

侧模采用18mm竹胶板,背楞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300mm。

在架体顶部、底部设置水平剪刀撑。

本车站20轴-39轴梁尺寸分布有中纵梁1000mm×1000mm,顶纵梁1000mm×2000mm,共计2种类型,根据梁的高度不同,分别采取横杆对顶和拉杆对拉两种
措施,对于不同的梁尺寸的模板支架细部设计具体详见图4.7-1所示,其他类型类同;
图4.7-1 纵梁及腋角断面示意图立柱模板及支架4.8根方木均匀分布,短边次,长边次楞为6立柱主楞采取双拼钢管间距450mm。

每边至少两道抛撑对拉杆每面三道,间距450mmM144楞为根方木均匀分布,支顶立柱中部及上部。

立柱剖面示意图图4.8-1
立柱立面支模图图4.8-2
立柱平面示意图图4.8-3
4.9腋角模板及支架水平18mm侧墙腋角模板采用厚竹胶板,次楞采用方木100mm*100mm@300mm
横向布置,主楞为双拼Ф48*3.5mm钢管。

腋角模板通过扣件式斜杆及立杆支撑。

立杆可调托撑与方木中间采用楔形木块垫块,且用钢钉固定。

中板、顶板下部腋角斜面采用立杆及扣件式斜杆支撑,斜杆支撑落地。

腋角模板及支撑示意图图4.9-1 4.9-2 图支架不平整位置支撑详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