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2011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南京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30分)《世界遗产名录》列入了大量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据此回答第1-3题。
1.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A.约三四百万年 B.约一百七十万年 C.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D.约七千年 2.“2011中国•都江堰放水节”于4月5日在都江堰渠首隆重开幕。
主持修建该水利工程的人是 A.李冰 B.贾思勰C.李春 D.李时珍 3.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建经历了两千多年。
明长城蜿蜒六千多公里,东起鸭绿江,西至 A.山海关 B.临洮 C.葱岭 D.嘉峪关 4.“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孟子》 5.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①丝绸之路②遣唐使③郑和下西洋④册封“班禅”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6.他是东晋最为出色的画家,有“才绝、画绝、痴绝”的美誉。
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是7.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交子②秦半两钱③五铢钱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8.“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该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
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A.李宗仁B.彭德怀 C.张学良 D.杨虎城 10.下列信息不能从右图中获得的是 A.战役名称 B.战役时间 C.战役指挥者 D.战役结果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据此回答第11-13题。
11.魏源故居“小卷阿”坐落于南京乌龙潭边龙蟠里,1842年,魏源在此编成一部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著作。
该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天演论》 12.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
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A.称“老爷” B.行握手礼 C.缠足 D.穿翎顶补服 13.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
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民族区域自治 A.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提出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C.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D.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5.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是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承办上海APEC会议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小红同学为“新中国杰出人物事迹展”搜集材料,其中选材不当的是 A.邓稼先――两弹元勋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王进喜――铁人 D.张謇――状元实业家 17.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与成就有关的是 A.“大跃进” B.863计划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第二个五年计划 18.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下列体现了这一做法的有①改善交通条件②实施“安居工程” ③改革养老保险制度④改革医疗保险制度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19.某校九年级开展“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主题探究活动。
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A.《天方夜谭》 B.浮力定律 C.《俄底浦斯王》 D.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20.下列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11年4月17日,在南京栖霞寺,释迦牟尼佛真身顶骨舍利、感应舍利、诸圣舍利等佛教三宝首次共同供奉。
佛教创立于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1世纪 D.7世纪 22.从15世纪到19世纪,戈雷岛一直是非洲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先后占领过这里,他们中从事奴隶贸易后来居上的是 A.葡萄牙人 B.荷兰人 C.英国人 D.法国人 2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是 A.推翻了殖民统治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4.“他(伏尔泰)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他主张 A.三权公立B.开明君主执政 C.君主专制 D.神权凌驾一切 25.1921年,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
与此有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6.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这里的“战时同盟”指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 C.轴心国集团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27.某会议公报:“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
该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28.右图中,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B.朝鲜战争的刺激 C.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D.形成经济共同体 29.1947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的国家是A.委内瑞拉 B.印度 C.巴拿马 D.纳米比亚 30.《2010年中国的国防》指出,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形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这段材料反映了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两极格局 D.多极化趋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31题8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2分,共30分) 31.(8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这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密切相关。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探究。
时期概述问题探究总结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1)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1分)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分)(4)通过问题探究,请你总结中国历史总趋势。
(1分)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出现了三百多年的统一,统一的规模超过秦汉时期。
(2)隋炀帝时期,哪一伟大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1分)唐太宗设立安西都护府,加强了对今天哪一地区的管辖?(1分)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
(3)元朝时期,哪一新的民族开始形成?(1分)明朝抗击倭寇、取得台州九捷的民族英雄是谁?(1分)清朝何年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1分)答案:(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2)大运河(1分);x疆(1分)(3)回族(1分);戚继光(1分);1684年(1分)(4)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分)32.(10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1)伟大的历程(每空1分)(2)上图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有何变化?(1分)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1分)答案:(1)①1921年(1分)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1分)③延安(1分)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1分)⑤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1分)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⑧马克思主义(1分)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国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
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电视片《大国崛起•美国》材料三空间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新科学技术,并以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基础。
空间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卫星通信、空间科学和军事应用等领域。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华书局版)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这一时期,为英国生铁生产提供动力的主要机器是什么?(1分)请写出当时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1分)(2)材料二认为美国“独占鳌头”的原因是什么?(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在电力应用和交通工具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请各举一项相关发明。
(2分)(3)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领域、哪一特点?(2分)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1分)人类由此进入什么社会?(1分)(4)综上所述,三次科技革命有何共同的积极影响?(2分)答案:(1)完成工业革命(1分);蒸汽机(1分);大机器生产(1分)(2)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1分)电力应用:电灯(1分);交通工具:飞机(1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3)航天技术(空间技术)(1分);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1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1分);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1分)(4)推动了生产力(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任答两点,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