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


(1)结合题意在图中标出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度数为__ (2)当黄赤交角为上题中的数值时,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四、影子问题
影子的朝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 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反之越长
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变短— —正午最短——变长——日落最长(理论上晨 昏线处影子无限长)。
太阳视运动专题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站在地面上看 天空,天空似乎是一个球面,日月星辰的东升 西落表明,这个球面不但存在于地上,而且存 在于地下,我们把这个球体叫天球。 我们常用的天球是地心天球,即以地球的 球心为球心,无限大为半径的假想球体。把地 球座标系统无限扩大构成地心天球座标系统。
太阳视运动专题
极点 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南或北,且日影长短无日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终年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 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12月22日达一 年中最长。 南回归线以南: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终年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 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6月22日达 一年中最长。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时,在南北回归线内,太阳有直 射、南射和北射。正午日影有时无、有时向南、有时向北;长短 由正午太阳高度决定。
(3)①②③三条太阳视运动曲线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A.① B.② C.③ D.不能确定 (4) 图中曲线③所示日期,该日北京时间 12 点时,乌 鲁木齐某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杆影指向为 A.正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若图中 EF 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PQ 为地轴。 读图,回答(1)~(2)题。
3.确定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
夏 至 日
二 分 日
冬 至 日
夏 至 日
二 分 日
夏 至 日 冬 至 日
二 分 日
冬 至 日
E N W S N
E S W N
E
S W
赤道
夏至日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北极圈
夏至日 夏至日
E N W
S S
二分日
二分日
2h°
地平圈 S

N

E
S
N W
二分日 S
北极
S 地平圈 图3
天球立体图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
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
正东升
正西落
3月21日—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 未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均东北方向日出;西 北方向日落。
北极圈——北极点
北极圈
图6
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 回答(1)~(4)题。
(1)每天,我们见到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______ 的体现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南半球的太阳是西升东落 D.地球不透明 (2)当地的地理纬度是 A.50°N B.40°S C.40°N D.45°NCຫໍສະໝຸດ B(天顶)N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D
S
A点为北温带上的任意点
天球图 N
C A
B(天顶)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D S
B为天顶,CD为地平圈 三条平行线:二分二至时太阳运动的轨迹在 由于天球半径为无穷大,把整个地球看成一 个质点A 天球上的投影
天球图
N
C A
B(天顶)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D S
旋转成正直(天顶朝上)的图形
2.太阳视运动图的构成
12:00
E
N
W
北回归线上二分日太阳视运动图
S
夏至 两分 冬至 日 日 日 日出太 东北 正东 东南 阳方位 正午太 正南 正南 正南 阳方位 日落太 西北 正西 西南 阳方位
绘制步骤: 1.先画地平圈和天穹。
2.在地平圈上标出方位。
4.连出太阳视运动轨迹并标明 太阳运动方向。
北半球出现极昼的地方正北方向日出和日落。
9月23日—3月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 未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均东南方向日出;西 南方向日落。
南半球出现极昼的地方正南方向日出和日落
1、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2、在一年内,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 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3、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正午 )时在正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最高(正午 )时在正北 南北回归线内,太阳最高(正午 )时有直射、南射和 北射 北回归线上,太阳最高(正午 )时有直射和南射 南回归线上,太阳最高(正午 )时有直射和北射 4、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正南升,正北/正南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