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足球机器人设计一、前言足球运动是大家都非常喜爱的运动。
让机器人来踢足球呢?听起来是天方夜谭,可是他确实存在,足球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末,是高科技与体育运动结合的产物,其目标是到2050年前后,在“可比”的条件下,一支智能足球机器人比赛队伍要能战胜当时的人类世界足球冠军队。
这是从事智能足球机器人事业的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十分艰巨的挑战。
智能足球机器人涉及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与感知融合、无线通讯、精密机械和仿生材料等众多学科的前沿研究与技术融合,包括动态不确定环境中的多主体合作、实时推理~规划~决策、机器人学习和策略获取等当前人工智能的热点问题。
智能足球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是培养信息自动化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现高科技发展的生动窗口和促进科技成果实用化的一个途径。
]1[二、国内外足球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历史上,1997年将作为一个转折点被记住。
在1997年5月,IBM 的“深蓝”击败了人类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人工智能界40年的挑战终于取得了成功。
在1997年7月4日,NASA的“探路者”在火星成功登陆,第一个自治机器人系统Sojourner释放在火星的表面上。
与此同时,RoboCup也朝着开发能够战胜人类世界杯冠军队的智能足球机器人队走出了第一步。
足球机器人的最初想法是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艾伦·马克沃斯(Alan Mackworth)教授于1992年提出的。
日本学者迅速对这一想法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可行性分析。
1993年6月,包括浅田埝( Minoru Asada)、Yasuo Kuniyoshi和北野宏明(Hiroaki Kitano)在内的一些研究工作者决定创办一项机器人比赛,暂时命名为RoboCup J联赛。
然而在一个月之内,他们就接到绝大部分是日本以外的研究工作者的反应,要求将比赛扩展成一个国际性的联合项目。
由此他们就将这个项目改名为机器人世界杯赛(Robot World Cup Soccer Games,简称RoboCup)。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将机器人足球作为研究课题。
隶属于日本政府的电子技术实验室(ETL)的松原仁(Itsuki Noda)以机器人足球为背景展开多主体系统的研究,并已经开始开发一个专用的足球比赛模拟器。
这个模拟器后来成了RoboCup的正式足球比赛仿真平台。
日本大阪大学的浅田埝教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Veloso教授(RoboCup联盟现任主席)和她的学生Peter Stone等也开展了同类工作。
没有这些先驱者的参与,RoboCup 就不可能产生。
由此,机器人足球迅速成长为国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和方向。
1993年9月,RoboCup第一次发表公告,并草拟了明确的规则。
于是,在很多会议和研讨会上进行了关于组织和技术问题的讨论,包括AAAI-94(美国人工智能联合会会议),JSAI(日本人工智能学会)研讨会以及其他机器人界的会议。
同时,松原仁(Noda)在ETL的小组宣布了仿真比赛平台初始版本(LISP版本),这是为进行多主体系统研究而开发的第一个足球领域的开放系统仿真平台,后来又通过Web发布了1.0版本的仿真比赛平台(C++版本)。
这个仿真平台的第一次公开演示是在IJCAI-95。
1995年8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人工智能会议(IJCAI-95)上发表了公告,将在名古屋与IJCAI-97联合举办首届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及会议。
同时,为了发现与组织大型RoboCup比赛有关的潜在问题,决定先举办Pre-RoboCup-96。
作出这个决定是为了留出两年的准备和开发时间,这样研究小组就可以开始开发机器人和仿真的球队,同时也能有时间筹集研究经费。
1996年11月4日到8日,在大阪的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会议(IROS-96)上举行了Pre-RoboCup-96。
有8支球队参加了仿真组比赛,并展示了参加中型组比赛的真正的机器人。
虽然规模不大,但这是第一次将足球赛用于促进研究与教育的比赛。
1997年,在国际最权威的人工智能系列学术大会——第十五届人工智能联合大会上,智能足球机器人被正式列为人工智能的一项挑战。
第一次正式的RoboCup比赛和会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比赛仅设了机器人组和仿真组两个组别,来自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40多支球队参加,5000多名观众观看了比赛。
从此,智能足球机器人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新的标准问题。
RoboCup作为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蓬勃发展起来。
自1997年至今,足球机器人世界杯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由最初的11个国家的38支队伍增加到现在的40多个国家的500多支队伍,比赛项目也由当初的仿真组、小型足球机器人组、中型机器人组及表演项目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个组别的比赛。
RoboCup的举行有力地促进了智能足球机器人的研究,其参赛国家和队伍进一步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可以预见,随着智能足球机器人一些关键技术的解决,人机大战即将到来。
RoboCup足球机器人赛最重要的目的是检验信息自动化前沿研究,特别是多主体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交流新思想和新进展,从而更好的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及其成果转化。
通过竞赛,各种不同的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技术可以得到客观的评价。
因而RoboCup 智能足球机器人世界杯赛和学术大会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因此更需要奋起直追。
2001年6月26日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该委员会将负责统一协调、组织全国的机器人竞赛活动,863计划还提供了专项基金予以资助,标志着我国机器人竞赛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我国计算机、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的多位著名专家参加了大会兵发表了讲话,包括戴汝为院士、张启先院士等。
该委员会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组成部分,其宗旨是通过机器人比赛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了解机器人、喜爱机器人,普及现代科学知识,为我国的机器人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我国的快速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高校组建的第一支足球机器人对是东北大学的牛牛队,该队于1997年组建,1999年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在巴西举行的FIRA系列的国际大赛。
组建中国第一支RoboCup足球机器人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仿真2D蓝鹰队,2000年该队参加了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的RoboCup足球机器人世界杯赛,是首支代表中国参赛的RoboCup足球机器人队。
2001年,清华大学风神队第一次参加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RoboCup足球机器人世界杯赛,夺得仿真2D组世界冠军,为中国高校在世界赛场上的首个冠军。
此后,中国高校纷纷进入世界大赛,并有多个高校多次获得世界冠军。
而且中国每年都在举办机器人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是在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主持下的全国最高级别的机器人赛事,包括了RoboCup所有赛事及FIFA赛事,另外还加上中国本土特色的一些比赛,比如机器人游北京,机器人武术擂台赛、水下机器人比赛等。
可以预见,足球机器人必将在中国高校与研究机构蓬勃发展。
]1[经过15年的发展,足球机器人比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到21世纪中叶,完全自治的类人机器人足球队战胜人类世界冠军。
三、结束语一个成功的划时代计划必须完成一个非常引人注目而且能引起广泛关注的目标。
其重要问题是设定一个足够高的目标,才能取得一系列为完成这个任务我饿必需的技术突破,同时这个目标也要有广泛的吸引力和兴奋点。
最成功的例子是阿波罗太空计划,虽然送人登上月球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小,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发展的技术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成了美国工业强大的技术和人员基础。
足球机器人的最终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一支完全自治的人型足球机器人遵守国际足联的规则战胜当时的人类世界冠军。
这个目标可能过于雄心勃勃,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目标并不遥远。
四、参考文献[1]陈万米,张冰,朱明等,智能足球机器人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王立权等,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制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 李团结,机器人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 (印度)萨哈(Saha,S K),机器人导论(英文版)Introduction to Robotics[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肖南峰,智能机器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6] 张国良,敬斌,刘延飞,熊磊,自主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制作[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7] 蔡自兴,贺汉根,陈虹,未知环境中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日] 近藤直,[日]门田充司,[日]野口伸共著,乔军,陈兵旗译,农业机器人I基础与理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9] 秦志强,彭建盛,谭立新,AVR单片机与小型机器人制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0] 陈波,杨宜民,关于足球机器人避障控制的研究[J],机器人,2004 26(2):111~114.[11] 楚要钦,李孝安,蒲勇,多智能体足球机器人系统的协作控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 36(7):911~913.[12]王文学,赵姝颖,孙萍,徐心和,多智能足球机器人系统的关键技术[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22(2):192~195.[13] 张苓,足球机器人功能系统实验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28(3):35~38.[14] 王志文,郭戈,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现状与展望[J],机器人,2003 25(5):470~474.[15] 贾建强,陈卫东,席裕庚,全自主足球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综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 37(z1):45~49.[16] Shin D M, Behavior selection strategy for soccer robots[J],Journal of Harbin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2001 8(3):272~275.[17] 初旭新,韩光胜,基于足球机器人决策系统的协作模型[J],系统仿真技术,2005 1(3):164~167.[18] 张学习,杨宜民,刘润丹,刘汝宁,全自主足球机器人混合视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机器人,2010 32(3):375~383.[19]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网站,/.[20] RoboCup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