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①叶梦得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②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③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注】①干誉、才卿:叶梦得友人。
来禽: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
②罥(ju cn):缠绕。
③美人:古代文人雅士饮酒常有侍女、歌伎捧觞。
1. 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片写一场风雨过后, 落花无数, 清晨天气转晴, 庭院中半是残花, 只有游丝飘荡, 写景富有层次, 意境凄清迷蒙。
B. 上片写景的重点从时间上来看是在清晨,即“晓来”之际,是实写; 而前两句是回忆昨日风雨落花的景象, 是虚写。
C. “落花”两句用了比拟的修辞,一个“舞”字,写出落花随风飘舞的景象, 一个“送”字, 赋予落花人的情态, 创意新奇。
D. 词的最后两句表面上是在用“我亦多情”劝慰美人不必悲伤,实际上表达了词人与情人分别时内心的伤感与无奈。
E. 全词既有“落花、风雨”的哀景,又有“游丝千丈罥晴空”的高旷清新, 婉约中有豪放之气, 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
解析:AD A项,“游丝”指的是天上的云丝,意境不是凄清迷蒙。
D项, “词人与情人分别时” 说法有误, 词写与友人花下饮酒, 侍女同乐的情景, 不是与情人分别的情景。
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解析: 本词内容丰富, 先写景抒情, 再写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最后写美人敛蛾眉, 词人加以安慰。
答案:①惜花伤春的情怀。
上片风雨摧残落花,残红满院,透出伤春之情。
②对雨后初晴美景的喜爱。
雨后初晴, 天空云丝飘荡, 更显晴空辽阔高旷, 乐景写乐情。
③与朋友聚饮的喜悦。
(与朋友的深情厚谊)雨后初晴, 词人花下置酒, 殷勤劝酒。
④宴终人散的伤感。
最后两句借劝慰美人,委婉地说出了“酒阑”之后曲终人散的伤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曲江二首(其一)①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②, 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③, 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荣绊此身?【注】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 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
杜甫时任左拾遗, 因屡次谏言, 被皇帝疏远冷落, 频遭贬官。
曲江:唐朝长安城南的一处游赏胜地。
②经眼:从眼前经过。
③翡翠:翡翠鸟。
④麒麟:麒麟状的石雕墓饰。
3. 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落笔,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 而且有对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B. “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 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都引起诗人的惆怅, “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 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C. 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
句中的“且看”是只管看之意, “莫厌”是不推辞之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 尽情行乐的愿望。
D. 颔联两句不但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欲”等虚词的大量运用, 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幽微的情绪, 展现了格律与灵活辩证统一的艺术成就。
E. 颈联与刘禹锡的两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内容和手法相同, 都是以小见大, 在荒凉破败之景中寄寓了作者慨叹盛衰兴亡、物是人非的伤感。
解析:CE C项,“且看”中的“且”是姑且、聊且的意思,诗人没有“只管看”的率性无忌, 看花和饮酒的举动在这里表现的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无法挽回的悲哀, 不能说是尽情行乐;E 项, 刘诗中“寻常百姓家”的景象不属于荒凉破败, 不同于《曲江》诗中小堂和苑冢因无人居住和照管而变得荒凉破败的景象。
4. 尾联中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
诗中作者“细推”的有哪些“物理” ?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 题干已明确, “‘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 , 作答时思考: 诗歌写了哪些事物?其中哪些事物有变化?其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联系写作背景, 从表层、深层两个角度挖掘其蕴含的情感。
答案: 诗中的“物理”既有自然界美好事物、美好生命的盛衰枯荣,也有家国盛衰人事兴亡的无常。
尾联表面上是写作者的感想: 世间万物盛衰无常、得失难料, 既然无法实现理想, 何必留恋官位荣华, 索性抛开世俗功名的束缚, 自行其乐。
而实际上, 旷达之语的背后潜藏的还是诗人有志难伸、报国无门的悲哀。
二、语言运用5. 运用第一人称, 描绘谢朓《玉阶怨》这首诗歌描写的情景, 注意表现诗歌的氛围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玉阶怨谢朓夕殿下珠帘, 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
解析:注意诗句背后隐藏的女子的动作、心理等表现,要加以想象和体会, 感受到孤寂冷清的氛围是关键。
答案:天已经晚了,我只得放下宫殿门口珠玉做就的帘子,不会再有人回来了,还痴痴地等待什么呢?可是,殿里多冷清啊,我一个人孤寂地坐着,呆呆地望着帘外的流萤在暮色中这里那里地飞着, 可即使这黑暗中的一点光亮不一会儿也不见了, 整个宫殿又陷入了夜色的包围中。
漫漫长夜啊, 让我一个人这样呆呆地坐着又如何度过?我还是缝制那件罗衣吧。
一针针, 一线线,这里缠绕着我绵长不尽的思念啊。
我的君啊, 你知道吗,我对你的思念怎么能够穷尽?6. 下面的句子顺序已经被打乱,请你重新排序(只写序号即可)。
①其以繁简交错的剪裁方法,生动传神的对话, 以及托物起兴、铺陈排比等手法展示了刘兰芝、焦仲卿从相爱到相离直至殉情的爱情悲剧②追求爱情自由与人生幸福的伟大精神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和吃人的本质, 热情歌颂了人们反对封建礼教④该诗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性鲜明并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光辉妇女形象, 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⑤《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⑤句包含话题或对象,确定为首句;①句中的“其”指代《孔雀东南飞》,所以紧跟在⑤后;③句中的“揭露了” “歌颂了”与①句中的“展示了”顺承一致;②句中的“伟大精神”承接③ ;④为最后一句。
答案: ⑤①③②④三、创意微写作7.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描写焦仲卿与刘兰芝分别的诗句,请根据这首诗的诗意,展开想象,描写焦仲卿与刘兰芝分别时的场景。
要求: ①符合原诗诗意,想象符合情理; ②运用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 ③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④不少于200字。
写作提示:场景描写要具体, 且符合诗意, 这就要求围绕两个人物分别时的情态、动作、语言等, 展开想象;同时注意运用肖像、心理描写, 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等, 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语言生动有文采。
答案:(示例)天阴沉沉的,风在空中盘旋、哀吟,似在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两人在大路口脉脉相对。
仲卿深情地望着美丽如初的兰芝, 纵然举案齐眉,纵有千般不舍,纵然万般难分,到底还是要分离。
他紧握着兰芝的手,直盯着,生怕她从自己的视线里消失,眼里泪光点点: “爱妻——”话未说完,早已泣不成声。
此时的兰芝,身体急剧地颤抖着, 似风中摇摆的树枝; 纤纤素手,抚摸着仲卿日渐消瘦的脸颊,早已哭成了泪人。
仲卿亦肝肠寸断。
天色向晚, 二人挥手惜别。
浓云聚拢, 雨如银针般洒下, 扎在两人的心里。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风,为他们唱着悲歌; 雨, 为他们奏着哀曲。
四、知识讲堂如何进行场面描写1. 场面描写的方法(1) 点面结合, 以点为主。
场面描写要勾画出整幅场景, 这是“面”, 也要描绘局部细节, 这是“点”。
点与面的关系是被衬托与衬托的关系, 以“点”为主,以“面”配合;有“点”无“面” ,不成其为场,只能说是人或物的描写; 有“面”无“点” , 往往失去中心, “面”又会散乱无章。
点与面必须同时具备,相互作用,才能使场面描写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2) 远近结合, 以近为主。
“近” , 是指主人公距离作者或读者较近; “远” ,是指主人公周围较远距离的有关人物和景物。
写“近” , 是为了强化中心, 突出主角; 写“远”, 是为了增强铺垫,拓宽画面。
用墨时, 以近写为主,因为它是重点;远写为次,稍加点墨即可。
(3) 动静结合, 以动为主。
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不同, 景物描写侧重于客观自然环境的描写, 以静态为主, 而场面描写的重点则是众多人物的共同活动, 以动态为主。
可见,在场面描写之中可包含景物描写这就决定了场面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活动的场景及周围的客观环境, 而且要生动地展示人物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等。
(4) 纵横结合, 以横为主。
场面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出现的, 场面描写也必然要展示相关的空间和时间。
这空间就是“横”的描写, 东南西北, 左右前后, 这里那里, 无所不及; 这时间就是“纵”的描写, 上溯历史, 联想以后, 古往今来, 无所不包。
“横”写, 意在展现人物的外在活动, 体现场面描写的宽度;“纵”写, 旨为反映人物的内在活动, 增加场面描写的厚度。
前者是现实的,是眼前所见;后者是历史的或将来的, 是心里所想。
可见, 场面描写必须是横向空间与纵向时间的最佳结合, 而必须以横向空间描写为主。
(5) 多种描写结合, 以言行描写为主。
场面描写具有综合性, 这就决定了必须采用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场面描写, 这些描写手法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等等, 它们有机结合,综合运用, 而又以言行描写为主, 这是因为在场面描写中它占着主导地位。
2. 写好场面要注意的方面:(1) 要交代清楚场面的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2) 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3) 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
无论什么场面, 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 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等等。
(4) 写场面要有顺序。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 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
因此, 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