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2017年电化学高考题汇编

(完整版)2017年电化学高考题汇编

2017电化学高考题汇编
1.(2017全国新课标Ⅰ-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
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2.(2017全国新课标Ⅱ-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
电解质溶液一般为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l 3e Al +-+=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3.(2017全国新课标Ⅲ-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电极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 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 8=8Li 2S x (2≤x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S 6+2Li ++2e -=3Li 2S 4
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 .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 的导电性
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 2S 2的量越多
4、(2017天津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5、(2017天津7)(14分)某混合物浆液含有Al(OH)3、MnO 2和少量Na 2CrO 4,。

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 2CrO 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2),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

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C→Al的制备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

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

由此判断影响该反
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___________。

a.温度b.Cl-的浓度c.溶液的酸度
(3)0.1 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 H2O 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
CrO 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分离后含铬(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2
4
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6、(2017海南10)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b电极b为阴极
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
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
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
7、(2017年海南16)锂是最轻的活泼金属,其单质及其
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用碳酸锂和反应可制备氯化锂,工业上可由电解LiCl﹣KCl的熔融混合物生产金属锂,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8、(2017江苏16.)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

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注:SiO 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过滤Ⅰ”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 3溶液,溶液的pH_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电解Ⅰ”是电解熔融 Al 2O 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___________。

(4)“电解Ⅱ”是电解Na 2CO 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产生的物质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铝粉在1000℃时可与N 2反应制备AlN 。

在铝粉中添加少量NH 4Cl 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AlN 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7浙江17.)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原理反应:Zn +Ag 2O +H 2O===Zn(OH)2
+2Ag ,其工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Zn 电极是负极
B .Ag 2O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Zn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 -2e ˉ+2OH ˉ===Zn(OH)2
D .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 保持不变
10、(2017北京28)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 +=Fe 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 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 -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 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KOH 溶液 O 电极
Zn 第17小题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

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②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
假设b: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假设c: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d:根据______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

③下列实验Ⅰ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

实验Ⅱ可证实假设d成立。

实验Ⅰ: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
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 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 min后溶液几
乎无色。

实验Ⅱ:装置如图。

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ⅰ~ⅲ中Fe3+浓度变化的原因:______。

答案:1、C 2、C 3、D 4、A
5、(1)
加热(或煅烧)电解法
(2)ac (3)2Cl 2(g)+TiO 2(s)+2C(s)===TiCl 4(l)+2CO(g) ΔH =−85.6kJ·mol −1
(4)在直流电场作用下,KS5UCrO 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
24CrO -和
272Cr O - NaOH 和H 2 6、A
7、盐酸;Li +e ﹣
=Li ; 8、(1)Al 2O 3+ 2OH -
22
AlO - + H 2O (2)减小 (3)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O 2氧化
(4)423CO -+ 2H 2O -4e -43HCO -+O 2↑ H 2
(5)NH 4Cl 分解产生的HCl 能够破坏Al 表面的Al 2O 3薄膜
9、D
10、
(1)①加硝酸加热溶解固体,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②Fe 2+
(2)Fe+2Fe 3+=3Fe 2+
②4Fe 2++O 2+4H +=4Fe 3++2H 2O 加入KSCN 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③0.05 mol·
L -1 NaNO 3溶液 FeSO 4溶液 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 溶液,后者红色更深
(3)溶液中存在反应:①Fe+2Ag +=Fe 2++2Ag ,②Ag ++Fe 2+=Ag+Fe 3+,③Fe+2Fe 3+=3Fe 2+。

反应开始时,c (Ag +)大,以反应①、②为主,c (Fe 3+)增大。

约30分钟后,c (Ag +)小,以反应③为主,c (Fe 3+)减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