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输电线路电流保护任务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输电线路电流保护任务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电气教研室一、系统接线图如图: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技术参数参见下表 设计技术参数工作量,15,3/1151Ω==G X kV E φ ,10,1032Ω=Ω=G G X XL1=L2=60km,L3=40km,LB -C=50km,LC -D=30km,LD -E=20km,线路阻抗0.4Ω/km,2.1=I rel K ,=∏rel K 15.1=I ∏rel K ,最大负荷电流IB -C.Lmax=300A,IC -D.Lmax=200A,ID -E.Lmax=150A,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ss=1.5,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Kre=0.85。

最大运行方式:三台发电机及线路L1、L2、L3同时投入运行;最小运行方式:G2、L2退出运行。

1.确定保护3在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电抗。

2.进行C 母线、D 母线、E 母线相间短路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

3.整定保护1、2、3的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计算各自的最小保护范围。

4.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5.整定保护1、2、3的过电流保护定值,假定母线E 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0.5s ,确定保护1、2、3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校验保护1作近后备,保护2、3作远后备的灵敏度。

6.绘制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并分析动作过程。

三、工作计划:第一天: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第二天:等值电抗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第三天和第四天上午:电流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

第四天下午:小组答辩。

第五天: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BA G1 123L 3L 2L 1ED CG2G3 98 7654系统接线图一、系统接线图如图: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技术参数参见下表 设计技术参数工作量,15,3/1151Ω==G X kV E φ ,20,2032Ω=Ω=G G X XL1=L2=70km,L3=40km,LB -C=30km,LC -D=30km,LD -E=20km,线路阻抗0.4Ω/km,2.1=I rel K ,=∏rel K 15.1=I ∏rel K ,最大负荷电流IB -C.Lmax=400A,IC -D.Lmax=300A,ID -E.Lmax=150A,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ss=1.5,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Kre=0.85。

最大运行方式:三台发电机及线路L1、L2、L3同时投入运行;最小运行方式:G2、L2退出运行。

1.确定保护3在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电抗。

2.进行C 母线、D 母线、E 母线相间短路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

3.整定保护1、2、3的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计算各自的最小保护范围。

4.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5.整定保护1、2、3的过电流保护定值,假定母线E 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0.5s ,确定保护1、2、3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校验保护1作近后备,保护2、3作远后备的灵敏度。

6.绘制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并分析动作过程。

三、工作计划:第一天: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第二天:等值电抗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第三天和第四天上午:电流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

第四天下午:小组答辩。

第五天: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BAG1 123L 3L 2L 1ED CG2G398 7654系统接线图一、系统接线图如图: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技术参数参见下表 设计技术参数工作量,20,3/1151Ω==G X kV E φ ,10,1032Ω=Ω=G G X XL1=L2=60km,L3=40km,LB -C=40km,LC -D=30km,LD -E=20km,线路阻抗0.4Ω/km,2.1=I rel K ,=∏rel K 15.1=I ∏rel K ,最大负荷电流IB -C.Lmax=350A,IC -D.Lmax=200A,ID -E.Lmax=150A,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ss=1.5,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Kre=0.85。

最大运行方式:三台发电机及线路L1、L2、L3同时投入运行;最小运行方式:G2、L2退出运行。

1.确定保护3在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电抗。

2.进行C 母线、D 母线、E 母线相间短路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

3.整定保护1、2、3的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计算各自的最小保护范围。

4.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5.整定保护1、2、3的过电流保护定值,假定母线E 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0.5s ,确定保护1、2、3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校验保护1作近后备,保护2、3作远后备的灵敏度。

6.绘制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并分析动作过程。

三、工作计划:第一天: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第二天:等值电抗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第三天和第四天上午:电流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

第四天下午:小组答辩。

第五天: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BAG1 123L 3L 2L 1ED CG2G398 7654系统接线图一、系统接线图如图: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技术参数参见下表 设计技术参数工作量,15,3/1151Ω==G X kV E φ ,20,1532Ω=Ω=G G X XL1=L2=60km,L3=40km,LB -C=40km,LC -D=50km,LD -E=30km,线路阻抗0.4Ω/km,2.1=I rel K ,=∏rel K 15.1=I ∏rel K ,最大负荷电流IB -C.Lmax=300A,IC -D.Lmax=260A,ID -E.Lmax=140A,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ss=1.5,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Kre=0.85。

最大运行方式:三台发电机及线路L1、L2、L3同时投入运行;最小运行方式:G2、L2退出运行。

1.确定保护3在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电抗。

2.进行C 母线、D 母线、E 母线相间短路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

3.整定保护1、2、3的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计算各自的最小保护范围。

4.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5.整定保护1、2、3的过电流保护定值,假定母线E 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0.5s ,确定保护1、2、3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校验保护1作近后备,保护2、3作远后备的灵敏度。

6.绘制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并分析动作过程。

三、工作计划:第一天: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第二天:等值电抗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第三天和第四天上午:电流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

第四天下午:小组答辩。

第五天: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BAG1 123L 3L 2L 1ED CG2G398 7654系统接线图设计题目五:输电线路电流保护设计(5)一、系统接线图如图: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技术参数参见下表 设计技术参数工作量,15,3/1151Ω==G X kV E φ ,10,2032Ω=Ω=G G X XL1=L2=50km,L3=40km,LB -C=30km,LC -D=50km,LD -E=30km,线路阻抗0.4Ω/km,2.1=I rel K ,=∏rel K 15.1=I ∏rel K ,最大负荷电流IB -C.Lmax=400A,IC -D.Lmax=360A,ID -E.Lmax=240A,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ss=1.5,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Kre=0.85。

最大运行方式:三台发电机及线路L1、L2、L3同时投入运行;最小运行方式:G2、L2退出运行。

1.确定保护3在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电抗。

2.进行C 母线、D 母线、E 母线相间短路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

3.整定保护1、2、3的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计算各自的最小保护范围。

4.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5.整定保护1、2、3的过电流保护定值,假定母线E 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0.5s ,确定保护1、2、3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校验保护1作近后备,保护2、3作远后备的灵敏度。

6.绘制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并分析动作过程。

三、工作计划:第一天: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第二天:等值电抗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第三天和第四天上午:电流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

第四天下午:小组答辩。

第五天: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BA G1 123L 3L 2L 1ED CG2G3 9 8 7654系统接线图设计题目六:输电线路电流保护设计(6)一、系统接线图如图: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技术参数参见下表 设计技术参数工作量,25,3/1151Ω==G X kV E φ ,10,1032Ω=Ω=G G X XL1=L2=60km,L3=40km,LB -C=40km,LC -D=30km,LD -E=20km,线路阻抗0.4Ω/km,2.1=I rel K ,=∏rel K 15.1=I ∏rel K ,最大负荷电流IB -C.Lmax=300A,IC -D.Lmax=200A,ID -E.Lmax=150A,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ss=1.5,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Kre=0.85。

最大运行方式:三台发电机及线路L1、L2、L3同时投入运行;最小运行方式:G2、L2退出运行。

1.确定保护3在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电抗。

2.进行C 母线、D 母线、E 母线相间短路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

3.整定保护1、2、3的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计算各自的最小保护范围。

4.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5.整定保护1、2、3的过电流保护定值,假定母线E 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0.5s ,确定保护1、2、3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校验保护1作近后备,保护2、3作远后备的灵敏度。

6.绘制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并分析动作过程。

三、工作计划:第一天: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第二天:等值电抗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第三天和第四天上午:电流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电流III 段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

第四天下午:小组答辩。

第五天: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BAG1 123L 3L 2L 1ED CG2G398 7654系统接线图设计题目七:输电线路电流保护设计(7)一、系统接线图如图: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技术参数参见下表 设计技术参数工作量,20,3/1151Ω==G X kV E φ ,15,1532Ω=Ω=G G X XL1=L2=50km,L3=30km,LB -C=40km,LC -D=30km,LD -E=20km,线路阻抗0.4Ω/km,2.1=I rel K ,=∏rel K 15.1=I ∏rel K ,最大负荷电流IB -C.Lmax=350A,IC -D.Lmax=200A,ID -E.Lmax=170A,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ss=1.5,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Kre=0.8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