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45-12、A V50-12轴流压缩机操作规程
一、设备参数
1.1轴流压缩机
1.2变速器
1.3主电机
1.4机组运行参数
二、轴流风机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1、确认启动机组编号,对启动机组设备进行详细检查。
2、启动电动润滑油泵,调整油压在正常范围,缓慢打开去高位油箱的注油阀,待高位油箱视窗内有回油时,应立即关闭注油阀。
3、通过各轴承回油管路上的视窗检查,润滑系统畅通无阻,并无泄漏现象;同时检查油箱液位,不得低于最低值或报警值,油温应保持在25-30℃之间,否则应对其进行加热。
4、对电动润滑油泵进行自动联锁试验,确认正常后,一运一备。
5、启动电动盘车(或手动盘车),倾听机组内部应无异常声音,并确认部分转动灵活。
6、动力油系统检查:油箱液位不得低于最低值或报警值,油温不得低于25℃,否则应对油进行加热。
7、启动动力油泵,调整油压值在正常范围,并进行自动联锁试验,确认正常后,一运一备。
8、检查蓄能器内氮气压力,不得低于6.5 MPa,否则需冲氮,蓄能器一用一备;检查油冷却器,主电机空间冷却器的冷却水系统,应畅通并无泄漏现象。
9、检查气管路上所有阀门的手动部分是否灵活好用,送风管路上的阀门应关闭,并全开防喘振阀。
10、检查空气过滤器,确认其内部没有杂物。
11、按照AV45-12机组PLC开机画面要求进行操作试验,并确认正常。
三、机组的启动:
1、启动前停止电动盘车,并进行盘车装置分离确认。
2、启动机组前,同厂调度、所属变电站、配电室联系,经允许后,按启动机组按钮。
3、机组启动升速过程中,仔细侦听机组内部的声音,如发现不正常的声音或振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直至停车,排除故障后,再启动机组。
4、风机达到正常转速后,按照PLC画面操作要求,进行静叶释放等操作调整,并检查各参数及振动是否正常。
5、油冷却器出口油温达到45℃时,应打开油冷却器冷却水进出口阀门,调整冷却水流量,保持油冷却器出口油温在30-45℃,要求冷却器内水压低于油压。
6、调整主电机空间冷却器进出水阀,使电机温升低于105℃。
7、观察压缩机的定子、外壳在受热膨胀时,是否正常。
8、确认机组运行正常后,可以向高炉送风。
四、机组的送风操作:
1、送风时首先打开送风蝶阀,然后逐渐关闭旁通电动放风阀(1#机组为手动放风阀),调整防喘阀开度,注意观察逆止阀是否打开,按照微机运行工况画面进行工况调整,以满足高炉用风要求,以上操作应注意风压上升不宜过快,注意各参数的变化。
2、高炉发生放风时,操作人员应及时调整机组负荷,检查机组运行状况和各参数的变化情况。
3、高炉休风时,全开防喘振阀,同时调整静叶角度到26º-28º。
4、高炉憋风时,同高炉取得联系,适当打开防喘振阀,紧急情况下,可适当打开旁通电动放风阀(1#机组为手动放风阀),将风机工况点控制在安全区域(黄线以内)。
五、机组的停车:
1、接到高炉主控室允许停机的指令后,同所属的变电站、厂调度、配电工取得联系。
2、降低负荷,逐渐全开防喘振阀,电动放风(或手动放风阀),关闭送风蝶阀,调整静叶角度为26º-28º。
3、手动操作主电机停止按钮。
4、在停机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机组的振动,并细听有无异常声音,记录机组的走时间。
5、机组转子完全停止转动后,进行自动盘车或手动盘车。
手动盘车的时间要求:
5.1 2小时以内每10分钟风机转子旋转180º。
5.2 2小时至6小时之内每30分钟风机转子旋转180º。
5.3 6小时后每1小时风机转子旋转180º。
5.4 12小时后每2小时风机转子旋转180º,直至机壳温度接近室温,可停止盘车。
5.5 电动盘车停止后,可停止润滑油泵工作,油温低于30℃时,应切断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冬季应排净油冷却器内积水)。
六、运行中的维护检查:
1、每一小时对运行记载各温度点、压力表、振动点、机组内部声音、油系统、风系统、水系统、泄漏等情况全面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如本班不能处理应立即汇报,并做好记录。
2、油冷却器的切换操作:在切换前先打开备用冷却器的排空阀,然后打开注油阀,当排空阀的视油窗(或溢流管)有油溢出时,可关闭排空阀,关闭注油阀,可进行冷油器切换,同时打开冷却水进出口阀门,调整油温在30℃-45℃范围内。
3、润滑油滤油器的切换:在切换前先打开备用滤油器的排空阀,然后打开注油阀,当排空阀或溢流管有油溢出时,可关闭排空阀,关闭注油阀,进行滤油器的切换。
注:动力油站滤油器的切换操作同上。
4、润滑油站、动力油站油箱补充新油时,必须使用滤油机补充新油,本机使用32#汽轮机油,补充新油时要保持清洁无污染,严禁与其它油品混入。
七、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见动力车间工艺技术规程,鼓风机操作工岗位,第一节第五部分。
)。
八、应急处理:(见动力车间工艺技术规程,鼓风机操作工岗位,第一节第六部分)。
动力车间
2007.12.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