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工作总结遵循市、区教育领导机关的部署,按照我区的学期工作计划,我们积极开展了各项培训工作。
现摘要总结如下。
一.以“三新一德”为核心,继续开展全员性培训1、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师德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最重要元素,师德教育是教师培训的首要内容,在各级各类培训中我们都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做为重要内容突出师德教育。
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促进教师修炼职业道德,实现“强素质,树立新时期人民教师良好形象;在集中培训中我们把教师心理健康做为一个专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受到教师的欢迎。
各学校普遍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等专题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2、跟踪问效,进行后续培训,巩固和扩大培训成果。
在新课程区级岗前集中培训全面完成以后,我们区、校两级培训者深入课堂教学实际,对培训效果进行审视、考察,了解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学行为上的进步和需求,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指导。
进修校业务领导、师训部教师共听课并指导200余节,各学校的业务领导更是坚持每周听课并指导教学至少8节,形成了培训者和教师共同探讨、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深化校本研修,建设学习型团队。
我校普遍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在强调教师个人自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研究和探讨,各校培养典型,推广经验,使学习型团队建设成为推动校本研修的重要手段,并使团队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团队形式包括学科教研组团队、学年教研组团队、学校教研组团队和班主任团队等,类别多样。
真正实现了在研修活动中,由以组织者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体,在研修内容上由根据理论体系确定转变为根据教师需求确定,研究领域由只关注教学提升转变为关注课程。
三.突出骨干教师培训,发挥骨干教师在培训和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1、进行骨干教师预备班培训。
国庆假期对新一届骨干教师预备班学员进行了第一次集中培训,本学期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了教学实践能力培训。
培训者深入课堂听课,和教师一起研讨,使其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
在学员中选定有代表性的教师做公开课共5次,组织担任相同或相近学科学员进行研讨,有的放矢地研究解决热点问题,颇受学员欢迎。
本届预备班将在寒假期间进行第二次集中培训。
2、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校本研修中的带头作用。
各学校关注骨干教师的成长,给他们分配任务、压担子,如作引领课、进行专题讲座、带领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解答教师的困惑和疑难问题等,切实发挥他们的带头、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预备班学员快速提高,从而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本学期各学校共组织35次骨干教师教学研讨课,师训部还派教师参加了部分活动。
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主讲教师谈备课思路及实施体会、听课人员阐述见解并互相研讨,参加活动的师训部教师和学校领导进行点评。
研讨活动实现了新课程理论与课堂教学行为的对接,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这种培训形式很感兴趣,并希望多搞一些类似的培训活动。
四、建立城乡学校间手拉手研修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普遍建立城乡学校手拉手研修机制。
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建立了城乡学校间手拉手研修机制。
把我学校与农村学校搭配,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手拉手研修、帮教关系,互派教师参加对方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了农村教师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2、开展“乡村教师研修周”活动。
本学期一是按照市里安排,我校派语文、数学教师各1名于10月15—20日到道里区新阳路小学参加“乡村教师进名校研修活动”。
二是组织我区“乡村教师研修周”(10月16——20日)活动,组织5名农村教师到城镇“手拉手”学校跟岗学习。
3、组织名优教师下乡送教。
城镇部分学校组织名优教师下乡送教11次共38节课,并且每次都安排送教教师与听课教师交流研讨,在学习、借鉴、碰撞和商榷中双方获得了多重体验和收获。
六、培训者强化学习和研究,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1、师训部教师坚持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媒体资源,广泛吸纳信息,学习各地新课程实施中的先进经验,为我区教师培训工作所用。
2、加强培训者的教学实践研究。
结合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师训部教师经常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在指导中小学教师的同时得到自身锻炼和学习,广泛了解新课程实施过程在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教师们的困惑,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切入点,在与教师们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同时得到自身的发展。
3、为了提高集中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本学期又进行三次培训者研讨课,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实现新课程理论与中小学教学实践以及教师培训实践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几年来坚持此种研讨活动,在完成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同时,既提高了师训部教师的培训讲座水平,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的氛围,在打造学习型的培训者队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六、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工作的思考。
我校继续教育工作进展得还有些不平衡,还有少数同志的认识不到位,工作不主动,缺少条理性,影响了本单位教师素质的提高。
也有少部分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政策要求不能正确理解,因此常常只能被动的参加培训学习活动,影响了学习效果。
为了使全区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能积极主动的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并从中得到提高,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的意义和政策宣传并促进广大教师的学习理解,调动各单位领导与我们一起做好教师的工作,真正使全区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中来,让教师继续教育实实在在地成为具有主体参与性,全员性和实效性的培训活动。
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范围广、项目多,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已经全面展开,要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多方面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所以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争取上下协调、左右配合,才能发挥集团作战的整体优势,取得最佳效果。
因要使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学习和借鉴外地的经验、做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接收一切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
除此之外,还应该创造机会和条件派出培训工作者到继续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进行系统学习和考察,进一步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学到先进的培训模式、内容和方法,促进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
xx年12月12日xx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我校现70有个教学班,学生3800多人,教职工240多人,是一所年轻的且规模较大的民办中小学。
面对我校建校时间短,青年教师多的特点,在x x年省“教师培训年”为大环境下,在教体局的领导下,坚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入开展校本培训。
学校确立了科研先导,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总目标,坚持校本培训“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形成了由校长亲自抓,师训办负责抓、其他各部门协同抓的校本培训管理网络,使校本培训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新的闪光点,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
近一年来,学校校本培训硕果累累。
在校本培训中,我校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下面将我校本年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一、校本培训有保障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做好新时期教师培训工作的迫切性,认为做好当前的教师培训工作是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基于上述认识,学校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邢清民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师训办,教务,政教,办公室主任为组员,制定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出台鼓励教师校本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
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各部门协同配合,校本培训进行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
2、经费到位学校在办公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校本培训经费,学校一次性拿出5000元为教师购买、添加、更新学校教师用书、期刊杂志、图书,满足培训需要。
并耗大量资金升级完善学校校园网络,,确保校本培训经费落实到位,逐步改善培训环境和条件,这一切为校本培训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3、制度完善学校结合长市xx年教体局2文件精神,成立教师培训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建全了xx年教师培训年的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教师培训工作奖惩制度,针对我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新课标培训计划。
做到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效果。
二、培训内容不拘一格1、周一下午三、四节学校领导集中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等相关制度,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各级重要会议文件、教育法律法规、先进人物事迹等材料,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和政治修养,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周三下午第四节为业务学习研究时间,每周为教师们印发从正规教育报刊上摘录的水平高、内涵丰富的理论文章,供大家学习,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新课程标准,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提高。
扎实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xx年我校重点做好了以下专项工作:a 班主任校训有声有色,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促进了班级管理b 师德教育扎实有效,有力保征了教师教育思想的净化。
提高了我校教师在社会上信誉度。
c 45岁以下教师赛课活动贯穿学校教学的始终,以赛促教,促进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
d 暑期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富有成果,为新教师的上岗做好准备。
e 高一新课改的培训抓的牢,促的紧,教师新课程理念、教法转变较大。
f 教学常规的学习和考试内容全面而具体,促进教师基本功的提升,深得老师的喜爱。
g 学校营造书香校园,倡导读书之风深入人心。
h 计算机高级培训中的学习使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大为提高,使大多数教师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三、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在培训过程中,我校成功的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校本培训形式:①集中培训。
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材料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和交流。
②分散自学。
学校发给教师学习材料或请教师收集有关材料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或个人自学,写出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迄今为止,学校共向教师发放业务学习材料五百余份。
③师徒式培训。
学校实施了以老带新工程,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及教学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和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签订师徒合同,拜师认徒,手把手传帮带,促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成熟,进而脱颖而出。
④举办学术讲座或报告会。
为了帮助教师解决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不定期邀请知名的学者、教研部门专家来校作学术讲座,引领课改方向或由本校优秀教师作业务报告。
⑤承办教研活动,进行交流研讨。
学校积极主动的联系承办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给教师们提供听取指导的平台,创造与兄弟学校同行互相学习、互相切磋的机会。
本年度承办学长葛市级以上教研活动10位教师上课,数百人前来观摩,我校广大教师主动听课学习,积极总结反思,取长补短,校本培训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