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慢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在临床上出现一些症状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逐渐转入慢性持续感染阶段。
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是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10.感染阶段:寄生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除需要有适宜的宿主和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外,还必须达到一定的发育阶段,才具有能够侵入宿主并在宿主体内继续发育繁殖的能力,此发育阶段成为寄生虫的感染阶段。
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疟疾发作: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表现为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
发作是由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的裂体增殖所致,故发作具有周期性,此周期与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
疟疾潜伏期:指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间隔时间,包括红细胞外期原虫发育的时间和红细胞内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达到一定数量所需的时间。
休眠子:疟原虫迟发型子孢子视虫株的不同,需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休眠期,才能完成红细胞外的裂体增殖,经休眠期的子孢子被称之为休眠子。
世代交替:是指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非消除性免疫:寄生虫感染后虽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如疟疾的带虫免疫和血吸虫诱导的伴随免疫均属于非消除性免疫。
医学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有些种类通过刺螫、寄生和传播病原生物体等方式危害人体健康,这类具有医学重要性的节肢动物称为医学节肢动物。
机械性传播: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仅起着携带、输送的作用。
病原体可以附在节肢动物的体表、口器上或通过消化道传播,但其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变化。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和(或)繁殖的阶段,是完成其生活史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过程。
病原体在适宜媒介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完成其发育和(或)繁殖的循环之后才具有感染力。
虫媒病:由节肢动物经生物性方式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
知识点经口传播的线虫和吸虫有哪些(学过的),说明它们最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经口传染的线虫有:似蚓蛔线虫(感染期虫卵)、毛首鞭形线虫(感染期虫卵)、蠕形住肠线虫(感染期虫卵)、旋毛形线虫(幼虫囊包)。
经口传染的吸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布氏姜片吸虫(囊蚴)。
病原学检查方法:似蚓蛔线虫: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或沉淀法检出效果更好。
毛首鞭形线虫:饱和盐水浮聚法。
蠕形住肠线虫: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
旋毛形线虫:肌肉活检幼虫囊包。
华支睾吸虫:定量透明法。
卫氏并殖吸虫: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摘除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
斯氏狸殖吸虫:皮下包块活组织检查。
布氏姜片吸虫:直接涂片法粪检。
经口传播的寄生虫及其感染阶段:溶组织内阿米巴(4核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成熟囊包)、刚地弓形虫(卵囊、滋养体、包囊、假包囊)、隐孢子虫(卵囊)、华支睾吸虫(囊蚴)、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布氏姜片吸虫(囊蚴)、曼氏迭宫绦虫(原尾蚴、裂头蚴)、猪带绦虫(虫卵、囊尾蚴)、牛带绦虫(囊尾蚴)、似蚓蛔线虫(感染期虫卵)、毛首鞭形线虫(感染期虫卵)、蠕形住肠线虫(感染期虫卵)、旋毛形线虫(幼虫囊包)。
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日本血吸虫尾蚴、钩虫丝状蚴医学节肢动物能感染:疟原虫、丝虫以贫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寄生虫:疟原虫,钩虫能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的致病阶段: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日本血吸虫虫卵,疟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阶段寄生在肠道却不用粪便常规检查的寄生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常见的人兽共患病:刚地弓形虫病,疟原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布氏姜片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斯氏狸殖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曼氏裂头蚴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马来丝虫病。
以人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及感染期:弓形虫(卵囊、滋养体),曼氏迭宫绦虫(原尾蚴、裂头蚴),猪带绦虫(虫卵、囊尾蚴),旋毛虫(幼虫囊包)在人体肠道寄生的寄生虫及其感染期。
溶组织内阿米巴:成熟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成熟包囊,隐孢子虫:卵囊,布氏姜片吸虫:囊蚴,曼氏迭宫绦虫:原尾蚴,裂头蚴,猪带绦虫:虫卵、囊尾蚴,牛带绦虫:囊尾蚴,钩虫:丝状蚴,蛲虫:感染期虫卵,蛔虫:感染期虫卵,鞭虫:感染期虫卵,旋毛虫:幼虫囊包在人体循环系统内寄生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疟原虫、刚地弓形虫、日本血吸虫、丝虫主要致病阶段:疟原虫的红内期裂体增殖阶段,刚地弓形虫的滋养体,日本血吸虫虫卵、童虫、成虫,丝虫的成虫以及微丝蚴在人体肌肉组织中寄生的寄生虫及其所处阶段刚地弓形虫的包囊或假包囊,猪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囊包生活史中经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世代交替的寄生虫有:疟原虫,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
检查新鲜粪便时,不慎可感染1)感染期卵:链状带绦虫、蠕型住肠线虫。
2)感染性包囊: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
3)感染性卵囊:隐孢子虫。
人粪便处理不当主要造成哪些寄生虫的流行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者肠腔中成熟包囊随粪便排出,隐孢子虫感染者肠腔中卵囊随粪便排出。
卵囊和包囊对外界抵抗力强。
经口感染。
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虫卵随粪便排出。
入水后,感染中间宿主,发育至感染阶段。
经口或皮肤感染。
猪带绦虫虫卵排出,可直接感染人。
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虫卵先感染猪或牛,发育至囊尾蚴,经口感染人。
似蚓蛔线虫和毛首鞭形线虫虫卵排出后,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经口感染。
钩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土壤中发育为丝状蚴,经皮肤感染人体。
粪便检查可检出哪些虫卵日本血吸虫虫卵,卫氏并殖吸虫虫卵,华支睾吸虫虫卵,布氏姜片吸虫虫卵,曼氏迭宫绦虫虫卵,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虫卵(少见),似蚓蛔线虫虫卵(少见),钩虫虫卵,毛首鞭形线虫虫卵,蠕型住肠线虫虫卵(少见)在粪中能查见的寄生虫以及虫期: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滋养体和包囊,贾第虫的滋养体和包囊,隐孢子虫卵囊,华支睾吸虫虫卵,布氏姜片吸虫虫卵,卫氏并殖吸虫虫卵,日本血吸虫虫卵,曼氏迭宫绦虫虫卵,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孕节和虫卵,似蚓蛔线虫虫卵和成虫,毛首鞭形线虫虫卵,钩虫虫卵。
用活组织检查可以诊断哪些寄生虫:1)溶组织内阿米巴:从肠溃疡边缘取活组织标本作病理切片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2)日本血吸虫:直肠活组织检查有助于发现沉积于肠粘膜内的虫卵。
3)卫氏并殖吸虫:适用于皮肤型肺吸虫病,去皮下包块或结节中的虫体鉴定。
4)斯氏狸殖吸虫:皮肤幼虫移行症,取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鉴定。
5)曼氏迭宫绦虫:皮肤和内脏移行症时,要从病变局部检出囊尾蚴做诊断。
6)猪带绦虫:摘取结节检查囊尾蚴。
7)旋毛形线虫:摘取肌肉活检检查幼虫囊包。
引起肝脏损害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红外期,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华支睾吸虫成虫,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斯氏狸殖吸虫童虫,日本血吸虫卵,似蚓蛔线虫幼虫,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斯氏狸殖吸虫童虫、日本血吸虫虫卵、钩虫幼虫、旋毛形线虫幼虫,似蚓蛔线虫幼虫。
引起眼部损害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棘阿米巴滋养体、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
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滋养体、棘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红内期、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或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布氏姜片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曼氏迭宫绦虫成虫、链状带绦虫成虫、肥胖带绦虫成虫、钩虫成虫、似蚓蛔线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蠕形住肠线虫成虫、旋毛形线虫成虫。
引起腹泻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日本血吸虫虫卵,布氏姜片吸虫成虫,旋毛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
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寄生虫及其机制:血吸虫,机制:晚期患者干线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从而引起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
钩虫,机制:吸附部位流血,吸血创口渗血,更换咬附部位。
毛首鞭形线虫:机械性损伤,使肠壁出现炎症,溃疡,局部渗血。
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穿破肝脏大出血,肝脓肿,溃疡,继发性大出血。
溶组织内阿米巴:脓肿,溃疡,导致血便。
饮生水或不洁水主要造成哪些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造成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血吸虫病,姜片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曼氏裂头蚴病,囊尾蚴病,蛔虫病,鞭虫病溶组织内阿米巴四核包囊,贾第虫成熟包囊,隐孢子虫卵囊,猪带绦虫虫卵,蛔虫感染期虫卵,鞭虫感染性虫卵容易感染自然水体和自来水。
含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称为疫水,如被人饮用,尾蚴会经口腔黏膜侵入人体,水生植物表面上的布氏姜片吸虫的囊蚴,溪蟹,蝲蛄体内的肺吸虫囊蚴有机会落入到水里,饮用生水也可感染。
在湖中游泳,或饮用了生水,可误食带有曼氏迭宫绦虫的原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
由于饮食习惯可感染哪些寄生虫生食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刚地弓形虫(因肉、蛋、奶中有滋养体、包囊或假包囊)、卫氏并殖吸虫(猪肉、野猪肉内含后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蛙肉和蛇肉有裂头蚴)、猪带绦虫(猪肉内含猪囊尾蚴)、牛带绦虫(牛肉内含牛囊尾蚴)、旋毛形线虫(猪肉中含幼虫囊包)生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淡水鱼、虾内有囊蚴)生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溪蟹、蝲蛄可感染卫氏并殖吸虫(溪蟹、蝲蛄中有囊蚴)、斯氏狸殖吸虫(溪蟹中有囊蚴)。
生食生的或未洗净的茭白、荸荠、菱角等水生植物可感染布氏姜片吸虫(这些水生植物表面有囊蚴)问答题1.简述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和说明为什么急性血吸虫患者可以用病原学方法粪便检查虫卵?以及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对机体的利弊关系。
答: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和成虫等阶段。
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产卵于肠黏膜下层静脉末梢内,虫卵随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
成熟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入水,待粪便被稀释到一定混浊度以下后孵化,毛蚴孵出后,进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再经过母胞蚴、子胞蚴的无性繁殖阶段发育成尾蚴。
尾蚴钻入宿主皮肤后,在皮下组织作短暂停留,进入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到肺,再经左心进入体循环,到达肠系膜动脉的童虫可穿过毛细血管进入肝门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