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AYCADC-ZD-1.0XX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ANYANG Center for Animal Disease Control andPrevention管理制度(regulatory regime)版本号:第一版发布日期:XX实施日期:XX文件状态:□受控□非受控发放编号:持有者签字:版序:第一版编写:审核:批准:批准日期:实施日期:持有人:目录1.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 (5)2.实验室卫生安全制度 (6)3.实验室保密制度 (8)4.档案室管理制度 (9)5.检验人员上岗考核制度 (11)6.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12)7.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 (14)8.实验室环境保护制度 (16)9.实验室文书填发管理制度 (17)10.实验室动物疫病检测信息管理制度 (18)11.实验室物资保管和发放制度 (19)1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0)12.无菌室管理制度 (22)13.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 (23)14.试剂库药品试剂管理制度 (25)15.实验室剧毒药品管理制度 (26)16.实验室废弃物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制度 (27)15.天平室管理制度 (29)16.病料采集、保存和运输制度 (30)17.实验室样品的接收、检验及留校制度 (31)18.样品的检验、复验与判定制度 (33)19.抽样制度 (34)20.菌(毒)种管理制度 (35)21.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制度 (36)22.实验动物的采购运输规定 (37)23.实验动物设施卫生防疫制度 (38)24.动物实验废弃物处理规定 (39)25.实验室计量器具和仪器设备的检定及校准制度 (40)26.原始记录的填写与校核及检验报告的编写审核和批准制度 (41)27.检验事故的报告、分析及处理制度 (43)28.被检单位对检验报告提出异议的申请程序和处理制度 (44)29.质量体系文件和制度、发布、修改及执行情况检查制度 (46)30.检验细则、操作规程编修及批准制度 (48)31.技术文件有效性确认制度 (49)32.安全测试和人员健康保护规定 (50)33.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53)34.实验室人员培训进修制度 (54)35.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55)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1、熟练掌握检验技术,严格按照标准或规程进行各项检验工作。
按时完成各类检验任务,对所承担的检验项目的结果负责。
2、认真详细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并送有关人员进行校核。
3、熟悉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使用后认真检查仪器设备情况并填写仪器使用情况记录表。
负责所用仪器设备的保养和自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4、及时了解国内外各种动物疫病的检测方法、检验技术、仪器设备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对实验室安全与环境卫生负责。
实验室卫生安全制度1、实验室实行安全、卫生责任制,其责任落实到人。
2、实验室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实验物品应摆放整齐,与检测工作无关的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
3、进出实验室人员要更衣、换鞋;未经许可,与实验室无关的人员禁止进入实验室。
4、实验室的电源、插板、接头等使用前应进行严格检查,以防漏电;加热、烘干、高压灭菌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如遇停水、停电立即关水、拉闸,确保安全。
下班后与节假日,必须检查实验室电源、水源、气源,关好门窗,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5、实验室内不得大量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使用的试剂应及时入库,常用的少量化学试剂要按性质分类保管。
有毒药品应按规定保管,不得外借。
6、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使用应远离热源和火源,必须加热时,不得使用名火加热。
高压气瓶要有固定装置。
使用挥发性试剂及进行释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反应及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强腐蚀性试剂应戴防腐蚀手套。
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生物试验时,应在相应试验室中进行,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人员安全防护设施。
7、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的处理应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
8、仪器设备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常用工具应摆放整齐,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和原始记录表等要设专柜保管。
9、实验室内须设置消防设施。
要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的有效性,任何人不得擅自挪动位置并不得挪作他用。
10、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所用样品、检验器材、工作台面等进行清理,洗涤和消毒。
11、对初次进实验室工作或学习的人员,实验室主任应事先进行安全教育,对于不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明知故犯的造成人身设备事故者,要及时严肃处理。
12、严禁在实验室会客、吃饭、吸烟、打闹;严禁在冰箱中存放私人物品。
13、违反上述规定并造成损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实验室保密制度为贯彻国家《保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加强本单位技术资料及技术情报的保密工作,防止窃密、泄密,特制定本制度。
1、保密范围:涉及国家机密或行业机密以及客户要求保密的资料或信息。
2、职责:档案员负责所有管理档案的保密工作;检验员及其他人员负责所检产品相关资料和检验有关物品的保密工作。
3、保密措施:所有技术资料在工作完成后及时归档,由档案室统一保管。
各科室属保密范围内的技术资料应存放在带锁柜中;各种保密资料确系工作参考需要,可按借阅手续办理,使用后应立即归还,不得复印抄录;各种有关技术资料不得外借,并不准转用于其它单位和厂家,不得对外泄漏知晓的保密内容;检测室及业务管理部门要避免无关人员接触到需保密的技术;其它需要保密的内容应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4、工作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不在非工作区间谈论工作信息,不和无关人员交流工作信息。
档案室管理制度1、档案室由专人负责管理。
2、档案室对收到的入档材料,应逐页进行检查、登记、分类编目进行必要的整理,根据有关规定划分密级,确定保管期限(永久、长期、定期),编制检索卡,做到编目规范、分类清晰、查阅方便。
3、严格执行保密工作制度,严防失密、泄密事件发生。
文书档案、各类标准原版和秘密级以上档案一般不外借,只能在档案室查阅。
查阅或借阅档案资料,必须凭介绍信经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或借阅。
4、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本中心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5、复制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档案资料,需经所在科室领导批准,复制“秘密”级以上档案资料需经中心主管领导批准,并登记备查。
与检验无关的人员不得查阅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6、超过保存期的档案应清理并上报主任批准后,予以处理。
7、借阅档案资料,应履行借阅手续,并按期归还档案资料不得涂改、拆卸、圈划、沾污,丢失或转借他人。
8、档案室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档案资料不得发生霉变和丢失。
非档案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档案室。
9、档案室的防火设施应存放在固定地点,不得乱拉乱放,定期检查,保证任何时候都能正常使用。
10、档案资料如有损坏或遗失,应及时报告领导,予以补齐。
11、到期的档案资料需要销毁时,应经领导审定;有密级的资料销毁时,应由二人以上在场监证。
12、引用档案资料有关内容对外发布的,要经领导审批,并严格控制在批准的范围内。
13、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工作调动或退休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个人不得带走任何档案资料。
检验人员上岗考核制度为保证检验质量,加强检验人员上岗培训和考核,特制定本办法。
1、检验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计量认证基础知识、质量管理手册和专业考核。
考核应在技术负责人的组织下实施。
2、考核合格者,由所签发《检验员证》,根据核准的检验类别,可独立出据检验报告。
考核不合格者,不发证不准出检验报告。
考核成绩进入本人技术档案,由档案室保存。
3、凡见习人员、实习人员、进修人员不得独立从事检验工作,不得在检验报告书上签字。
4、使用精密、贵重、大型检测仪器和设备者,必须熟悉该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性能及保养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取得《检验员证》才能操作。
5、通过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必须按照检测标准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验活动。
6、各级检验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检定工作质量。
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监督室负责本中心检验仪器设备的购置、检定、维修及降级、报废等管理工作。
2、中心主任负责批准仪器设备的购置、处理和报废。
3、检验室主任负责本室检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提出仪器设备购置申请;监督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工作;组织编写本室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报技术负责人批准执行;参与仪器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等。
4、各科室均设仪器设备管理员,经中心批准,负责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保养、运行登记等管理。
5、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熟悉仪器性能、用途、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遵守操作规程。
6、仪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保养和维修,随时注意仪器性能和工作状态,如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汇报,申请专业维修人员及时维修,最大限度保证实验的按时进行。
实验仪器要定期检查维护,保证清洁和性能完好,防止由保管不当或对仪器不熟悉造成损坏。
7、每年年底,中心计量管理员负责整理出当年《检测用仪器设备一览表》、《检验用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和《仪器设备检定工作总结》报技术负责人。
8、中心计量管理员根据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验结果出具并填写相对应的状态确认标识,贴在仪器设备醒目处。
其他人员无权出具填写仪器设备状态确认标识。
9、检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应放置在检验的工作现场,以便使用人员随时查阅。
10、大型及贵重检验仪器设备必须专人管理,检验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进口检验仪器设备的外文说明应及时翻译成中文(至少有中文操作规程)。
11、具有危险倾向的计量仪器设备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时应设置“危险”、“高压危险”等警示标志。
12、检验仪器设备的事故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应在事故发生后妥善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上报,如隐瞒事故真相或自行处理事故,对造成仪器设备事故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按有关规定处理。
13、本中心检验仪器设备一律不外借。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1、实验室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帽、护目镜、口罩、工作服、手套等。
2、进入实验室应按照各实验室的具体要求更换不同的专用防护用品;工作完毕,经过消毒、洗浴等处理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严禁将未消毒过的防护用品带出实验室。
3、在实验室内禁止吃、喝、抽烟、用手接触隐形眼镜和使用化妆品。
4、使用移液管吸取液体时禁止用嘴吸取。
5、使用尖锐物品应小心,一旦被刺伤,应立即采取妥善处置措施。
6、当血液、血液制品或其它体液污染发生时,应停止工作洗手,戴一次性手套再清除污染区。
建议用含有效氯10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
如果污染区较大用浸有次氯酸钠溶液的湿布覆盖10min去污染,并标示相应的警告,丢弃废物及手套到生物安全级物理容器。
注意飞溅的水滴和流淌会将污染带到主污染区以外。
7、实验过程中若试剂、病料等有害物质洒、溅身上,应立即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