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与护理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与护理


我们如何补充维生素D和钙呢?
维生素D是一种微量营养素 人体的需要量极少,每日400IU,和10ug (1/10万克) VD主要来自日光照射人体皮肤后合成 食物中的VD很少,每日需VD400IU,合大 马哈鱼80克,牛奶1升,人奶0.4-10升,蛋 黄570克,鸡肝600克,猪肝800克等
VD功能
幼儿急疹
是婴幼儿常见的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病 毒传染性疾病 多见于2岁以下 发热1~5天,体温高达39℃或更高 热退疹出,红色斑丘疹,可持续3~4天 有时可伴随眼睑水肿、咳嗽、腹泻、惊厥 等 疹出后病情很快恢复,预后良好。感染后 有终身免疫力
治疗
一般不需要治疗 对症处理 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 在婴幼儿集体场所,如发现可疑患儿,应 隔离观察7~10天
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 全身及呼吸系统:可骤然起病,表现位高 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也可于受凉后 1~3填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干咳等 消化系统:常有食欲不振;婴幼儿可出现 呕吐、腹泻;年长儿可以出现阵发性脐周 疼痛,与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
家庭护理
采用中药治疗:如感冒冲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进行对症处理:退热 镇静 缓解鼻塞等 适当休息:室内保持通风(室温20~25℃,湿度60%- 65%) 不要穿的太多 提供适宜饮食(多喝温开水,减少奶量,清淡饮食) 采取物理降温:洗温水澡(水温鼻体温低2~3℃)35%酒 精擦浴 促进排便 平时注意预防 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看护者预防 进行科学喂养 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预防贫血及佝 偻病
改善膳食结构,提高膳食钙摄入量 药补不如食补,多吃牛奶及奶制品,大豆 及豆制品,绿色蔬菜,带骨的油炸小鱼, 带壳的小虾(虾米皮),钙强化食品
改进烹饪技术
乳糖不耐受者:冲稀牛奶,逐渐适应后提 高牛乳浓度,或食酸奶、豆奶等,发酵破 坏植酸,如馒头、面包等 蔬菜:在开水中焯一下,使草酸溶于水中, 捞出蔬菜凉拌、炒等 骨头汤:熬骨头汤,先加醋熬,骨头汤含 钙1.0~1.2mg/100ml,加醋熬骨头汤,含 钙178.0mg/100ml
鞘膜积液
是由于睾丸周围鞘膜囊内积存了液体 表现为:婴儿阴囊一边大一边小,大的一 边可能是鞘膜积液。 一般无危害,9~12个月后自行消失 用手电筒光照射阴囊时透光好,如透光不 好,可能是腹股沟疝,应找医生治疗
如何预防小儿佝偻病
什么是佝偻病? 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体内钙磷代谢 失常,引起的以骨骼生长障碍为主的全身 性疾病 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 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泻等 严重疾病
处理
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注意饮食卫生 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食,避免夏季断奶 初期减少奶量,以补液盐代替,减少胃肠 道负担 恢复期饮食:母乳喂养应缩短每次哺乳的 时间,人工喂养从米汤或稀释的牛奶开始, 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逐步增加 遵医嘱服轮状病毒疫苗,2个月-3岁内每 年口服一次
秋季腹泻食疗法
家庭处理
低热:物理降温 冷敷、枕冰袋、 温水浴 (水温比体温低2 ℃ ~3 ℃ ) 擦浴 (35%酒精) 多饮温开水 不要穿的太多 适当休息(卧床) 室内保持通风 室温20 ℃~25 ℃ 湿 度60%~65% 促进排便
家庭处理
中度热: <38.5℃ 物理降温 > 38.5℃ 看年龄 <6个月物理降温为主 >6个月适当用退热剂 高热及超高热:物理+药物降温 退热处理后半小时复测体温
促进肠道吸收钙磷 动员骨钙入血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磷,提 高血钙、血磷浓度
VD缺乏症
儿童:佝偻病 成人:骨软化
预防: 婴儿 在出生后半月起每日服VD 400~800IU,6个 月以上健康儿童夏天晒太阳每日2小时以上 可不服VD 幼儿 夏天晒太阳,冬春服VD,每日服400IU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与护理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儿童早期发展中心 汪云
主要内容
小儿发热 小儿呼吸道感染 小儿腹泻病 常见皮疹性疾病 常见外科性疾病 如何预防小儿佝偻病 儿童用药误区 家庭小药箱
小儿发热
发热 定义: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 是人体防御疾病与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 的一种代偿反应。 是生理性主动调节
正常体温的变化
性别、年龄以及种族 昼夜及季节 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及室 温过高 测温时间长短
体温测量及分类
腋表: 5分钟 正常体温36--37℃ 单纯体温达37℃以上,可不认为是病态 按体温高低将发热分4类,以腋表为准 <38℃ 低热 38℃~38.9 ℃ 中度发热 39 ℃~41 ℃ 高热 >41 ℃ 超高热
小儿腹泻病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 疾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以2 岁以内小儿多见
病因
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 2.肠道外感染:见于上感、肺炎、败血症等 原因: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非感染因素 1.饮食不当,喂养不定时,不足量,突然改变食物品种等 2.气候因素:天气过热,腹部受凉 3.过敏性:如对牛奶或大豆过敏引起的腹泻 4.其他:乳糖酶活力下降或肠道双糖酶缺乏,致使肠道对糖 类食物消化吸收不良 易感因素:婴幼儿生长发育快、营养素要求高、胃肠负担 重、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酶分泌少、酶活性低及胃 肠道分析型IgA含量少等多种因素有关
苹果汤 取新鲜苹果一个,少许盐 苹果洗净去皮,切成碎末放入锅内 加250ml清水和少许盐末,煮成汤 止泻、助消化
秋季腹泻食疗法
姜茶汁 取绿茶、干姜丝3克 将绿茶、干姜丝放入瓷杯中,用开水750ml 冲泡 10分钟后饮用 温中驱寒、消食止泻
秋季腹泻食疗法
山药汤 取山药60克 山药洗净切成碎块,加清水200ml 煮成100ml 去渣后每天服用3次 健脾止泻
新生儿脱水热
新生儿期体内水分不足导致的发热 原因:室温过高,包裹太严,吃奶太少等 表现: 体温骤升 烦躁不安 哭闹不止 皮肤潮红 尿少 其他正常
家庭处理
迅速补充水分: 白开水、5%葡萄糖水,每次10~15ml,每2 小时1次,切忌用退热药 避免使身体脱水的因素 室温22~28 ℃ 松解衣被 喂足母乳或水 上述处理无效或出现其他症状急送医院
小儿常见皮疹性疾病-婴儿湿疹
定义: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 过敏性皮肤炎症 病因常难以确定: 1.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牛羊 肉、鸡蛋等 2.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奶经常刺激 3.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碱性肥皂、过度喂 养 4.外在因素:如阳光、紫外线、寒冷、潮热 接触人造纤维等物理刺激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 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 病率最高 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 疹、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 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 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临床表现
出生后1~3月起病,6个月后逐渐减轻,大 多数1岁半后自愈 主要表现在头面部,小的红色丘疹或红斑, 重的由小水泡或糜烂 由于湿疹的病变在表皮,愈后不留癣痕
治疗
查找原因并去除 轻的不用治疗 饮食管理:避免过度喂养,母亲避免鱼虾 等食物 不用洗液或肥皂清洗湿疹部位,可经常使 用婴儿皮肤湿润产品缓解皮肤干燥和骚痒 必要时涂少量湿疹软膏
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增多:轻者4~6次, 重者10次以 上 大便性状的改变: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便 或糊状便,克悠黏液或脓血 常有食欲减退或呕吐,重者伴有脱水及电 解质紊乱
诊断及鉴别诊断
较易诊断 鉴别诊断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除大便次 数增多外无其他表现,食欲正常,生长发 育不受影响。进食其他食物后,大便次数 逐渐转为正常 2.细菌性痢疾:有不洁饮食史,大便多为脓 血便、有里急后重;大便镜捡可见大量红 白细胞 3.坏死性肠炎
脐疝 鞘膜积液
脐疝
是小儿肠管自脐部凸出至皮下,形成球形 软囊,易压回 病因: 1.脐部瘢痕先天性薄弱 2.婴儿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 留有缺损 3.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 腹泻、过多哭闹等促使脐疝发生
临床表现及治疗
临床表现:脐部可见一球形或半球形可复 性肿物,小儿安静卧位时,肿物缩小或消 失,哭闹、咳嗽及直立等使腹压增大时, 肿物出现。 大多数于2岁内自愈,不需要治疗 以往用硬币等包扎方法,既无效果,又可 能损伤皮肤,不宜采用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2~7天,无明显前驱症状 主要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或不发热 -口腔黏膜:小疱疹,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腭,也可以出 现在扁桃体、牙龈及咽部等,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斑丘疹,手足部多见,皮疹主要分布于手背、指间、偶见于 躯干、大腿、臀部、上臂等处,呈离心性分布,斑丘疹很 快转为小疱疹,直径约3~7mm,质地稍硬,自几个至数 十个不等,2~3日自行吸收,不留痂。可伴有咳嗽、流涕、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一般病例预后良好,多在一周自愈
小儿呼吸道感染
为什么小儿易患呼吸道疾病? 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免疫特点有 关
下呼吸道
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官腔狭窄,软骨柔软,黏膜柔嫩,血管丰 富,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的清除吸入的 微生物,不仅易于感染,而且易导致呼吸 道阻塞。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 时婴幼儿时期最易得也最常得的疾病 6个月以后的宝宝易患上感,3岁后逐渐减 少 病因: 病原体:90%以上上感由病毒感染引起。 病毒感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
合理补钙
钙是人体最多的矿物元素,居碳、氢、氧、 氮之后,人体含钙1200克,为体重的2%, 99%在骨骼合牙齿中,1%在血液、体液合 软组织中,参与生命活动
钙的生理功能
骨骼与牙齿的主要构成成分 参与凝血过程 参与酶的调节合多种生化反应 调节神经兴奋性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提高钙营养促进儿童健康发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