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方的观点是人不轻狂枉少年。
首先,我解释一下“轻狂”一词,轻狂,即轻浮、轻薄之意。
然对少年而言,轻狂本身不是坏的,不会给社会造成恶劣后果,适度的轻狂可以给人自信促人向前,只有过度的轻狂容易滋生骄傲和自满。
而且轻狂不等于犯罪,也并非鲁莽,它是一种基于自己对世界分析基础之上,是一种敢想敢做敢当的表现;轻狂也不是盲目的狂妄自大,它是一种在自我肯定基础之上,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轻狂,更不是蔑视一切,目中无人;而遭遇困难,亦敢迎难而上,毫无畏惧之意的处事态度。
轻狂是一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的豪气。
中科院心理研究员告诉我们,轻狂是少年的天性,是少年性格的基本属性。
哪个少年不愿建功立业,哪个少年不愿挥斥方遒。
轻狂的少年,有什么害怕失去的,又有什么能真正能够失去的?
话说回来,什么是少年呢?少年不是特定的年龄段,它是相对成年人而言的,每个人对少年和成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然无论如何,少年都是人们一生中唯一一个可以无忧无虑地放肆,一个不在乎外在因素闯荡的年龄段。
首先少年天真烂漫,对事物了解不深。
人都有表达看法的权利和欲望,但随着成年和融入社会,对了解不深的事物随便发表看法容易出错,导致非议甚至承担责任,于是造成了成年人很难随心所欲的发表看法、表达好恶、怕显露无知。
但少年时因为涉世不深,对事物发表了错误看法是可以理解及原谅的,并无需为此负责;且提问和表达是少年学习认识社会的最快途径。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轻狂”一点有利于更深入和迅速的成长。
其次,成年后,人有了责任和束缚,无法随心所欲“时间无法倒流”,一个人一生中有很多想做的事,如果没有完成就形成了遗憾。
成年人因为工作、责任、世俗看法等问题常常导致遗憾的发生,而少年就不用受此约束,可以尽情的去尝试心中所想。
人到老了才发现并不会因为做过而后悔,而是因没做而懊悔。
恰恰少年时因为没有责任和约束,最适合“轻狂”,所以才有“枉少年”之感。
少年人就该轻狂一点,此时不狂,更待何时?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平淡也好,轻狂也罢,都是不一样的选择。
但是你既然做了这件事,就一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轻狂一点,主动出击,有所收获,
越努力越幸运,不是说平平淡淡的不好,而是所有人都平淡,不敢有所作为的时候,这的时代还谈何进步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