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投标文件项目名称:XXXX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投标人:(盖章)投标文件内容:技术标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或盖章)日期:2014年月日技术投标文件【正本】目录第一章项目综述 (1)第二章建设依据 (1)第三章建设原则 (2)第四章总体建设内容 (3)4.1总体建设目标 (3)4.2总体建设说明 (4)4.2.1视频监控系统 (4)4.2.2可视对讲系统 (4)4.2.3电子巡更系统 (5)4.2.4停车场管理系统 (5)4.2.5翼闸管理系统 (5)4.2.6背景音乐系统 (6)第五章视频监控系统 (7)5.1系统概述 (7)5.2系统组成 (7)5.3系统结构图 (8)5.4建设内容 (9)5.4.1前端建设 (9)5.4.2传输建设 (9)5.4.3监控中心建设 (9)5.4.4防雷保护措施 (10)5.5主要设备选型 (11)第六章可视对讲系统 (24)6.1系统概述 (24)6.2建设原则 (24)6.3系统组成 (25)6.4功能与特点 (26)6.5系统配置 (27)6.6主要设备参数 (27)第七章电子巡更系统 (33)7.1系统建设 (33)7.2系统说明 (33)7.2.1系统功能 (33)7.2.2系统结构图 (34)7.3主要设备参数 (34)第八章停车场子系统 (36)8.1系统概述 (36)8.2建设内容 (36)8.3系统结构 (37)8.4系统功能 (38)8.5系统说明 (41)8.6主要设备参数 (44)第九章翼闸管理系统 (49)9.1系统概述 (49)9.2系统说明 (49)9.3系统功能 (50)9.4主要设备参数 (51)第十章背景音乐系统 (53)10.1系统概述 (53)10.2建设内容 (53)10.3系统主要功能 (53)10.4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55)第十一章五方对讲通讯布线 (58)第一章项目综述XXXX小区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总建筑面积为104251平方米。
本次工程范围为翠林轩1、2、3、4座,翠林阁1、2座,翠林苑1、2、3、4座共10栋楼,以及小区内公共区域的智能化系统建设。
根据本项目建筑平面图纸和建筑特点,本项目共建设六智能化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翼闸管理系统、背景音乐系统以及电梯五方对讲的通讯布线。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结合计算机管理的特点和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建设一套完整的、先进的、可伸缩的、完全开放的体系结构。
系统的建设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小区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系统在未来可拓展的要求,为逐步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充分体现管理结合科技的优势。
第二章建设依据本项目智能化系统建设按照国家最新颁发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进行建设,并根据用户提供的相关需求文件及建设图纸做为建设依据。
1.《智能建筑建设标准》(GB/T50314-2006)2.《高层民用建筑建设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年版)3.《建筑建设防火规范》(GB 50016-2006)4.《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16806-97)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50169-92)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502559-9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9.《低压配电建设规范》(GB50054-95)1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1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1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建设规范》(GB 50395-2007)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建设规范》(GB 50311-2007)1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15.《通用用电设备建设规范》(GB50055-93)16.《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00-98)第三章建设原则本项目系统建设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
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
本项目建设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建设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本工程中所采用的系统以及系统的构成符合以下原则:1.可扩展性本项目在系统的建设上及产品的选型上,尽可能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改造性,为后续项目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节约更多成本。
包括厂家设备的兼容性及开放性接口,都要为后续工程提供良好基础。
2.安全可靠性系统的安全包括数据、建筑环境、设备等方面。
系统的可靠也包括系统运行、产品质量等方面。
可靠性还包括售后服务、备品备件的供应及适当冗余。
3.实用性系统应具备完成工程中所有功能的能力和水准。
系统符合本工程实际需要的国内外有关规范的,并且实现容易,操作方便。
4.先进性系统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材料、设备的软硬件方面,还应体现在先进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上。
同时,为了保持系统的先进性,考虑了系统向未来更高、更新技术的平滑过渡。
5.开放性系统应遵循开放性原则。
系统应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诸方面的接口与工具,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6.经济性系统满足性能价格比在国内同类系统和条件下为最优,其经济性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方案的合理化建设,包括产品的选型,系统的合理化建设。
(2)系统建设满足工程施工的便捷性。
第四章总体建设内容4.1 总体建设目标本项目智能化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将XXXX小区智能化系统一期建设为:系统完善可扩展,功能全面先进化,管理方便智能化,给用户一个舒适休闲的生活空间。
根据需求,本项目总体建设目标为六个智能化系统和电梯五方对讲通讯布线,具体内容如下:1.视频监控系统2.可视对讲系统3.电子巡更系统4.停车场管理系统(与电子巡更、翼闸系统组成一卡通)5.翼闸管理系统6.背景音乐系统7.电梯五方对讲通讯布线4.2 总体建设说明4.2.1 视频监控系统本项目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小区管理人员可集中实时掌握小区内各重要区域的现场状态,同时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因此,建设一套高性能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为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提供小区范围内直观、有效的图像信息并对小区安全防范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项目前端监控点主要布置在小区的出入口、地下车库电梯前室、首层电梯前室、室外停车位,公共休闲场所等地方,监控室设在首层消防控制室。
本项目共建设前端高清监控摄像机46台,后端存储设备NVR 2台,显示设备采用8台22寸和1台42寸液晶监视器组成电视墙,本项目录像资料保存保存30天。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包括以下内容:1.前端监摄像机建设2.传输网络建设3.监控室后台设备建设4.2.2 可视对讲系统采用数字对讲系统,可视化用户分机及可视化管理机,实现管理机、门口机、用户分机三方对讲。
本系统建设包含以下内容:(1)用户层建设(2)门口机建设(3)管理中心建设4.2.3 电子巡更系统本项目采用离线式电子巡查管理系统,便于巡查路线的调整及扩展。
在地下室楼梯口、首层楼梯口及天面楼梯出口设置信息钮,安保人员使用手持信息采集器读取信息。
共设置27个信息钮,6个巡更棒。
4.2.4 停车场管理系统为加强小区对停车场出入口的进出车辆管理,本项目在小区主出入口和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处各建设一套一进一出停车场出入口控制设备,停车场管理中心位于首层消防控制室。
停车场分固定车辆和临时车辆的管理,固定车辆自主读卡入出场无需管理员协助,临时车辆在入口自助取IC卡入场,出场时由保安收费并收卡后确认放行。
停车场管理系统建设包含以下内容:1.出入口控制系统建设2.收费岗亭建设3.管理中心系统建设4.2.5 翼闸管理系统翼闸是人流通道的控制设备。
用于人员出、入口需要进行控制的地方,小区建设翼闸,主要防止一些非法人员进入办公区域。
翼闸与IC卡读写器结合,便构成智能翼闸;智能翼闸与计算机通讯构成翼闸管理系统,翼闸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小区的档次,最主要是给管理人员带来管理便捷,提高小区的安全管理。
本项目的翼闸小区主出入口,采用3台闸机组成2进2出通道,小区进出人员必须通过刷卡才能进出,并且出入信息通过网络保存在后台管理中心。
4.2.6 背景音乐系统本项目背景音乐主要设在小区内各区域,可用于播放音乐以及人工广播。
本系统共建设16个室外音源点,采用室外仿真防水喇叭,后台功放及播放音源等设备设在消防控制中心,系统单设一个区,通过一条RVV2*1.5音频线串接。
第五章视频监控系统5.1 系统概述本项目采用百万高清摄像机,更清晰地监控每一个区域,配合高带宽的传输设备,和高分辨率的的后台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整个系统建设无带宽瓶颈和显示瓶颈,真正实现高清监控。
5.2 系统组成依照小区的实际情况和建筑图纸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的工程经验和当今行业的技术水平,本系统采用纯数字技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结构主要拟定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图像采集部分、图像传输部分、中心控制、管理、显示部分。
5.3 系统结构图拼接屏高清解码器汇聚交换机NVR管理主机接入交换机光纤收发器5.4 建设内容5.4.1 前端建设1、前端采集设备分4款摄像机,大区域环境下采用红外高速球机,小区内通车区域采用室外枪机,办公楼区主要采用红外半球摄像机,电梯轿厢采用电梯半球摄像机。
2、所有监控摄像机采用130万高清红外摄像机(电梯摄像机除外),球机红外距离不低于50米,固定摄像机红外距离不低于30米,半球红外距离不低于20米。
3、前端红外球数量为:6支,室外固定摄像机7支,红外半球数量为17支,电梯摄像机16支,共46支。
4、前端摄像机由消防控制中心电源箱统一引出电源供给,室外摄像机做好防雷接地措施。
5、前端IP摄像机采用超五类双绞线传输的方式,根据所处地点的不同,采用就近原则,多个点IP摄像机共用网络设备,将前端摄像机采集的数字信号经网络设备传至监控中心,同时监控中心利用内部网络完成对各监控点的远程控制。
6、摄像机的安装点位参照点位分布表参照图纸。
5.4.2 传输建设(1)前端摄像机以3M码流传输。
(2)前端接由光纤收发器传入监控中心接入交换机。
(3)监控网络与其他网络独立分离。
5.4.3 监控中心建设监控中心建设在消防控制室,监控中心由2台接入交换机,1台监控中心交换机、1台高清解码器、2台网络硬盘录像机,电视墙,1台管理电脑、1台客户端电脑等设备组成,电视墙采用8块42寸监视器和1台42寸监视器组合而成。
5.4.4 防雷保护措施由于小区该次设计的摄像机部分安装在户外,考虑到雷电天气,系统有可能受到感应雷的破坏,因此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到防雷的措施,系统室外前端设备对于防止直接雷击的保护办法是:在室外摄像机的立杆上直接安装避雷针(Φ8镀锌圆钢),利用金属立杆本身作为接地引下线采用Φ8镀锌圆钢或35mm2 铜导线与附近防雷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