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年最新中级经济师《商业实务》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打印版
2018年最新中级经济师《商业实务》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打印版
4 / 36
第二章 商品流通业态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较多,题型为单选和多选题。预计分值 12 分左右。
本章重要考点: 第一节 流通业态的内涵与类型 一、流通业态的内涵 流通业态是指商品流通企业根据经营的产品重点不同和提供服务的差异,为满足不同 层次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营业性态。 二、流通业态的类型与特征 (一)流通业态的类型 具体类型包括批发、零售和连锁经营。 了解各种业态的含义。 (二)流通业态的特征: 掌握各种业态的特征。 三、流通业态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批发业态 一、批发的职能与类型 (一)批发的职能 (二)批发的类型 批发的类型划分四种:经销、代理、经纪和拍卖,掌握特征。 二、批发商的功能与分类 (一)批发商的功能 (二)批发商的分类:掌握按什么标准如何分类的,并了解能 2、服务功能:是批发市场最重要的功能。 3、管理功能 4、经济辐射功能
5 / 36
第三节 零售业态 一、零售商的分类 按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将零售商划分为公司连锁零售商、自由连锁零售商、特许连锁零 售商、零售商合作社、消费者合作社。 二、几种常见的零售业态 三、零售商圈分析与店铺选址 (一)零售商圈的分析 1、零售商圈的概念 2、零售商圈的层次:核心商圈(70%) ;次级商圈(25%) ;边际商圈(5%) 。 3、影响商圈形成的因素 4、雷利的零售引力法则 (二)店铺选址 选址地点的确定:中心商业区、大型购物中心、独立位置。
1 / 36
2014 年中级经济师《商业》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中级商业经济冲刺班讲义 冲刺班听课要以教材为主,讲义为辅,讲义只是教材重要考点的提纲。 中级商业经济题型题量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案例分析题 合计 题量 60 20 20 100 分值 60 分 40 分 40 分 140 分
多选题注意:多选题每一个题目有五个备选项,每个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 合题意的,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每个选项得 0.5 分,根 据上述判分标准,可以适当遵循谨慎性原则。
第二节 商品流通渠道 一、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 流通渠道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或用户。 中间环节包括各种批发商、零售商、商业服务机构(交易所、经纪人等) 。 二、商品流通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 1、影响流通渠道选择的一般因素
3 / 36
2、影响流通渠道选择的具体因素 三、商品流通渠道结构 (一) 商品流通渠道的层级结构 (二) 渠道系统 四、商品流通渠道行为(渠道依赖、渠道权力、渠道冲突)
第一章 商品流通理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较多,题型为单选和多选题。预计分值 10 分左右。
本章重要考点: 第一节 商品流通概述 一.商品流通的概念及作用 1. 商品流通的概念 (1)商品流通: (2)商品流通过程: 2.商品流通功能:制约生产、实现分配和实现消费。 二.商流 1. 商流概念:社会实体的运动;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创造商品的所有权效应。 2. 商流过程: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完成“买卖活动” 。 3. 商流功能 4. 商流费用:注意商流费用的一些特点。
第四节 连锁经营 一、连锁经营的类型和原则 (一)连锁经营的类型(直营连锁经营、特许连锁经营和自愿连锁经营) (二)连锁经营的原则 连锁企业经营的原则是“四化” ,即标准化、专业化、简单化和规模化 (三)连锁经营的业态选择 1、适应连锁经营发展的零售业态 大型或特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城市集贸市场等业态一般不适合进行连锁经营。 二、连锁经营的组织结构设计 一般来说,连锁经营的组织结构由总部、配送中心或者中心厨房、连锁分店三大部分 构成。较小的连锁经营企业也可以不设立配送中心,只由总部和连锁分店构成。 (一)连锁总部的组织结构设计 1、连锁总部的基本职能 2、连锁总部的组织结构 (二)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设计 三、连锁经营战略
2 / 36
三、物流 1.物流概念:物理性(实体性)流动,创造物质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 2.物流的分类:注意掌握分类标志及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和生产物流的含义。 3.物流的基本职能 (1)运输活动:物流各环节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物流的关键,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 (2)储存活动: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用。 (3)包装活动:划分为两类: ①工业包装(运输包装、大包装) ,包装的对象是大宗生产资料。 ②商业包装(销售包装、小包装) 工业包装属于物流的范畴,目的是为了便于运输、保管、提高装卸效率 商业包装则属于营销学的范畴,目的是促进销售。 (4)装卸搬运活动: (5)流通加工活动: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流通加工是流通领域的一种增值活动, 是 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伸。 (6)配送活动 四、信息流: 熟悉信息流的分类和功能。 五、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商品流通运行载体 1、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 2、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3、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网络市场 4、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第三节 流通产业 一、流通产业的概念 1、产业产生的原因:分工 2、产业分类:三次产业 3、流通产业:我国商品流通产业的主体是批发业和零售业。 二、流通产业组织 (一)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包括: 行业集中度(绝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洛伦兹曲线(相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基尼系数 (相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2. 产品差别化 3. 进入和退出壁垒 (二)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1.资源配置效率:X 非效率 2.产业规模结构效率: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给者;影响规模结构效率 的主要因素是产业内企业规模结构和市场结构。 3.产业技术进步 三、流通产业结构 1、流通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扩大化;复杂化; 2、流通产业的空间结构:是指流通产业的布局和流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 掌握流通网络结构的类型。
6 / 36
(一)连锁经营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二)连锁经营战略的主要内容 1、连锁经营战略理念 2、连锁经营战略目标 3、连锁经营的战略体系 (三)连锁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