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应用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是大还是小,最后都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 表示。
例如:mA(g) + nB(g)pC(g) + qD(g),K = c p(C)·c q(D)c m (A)·c n(B)(式中个浓度均为平衡浓度)。
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常数,只要温度不变,对于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就对应一个具体的常数值。
二、 应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其浓度可看做“1”,因而不用代入公式(类似化学反应速率中固体和纯液体的处理)。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三、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它能够表示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一个可逆反应的K 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
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2)可以利用平衡常数的值作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
如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在一定温度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 = c p(C)·c q(D)c m (A)·c n(B),Q c 叫该反应的浓度熵。
若Q c >K ,反应向逆向进行;若Q c =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Q c <K ,反应向正向进行。
(3)利用K 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温度升高,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温度升高,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四、具体应用举例分析1. 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即可判断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
【例题1】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 CO(g)12N 2(g)+ CO 2(g);△H =-373.4kJ/mol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该反应为气体计量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常数减小,A 选项错误;同理,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 的转化率减小,B 选项错误;平衡常数只与热效应有关,与物质的量无关,C 选项正确;增加氮气的物质的量,平衡逆向移动,NO 的转化率减小,D 选项错误。
答案:C【例题2】在一定条件下,Na 2C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32-+ H 2O HCO 3-+ 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O 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 升高温度,c(HCO 3-)c(CO 32-)减小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解析: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故稀释时是不变的,A 项错;CO 2通入水中,相当于生成H 2CO 3,可以与OH -反应,而促进平衡正向移动,B 项正确;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表达式的结果是增大的,C 项错;D 项,加入NaOH,碱性肯定增强,pH 增大,故错。
答案:B 【例题3】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右图是N 2和H 2反应生成2 molNH 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在E 1E 2能量 生成物反应进程kJ/mol 平衡常数KA 2N O 转化率D C O 转化率B 平衡常数KC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 2(g) + H 2(g)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 3(g)其化学平衡常数K 与T 得关系如下:T/K 298 398 488 …… K/(mol/L ) 4.1×106K 1 K 2试比较K 1、K 2的大小,K 1_____K 2(填写“>”“<”或“=”)。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N 2和H 2的浓度增大,NH 3的浓度减小。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知:平衡常数K 减小,因此K 1<K 2。
答案:K 1 < K 22.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 对于可逆反应 mA(g) + nB(g)pC(g) + qD(g),任意给出浓度代入下式:Q c = c p(C)·c q(D)c m (A)·c n(B) ;若Q c >K ,反应向逆向进行;若Q c =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Q c <K ,反应向正向进行。
【例题4】有一反应:CO(g) + H 2O(g) CO 2(g) + H 2(g);△H <0,在850℃时K =1。
(1)若温度升高到950℃,达到平衡时K_____1(填写“>”“<”或“=”)。
(2)在850℃时,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c(CO)=0.01mol/L ,c[H 2O(g)]=0.03mol/L ,c(CO 2)=0.02mol/L ,c(H 2)=0.05mol/L ,则反应开始时,H 2O(g)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_____(填写“大”“小”或“不能确定”)。
(3)保持温度、容器的体积不变,若往容器中存入适量的H 2,则重新达到平衡,CO 的反应速率比充H 2之前_____(填写“大”“小”或“不能确定”),理由是________。
解析:(1)K <1(2)Q c = c(H 2)·c (CO 2) c(H 2O)·c (CO) = 0.02×0.050.01×0.03 = 103 >1,即反应逆向进行,v (逆)>v (正)。
所以H 2O(g)的消耗速率小于生成速率。
(3)增大,理由是增大H 2的浓度,平衡向逆向移动,CO 的量比充入H 2之前多,因此CO 的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见解析【例题5】I 2在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 + I -(aq) I 3-(aq) 某I 2、、KI 混合溶液中,I 3-的物质的量浓度c(I 3-)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 I 2(aq) + I -(aq) I 3-(aq) 的△H>0B .若温度为T 1、T 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则K 1>K 2 C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 时,一定有v 正>v 逆 D .状态A 与状态B 相比,状态A 的c(I 2)大解析: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I 3-的浓度逐渐的减小,说明反应向逆方向移动,因为K =I 3-I 2·I -,T 2>也就意味着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H<0,所以A 项错;T 1,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向逆方向移动,即K 1>K 2;C 项,从图中可以看出D 点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它要向A 点移动,这时I 3-的浓度在增加,所以v 正>v 逆,C 项正确;D 项,从状态A 到状态B ,I 3-的浓度在减小,那么I 2的浓度就在增加。
答案:BC3.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1)求平衡常数物质X Y Z 初始浓度/mo l·L -10.1 0.2 0 平衡浓度/ mo l·L -10.050.05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50% B .反应可表示为X+3Y 2Z ,其平衡常数为1600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A B D C··· · 0 T 1 T 2 T 3 T C (I 3-)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C【例题7】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 2(g)+ 12X 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
若将1.0mol 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A. 5%B. 17%C. 25%D.33%解析:12H 2(g) + 12X 2(g)HX(g)的平衡常数K 1为10,那么HX(g)12H 2(g)+ 12X 2(g) 的平衡常数K 2为110,2HX(g) H 2(g)+ X 2(g) 的平衡常数K 3为(110)2=0.01,设HX(g)分解x mol/L 有, 2HX(g)H 2(g)+ X 2(g)1 0 0 x x x 1-x x xK 3=x·x (1-x)2 =0.01 ,得到x =0.17,所以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B 为17%。
答案:B(2)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例题8】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反应N 2(g)+3H 2(g)2NH 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Δ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O 2 (g)= O +2(g) + e -;∆H 1=1175.7 kJ·mol -1,PtF 6(g)+ e - PtF 6-(g);∆H 2=-771.1 kJ·mol -1,O 2+PtF 6-(s)=O 2+(g) + PtF 6-;∆H 3=482.2 kJ·mol -1,则反应O 2(g )+ PtF 6 (g) ===O 2+PtF 6-(s)的∆H =_____________ kJ·mol -1。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 -1的MgCl 2和CuCl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已知25℃时K sp [Mg(OH)2]=1.8×10-11,K sP [Cu(OH)2]=2.2×10-20。
(4)在25℃下,将a mol·L -1的氨水与0.01 mol·L -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 4+)=c(Cl -),则溶液显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 b =______。
解析:(1)在恒压条件下加入氩气,则容积增大,导致原平衡中各物质的浓度同等比例减小,所以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即向左移动;催化剂仅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焓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