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的研究与运用
③ 后世医家之说:
• 后至程钟龄《医学心悟》所立八法中“和法” 亦以小柴胡汤立论,这也是受成氏影响。后 来程氏亦觉得自说之“和法”范围太小了, 便把其他法门拉进去。如清而和、温和、消 和,和之变化无穷,其实,清、温、消法各 有一定概念。程氏此说又可能与景岳之说而 来。景岳说:“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 这话说得很笼统,那一类不是制其不和呢?
2.免疫调节:在调控免疫反应方 面具有多种复杂机理,其作用中以对
免疫抑制状态最为有效,但也能改善 免疫亢进模型,总之,其具有BRM的 特点。
3.改善A硬化。 4.改善肝功能损害。
5.解郁理气原理:天津南开医院 以IV给药狗胆总管口括约肌,紧张度 下降而有利胆,对家兔IV烟硷引起肠 管张力向上,再IV上述药其紧张性下 降,蠕动变慢,幅度变小——解痉, 如此可解释和法之调整肝胆胃肠功能。
小柴胡汤的研究与运用
一、小柴胡汤方组剖析
柴胡——疏泄胆气
从
药
物
组 成
黄芩——清泄胆热
一疏一清, 气郁通达。 ① 和解少阳主 药,火郁得发
生姜半夏——和胃降逆,止呕圣药。 ②
参枣草——补中益气,防患于未然。 ③
从
药
柴芩合用——
物
苦降——寒、泻
配
伍
及
性 味
姜夏相配——
特
辛开——热、泻
点
参枣草—— 甘调——补
首先从“寒热往来”之来由及其本质而言,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为“开”,阳明 为“阖”,少阳为“枢”。故称少阳为枢机, 处于半表半里。胆与三焦为少阳之腑,胆在胁 下,有疏泄作用,可通达表里内外,外可从太 阳之开,内可从阳明之阖,开则为阳,阖则为 阴,故为“枢”。少阳受邪,邪正相争,进退 表里之间,势必致开阖枢机不利,故称为半表 半里证,邪胜于正,由外向里则恶寒,正胜于 邪,能抗邪外出,则发热。由于正邪相争各有 进退,从而导致寒热往来,故寒热往来是枢机 不利,也是半表半里证之特征。
如更进一步扩展“寒热往来,休
作有时”尚可视为“阴阳往来”。因 为“寒”属阴,“热”属阳;“休” 主静属阴,“作”主动属阳,故称之 阴阳往来,从本质上讲似没有多大差 别。寒热往来的着眼点是“寒”与 “热”,休作有时的着眼点是“休” 与“作”,均属少阳枢机不利所致。
笔者认为“寒热往来”仅局限于
“寒热”之狭义的着眼点比较,那么 休作有时之“休作”则包括种种病证 或主要脉证之时发时止或发作有定时, 这是着眼于广义的阴阳往来。这一推 理是符合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具有 指导临床意义。
③ 后世医家之说:
后世一直把本方为和解之专剂,可能与成 氏之说有极大关系,成氏在《注解伤寒论》中 云:“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 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 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 则可矣,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也。”后世 因成氏是注解伤寒的第一家,故均从其说,并 立了和法,而王叔和都未提出和法。
6.有抑制组织胺,5— 羟色胺所致血管通透性增 高,效果胜赛庚定、扑尔 敏。
三、 小柴胡汤实质探讨
1.小柴胡汤与和法。“小柴胡汤 为和解之定法,甚至与和法等同”, 此说虽无误,但仍概念模糊,理解不 深。从下面几方面加以论证:
“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①
人体与自然协调
内
经 :
“心和舌能知五味”——人体整体协调
集寒热补泻于一方,
既各奏其功,又相辅 相成,构成一个有机 整体,即本方之寒温 并用,攻补兼施,达 到疏利三焦,调达上 下,宣通内外,和畅 气机,故称之“和”。
二、 小柴胡汤的现代 药理研究
1.清热抗炎:日本学者认为小柴胡 汤抗炎作用有特定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参 与,有人观察到巨噬细胞培养液中加入 本方提取液后,上清液中可发现这种特 异性的蛋白质。有人单味柴胡煎剂 (5g/5g )对人工发热,家兔有解热降 温的作用。
其次,从“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内涵
来看。96条的“寒热往来”教材解为寒热交 替出现,虽无误,但凭此解,在临床就难于 扩大其运用范围。若从97条原文中的“寒热 往来,休作有时”一句,其内涵就要丰富得 多,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一句
可视为寒热交替出现,时发时止;恶寒发热 俱见,时发时止;发热但不寒,时发时止或 发作有时;不发热但寒,时发时止或发作有 定时;种种病证的正邪相争,发作有时,此 解显然扩展了寒热往来的概念,不局限于寒 热交替出现之狭义上。
五、 古至今医家应用 ——参考《临证实用伤寒学》
六、 小柴胡汤运用思路
1.有是证便用是方; 2.紧扣病机; 3.久治不愈/低热不退,休作有时; 4.从七情所伤入手; 5.依97条“寒热往来,休作有时”, 在临床辨治中意义:
小柴胡汤由仲景所拟,针对邪犯少
阳致胃虚胆郁,三焦失枢的病机而设。 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除原文列举的口苦, 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 默不欲食,寒热往来,休作有时,苔白, 脉弦等脉证之外,如从原文97条中的 “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一句,更具指 导临床运用。
和
“和喜怒而安居处”——
饮食起居,情绪的协调
“气和而生”——生理病理
“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治则
“口中和”,“卫气不和”——生理病理
② “……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伤 寒 “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论
“总之,从论中原文来看,仲景之和法, 似乎不用大发汗、大攻下,而用轻和方 药可缓解病情,称之和解。
和法的概念何在?
近代对和法概念,除内经论述及仲景
和解表里,调和营卫外,还扩展调和脏 腑,调和脏腑又以肝(胆)气郁结为主 导,损及脏腑,这种失调用和解之法, 调和平衡,总之,凡不宜汗吐下(大的) 温、清、消、补等法,而在调和表里、 营卫、脏腑中起作用和都可作为和法看 待。
这与现代免疫学为例,其中体
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不平衡常为疾 病重要环节,合理使用免疫增强剂 与免疫抑制剂,调和二者关系是一 致,均可划为和法概念。
2.小柴胡汤的基本作用 ——调整枢机/和解气机
3.小柴胡证的基本病机 ——枢机不利
四、仲景本身的应用
1.少阳病因、病机;
2.少阳病脉证:典型少阳病 因96,非典型少阳症,往来寒热 休作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