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对峙./嗜.好供.稿/供.词惬.意/锲.而不舍B.癖.好/譬.如纰.缪/毗.邻船舷./扣人心弦.C.沏.茶/堆砌.裨.将/裨.益粗犷./旷.日持久D.强.迫/勉强.抹.黑/抹.布模.仿/装模.作样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十几年前,人们对韩国文化还仅仅停留在对泡菜的了解。
而现在,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中国观众痴迷,一首《江南Style》让全球乐界追捧,一辆现代汽车让世界车坛青睐,一部三星手机让科技大佬美国苹果甘拜下风。
能让全球消费者趋之若鹜,当然少不了奇思妙想、精益求精乃至吹毛求疵的品牌工程师、设计师,同样离不开整个国家对创新环境的建设。
A. 痴迷B. 甘拜下风C. 趋之若鹜 D. 乃至3.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产Linux系统,不像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系统那样,能自由运行PS、QQ、炒股软件以及不少游戏软件。
B.颐和园“大黄鸭”风靡和童心未泯有关。
“大黄鸭”与《致青春》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验证着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创意是人性艺术。
C. 今年第一季度,在市场降温、信贷收紧等因素的冲击下,使楼市供需双方的市场预判出现转向,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多,而房企“让利跑量”心理渐占上风。
D. 互联网金融不但冲击传统金融,而且可能成为洗黑钱的温床,因此,必须对它实行分类监管,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也急需完善和建立公司管理制度。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唯有杜甫一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守不渝的创作主题。
①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入其血液②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③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④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自命⑤从而打动与感染众多的读者⑥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A.⑥④②③⑤①B.④③⑤②①⑥C.⑥③⑤④②①D.④②①⑥③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韦放,字元直,车骑将军睿之子。
初为齐晋安王宁朔迎主簿,高祖临雍州,又召为主簿。
放身长七尺七寸,腰带八围,容貌甚伟。
天监元年,为盱眙太守,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迁镇右始兴王谘议参军,以.父忧去职。
服阕,袭封永昌县侯,出为轻车南平王长史、襄阳太守。
转假节、明威将军、竟陵太守。
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
六年,大举北伐,以.放为贞威将军,与胡龙牙会曹仲宗进军。
普通八年,高祖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以放为明威将军,帅.师会之。
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
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一军所仗,放令洵单骑击刺,屡折魏军,洵马亦被伤不能进,放胄又三贯流矢。
众皆失色,请放突去。
放厉声叱之曰:“今日唯有死耳。
”乃.免胄下马,据胡床处分。
于是士皆殊死战,莫不一当百。
魏军遂退,放逐北至涡阳。
魏又遣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众五万来援,放率所督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大破之。
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
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又遣降人三十,分报李奖、费穆等。
魏人弃诸营垒,一时奔溃,众军乘之,斩获略尽。
擒穆弟超,并王纬送于京.师。
中大通二年,徙督北徐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增封四百户,持节、将军如故。
在镇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
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姻者,放曰:“吾不失信于.故友。
”乃以息(儿子)岐娶率女,又以女适.率子,时称放能笃旧。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寻:不久B.帅.师会之帅:同“率”,率领C.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果:果然D.又以女适.率子适:出嫁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父忧去职以.放为贞威将军B.为.吏民所称及为.北徐州C.乃.免胄下马放乃.登城D.并王纬送于.京师吾不失信于.故友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B.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C.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D. 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放在担任明威将军、竟陵太守时,所管辖的郡政通人和,当地的吏民都称赞他。
B.魏大将费穆率兵来犯时,韦放部下只有二百多人。
他率领士兵殊死奋战,以一当百,大败魏军。
C.韦放指挥士兵乘胜追击,几乎杀伤、俘获全部敌人,生擒了费超,并和王纬一起把费超押送京师。
D.虽然张率去世了,韦放依然履行了先前两家定下的婚约,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
(3分)②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
(4分)(2)从文中找出能直接表现韦放“英勇杀敌”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作者是如何表现老翁的“安闲”的?请简要分析。
(3分)(2)请简要赏析“霜叶满阶红”一句(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作答,多答只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6分)(1),。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2)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
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4)此时相望不相闻,。
鸿雁长飞光不度,。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中国文化中的“饥民特征”饥饿是我们畸形的民族魂和病态的国民性。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千年,习惯成自然,已经制度化,见怪不怪。
饥饿一旦成为我们的基因,渗入我们的血脉,铸造出我们的人格,那么我们对世界上的一切就采取了“吞下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
“吞下主义”会让人丧失理智,不管它能不能消化,先一口吞下再说,哪怕被撑死,有俗语为证——“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既有饥饿的尖锐记忆,又有“民以食为天”的潜移默化,中国人的味觉和肠胃系统异常敏感和发达,中国人的口腔一刻也难以停止运动,形成了习惯。
形形色色的“饥饿后遗症”仍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稍微注意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但凡餐厅、婚宴等场合,总是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碰杯猜拳声不绝于耳,以至于中国人的那种热闹不能称为兴奋,而应该叫亢奋。
很多外国人到中国餐厅吃一次饭都像经历了一场世界末日。
一日三餐还不够,宵夜还不够,即使在工作、开会、学习、谈恋爱的时候,中国人也是茶水、水果、瓜子甚至各种糖果和糕点吃个不停。
在中国,任何事情到最后,都演化成了“吃”这种仪式,连死人也不放过,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西方人扫墓不过一束花而已,中国人却将宴席摆到坟头上,酒、食、器皿、仪式等一样也不能少,可谓“以饥民之心,度鬼神之腹”。
不过,这些行为也使“吃”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中华美食文化。
我们进餐时抢,乘车时抢,入学时抢,分配时抢……大街上到处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鸭子般伸长了脖子的人在寻找一切猎物。
我们像蝗虫一样,争抢着眼前的一切,即使这些东西已经过剩,我们还是要抢,就像一些暴发户买来“茅台”或者“人头马”,喝一口吐一口。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个体人格和普遍国民性,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风气。
这个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饥民特征”。
在历史和现实中,中国的商人擅长官商勾结、投机倒把,而不是创新和开拓;企业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采取的是掠夺式的开采;官员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政府部门出现种种短期行为,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老百姓信奉“明哲保身”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等人生哲学。
中国人在世界上拥有最高的储蓄率,建立起奢华的“殉葬”制度,中国人在宴请、祭祀时的铺张浪费等怪现象,折射出来的,何尝不是内心深处对明天就会发生饥饿的恐惧和投机心理。
饥饿是藏在中国文化内核里的永动机,是我们的个体人格和民族魂。
这一切才是鲁迅先生关于中国历史“吃人”论断的最深层、最残酷的社会根源。
这种人格已经藏不住,可以外化为文学形象。
鲁迅先生曾经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形象来高度浓缩蒙昧的中国人,对于病入膏肓的国民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内容有删改)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A.“饥饿后遗症”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凡聚会、婚宴等场合,总是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碰杯猜拳声不绝于耳。
B.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将中国人和外国人在用餐及扫墓时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国人对“吃“的美好感情。
C.官员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老百姓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等,实际上就是“饥民特征”的表现。
D.“饥民特征”是一种变态的心理,争抢着眼前的一切,就像一些暴发户买来“茅台”或者“XO”,喝一口吐一口。
E.饥饿是藏在中国文化内核里的永动机,是我们的个体人格和民族魂,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