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单选题1、引起测量误差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B)。
A.观测者、观测方法、观测仪器B.观测仪器、观测者、外界因素C.观测方法、外界因素、观测者D.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外界因素2、测量误差来源于(A)。
A.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B.仪器不完善C.系统误差D.偶然误差3、用测回法测水平角,盘左盘右角值相差1°是属于( D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绝对误差D.粗差4、测量记录时,如有听错、记错,应采取(C)。
A.将错误数字涂盖B. 将错误数字擦去C. 将错误数字划去D.返工重测重记5、真误差是观测值与(A )之差。
A.真值B.观测值与正数C.中误差D.相对误差6、真误差为观测值与(C)之差。
A.平均B.中误差C.真值D.改正数7、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B )。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8、下列误差中(A)为偶然误差。
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B.横轴误差C.水准管轴不平行与视准轴的误差D.指标差9、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B)。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中误差D.粗差10、用名义长度为30 m的钢尺量距,而该钢尺实际长度为30.004 m,用此钢尺丈量AB两点距离,由此产生的误差是属于(C)。
A.偶然误差B.相对误差C.系统误差D.绝对误差11、水准尺向前或向后方向倾斜对水准测量读数造成的误差是(B)。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12、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mm位的误差属于(A)。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13、由于钢尺的不水平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B )。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14、经纬仪对中误差属(A)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中误差D.容许误差15、衡量一组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A)。
A.中误差B.相对误差C.平均误差D.容许误差1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
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标准差D.中误差17、工程测量中的最大误差一般取其中误差的(A )。
A.2倍B.1倍C.3倍D.以上都不是18、中误差反映的是(A)。
A.一组误差离散度的大小B.真差的大小C.似真差的大小D.相对误差的大小19、基线丈量的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表示形式为(A)。
A.平均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比B.丈量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比C.平均值中误差与丈量值之和之比D.以上全不对20、对三角形进行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04″;-03″;+01″;-02″;+0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B)。
A.不相等B.相等C.最高为+01″D.最低为-02″21、某基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长为540m,平均值之中误差为±0.05m,则该基线的相对误差为(C)。
A.0.0000925B.1/12000C.1/10000D. 1/900022、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D)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
A.100m±0.025mB.250m±0.060mC.150m±0.035mD.200m±0.040m23、测量了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分别为:1d =136.46m ±0.015m ,2d =960.76m ±0.025m ,比较它们测距精度的结果为( C )。
A.1d 精度高B.精度相同C.2d 精度高D.无法比较24、丈量某长方形的长a =20m ±0.004m ,宽为b =15m ±0.003m ,它们的丈量精度( A )。
A.相同B.长的精度低C.宽的精度低D.不能比较25、单位权是指( B )等于1。
A.观测值B.权C.单位误差D.中误差26、已知用DJ6型光学经纬仪野外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06″,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为( D )。
A.±17″B.±6″C.±12″D.±8.5″27、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2cm ,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B )。
A.±0.5cmB.±1cmC.±4cmD.±2cm28、对某量进行n次观测,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C )。
A.n m B.m/n C.n m D.mn29、一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1m 和2m ,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 C )。
A.2221m m +B.2221m m ⋅C.()2221m m + D.1m +2m 30、在等精度观测的条件下,正方形一条边a 的观测中误差为m ,则正方形的周长(a S 4=)中的误差为( C )。
A.mB.2mC.4mD. 8m31、设在三角形ABC 中直接观测了∠A 和∠B ,其中误差分别为m A =±03″,m B =±04″,则m C =( A )。
A.±05″B.±01″C.±07″D.±25″32、丈量一正方形的4条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 ,则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C )cm 。
A.0.5B.2C.4D.833、水准测量中,高差b a h -=,若h b a m m m ,,分别表示h b a ,,的中误差,而且m m m b a ==,那么正确公式是( B )。
A.2m m h =B.m m h 2±=C.m m h 2±=D.m m h 2=34、在相同的观条件下,对某一目标进行n个测站的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B )。
A.[]n m ∆∆=B.[]()1-=n vv m C.[]()1-=n n vv m D. []()1-∆∆=n m35、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0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01.4″,需观测( D )个测回。
A.2B.3C.4D.5多选题1、下列哪些可说明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ABCDE )。
A.我国最精密仪器只有1/100万B.对同一量多次观测,其观测值不相同C.观测三角形内角和α+β+γ≠180°D.闭合水准路线∑h ≠0E.指标差不为零2、综合起来为观测条件的因素是( ACE )。
A.使用的仪器B.观测方法C.观测者的技术水平D.观测图形的大小E.外界条件3、根据观测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观测误差可以分为( AE )。
A.系统误差B.粗差C.或然误差D.极限误差E.偶然误差4、粗差的形式有( ABCDE )。
A.读错B.记错C.测错D.听错E.超限5、系统误差的特性有( CDE )。
A.有界性B.抵偿性C.同一性D.单向性E.积累性6、偶然误差的特性有( ABCD )。
A.误差的大小不超过一定界限B.小误差出现的机率高C.互相反号的误差出现机会相同D.误差的算术平均值[]0=∆∞→nE.误差出现无任何规律7、系统误差可采用哪些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弱( BDE )。
A.多次观测B.仪器校正C.数据取舍D.求改正数E.对称观测8、下列误差中( AB )为偶然误差。
A.估读误差B.照准误差C.2C误差D.指标差E.横轴误差9、根据偶然误差定义,属于偶然误差范畴是(BC)。
A.竖盘指标差B.读数误差C.瞄准误差D.尺长误差E.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10、根据系统误差定义,属于系统误差范畴是(ADE)。
A.尺长误差B.水准尺估读误差C.瞄准误差D.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E.竖盘指标差11、下述哪些误差属于真误差(ABD)。
A.三角形闭合差B.多边形闭合差C.量距往、返较差D.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E.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2、衡量精度的指标(ADE)。
A.中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D.容许误差E.相对误差13、容许误差规定为相应中误差的(BC)。
A.1倍B.2倍C.3倍D.4倍E.5倍14、中误差公式(AB)。
A.[]nm∆∆±= B.[]()1-±=nvvm C.[]()1-±=nnvvmD.[]()1-∆∆±=nm E.[]()1-∆∆±=nnm填空题1、测量实践中可以发现,仪器不可避免的给测量值带来影响。
2、测量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误差、观测误差、外界自然条件影响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3、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环境。
4、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等(同)精度观测。
5、在等精度观测中,对某一角度重复观测多次,观测值之间互有差异,其观测精度是相同的。
6、在观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其唯一方法是提高仪器的等级。
7、观测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8、误差按其性质分类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有时还会出现粗差。
9、测量误差大于极限误差时,被认为是错误,必须重测。
10、真误差为真值与观测值之差。
11、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12、系统误差对测量成果影响较大。
13、在一定的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
14、观测次数n 趋近无穷大时,算术平均值最接近于真值,又称之为最或然值。
15、一系列观测值的最或然误差的代数和为零,以此作为计算中的校核。
16、在测量工作中,等精度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是其最可靠值。
17、偶然误差服从于一定的统计规律。
18、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中误差、容许误差和相对误差。
19、直线丈量的精度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的。
20、当测量误差大小与观测值大小有关时,衡量测量精度一般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21、DS3测量,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一测站高差的中误差为±3mm 。
22、中误差越小,观测精度越高。
23、中误差定义式为[]n m ∆∆±=;计算式为[]()1-±=n vv m 。
24、测量中通常取2倍或3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误差。
25、有两条直线,AB 的丈量相对误差为1/3200,CD 的丈量相对误差为1/4800,则AB 的丈量精度低于CD 的丈量精度。
26、用钢尺分别丈量了两段距离,AB 段长100m ,CD 段长200m ,丈量两段的中误差均为±0.02m ,则AB 段比CD 段丈量精度低。
27、某线段长度为300m ,相对误差为1/15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0.2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