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机械制造公司加工车间安全管理制度-交接班管理制度1交接班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加工车间交接班管理,落实岗位工作职责,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班组长是岗位交接班工作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岗位交接班制度的落实情况负责。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加工车间需要交接班工作的所有生产岗位。
第二节附则第四条交接工作内容:一、本班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职责履行情况;二、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和当前的状态;三、本班生产、设备运行过程控制、操作情况和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的处理以及处理后的结果;四、安全、质量、工艺技术、调度指令以及上级领导的指示;五、要求接班者重点注意的事项;六、设备设施、工器具的完好情况以及环境卫生的清洁卫生情况;七、厂矿、车间、班组规定需要交接的其他内容。
第五条交接班人员必须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规定的设备运行记录,各种设备、设施及生产运行情况和检查等记录要求填写规范整洁,不得涂改。
第六条交接班时,交班者依照岗位交接的内容向接班人员逐项说明。
第七条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进入接班地点,按照交接班内容并对照交接班记录认真检查现场,认为情况清楚、记录属实、无异议,交接班双方在交接班记录签字表示确认。
交接班工作一般在15分钟内完成。
第八条出现以下情况,接班人员有权拒绝接班,当班人员必须处理达到要求,方可交班:一、交班人员未将岗位生产运行情况交代清楚,生产、设备设施存在应处理而未处理的问题;二、未按规定填写各类记录或记录不全;三、设备设施、工器具未清洁加油,环境保洁未完成;四、岗位器材、工具丢失;五、车间、班组临时规定的其它情况。
第九条出现以下情况,交班人员有责任向班组长汇报,并拒绝交班,待班组长处理后方可离岗:一、接班时出现的争议无法自行解决;二、接班人员酒后上岗;三、接班人员精神状况不佳,无法履行岗位职责;四、接班人员劳动保护用品及防护用具不符合要求。
第十条交接班必须当面交接,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以电话或其它方式交接班。
第十一条交接班工作完成后,接班人员发现上一个班遗留的问题由接班人员负责处理。
第十二条交接班过程中发生争议由班组长负责处理,交接班人员认为处理不当时,由班组长负责及时上报车间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交接班记录是连续生产作业流程最基本的原始记录,是各项管理的基础。
必须按以下要求规范管理:一、车间要统一制定交接班记录的内容、格式、式样。
二、交接班记录必须标注连续编号和完整页码,使用中不得撕页缺码;三、岗位人员必须按规定填写交接班记录和相关的岗位生产运行记录。
对于工作内容变化、记录不能适应的,要及时向班组长或车间主任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调整;四、交接班记录和各类运行记录必须字迹清晰,书写工整不得涂改;五、交接班记录保存期至少一年,重要记录要按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中原始记录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由于当班人员早退或接班人员迟到致使交接班无法正常进行时,依据车间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五条由于岗位交接不认真,致使隐患不能及时清除的,对责任人给予批评或一定的经济处罚,因此造成事故的,对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十六条班组长疏于管理,造成岗位交接工作不严肃、不认真的,给予批评并责令改正,造成事故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金川集团企业文化大纲及高质量发展战略体系版1金川集团企业文化大纲及高质量发展战略体系(2018年版)第一部分金川集团企业文化大纲一、核心理念愿景:聚金汇川,利民兴邦,构建金川命运共同体。
使命:创建主业突出、治理规范、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绩效卓越,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
核心价值观:诚信人本创新共赢企业精神:艰苦奋斗务实奋进根本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
二、执行理念战略理念:改革统揽,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我们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改革理念:改革出活力、出合力、出效益。
我们坚持市场化取向、契约化管理、主责化经营、目标化考评持续深化改革。
创新理念:创新是第一动力。
我们倡导创新文化,激励创新、宽容失败,我们鼓励人人参与创新、人人勇于突破。
人才理念:人才是第一资源。
我们相信人人皆可成才,我们尊重每一个岗位的价值并多元激励员工立足岗位成才。
学习理念:学习的要义是发现和解决问题。
我们致力于创建学习型组织,以提升快速适应环境和实现发展目标的能力。
领导理念:领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
我们要做到管理者创造环境,员工创造价值。
经营理念: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合作共赢。
我们激励每一个员工都成为经营者,人人参与经营。
管理理念:计划为纲,制度至上,执行为要。
我们努力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人人参与管理。
安全理念:人的生命与健康高于一切。
我们相信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
环保理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我们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三、管控原则“五自”经营准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五自”履职准则:自我学习自加压力自我变革自我提高廉洁自律资金管控准则:量入为出无收不支收支均衡投资管控准则:谁投资谁筹资谁负责谁收益授信管控准则:限额控制有偿使用信用政策管控准则:总额控制过程监控严格考核严肃问责期货管控准则:严格保值严禁投机风险管控准则:统筹研判预防为主主责到位审慎科学科技工作准则:工艺为重研发并举深度融合引智借力海外项目管控准则:金川主导中西融合系统配套综合发展第二部分金川集团高质量发展战略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四大”主攻方向:一是做精传统支柱产业。
适应原料、增加品种、满足市场、提升效益。
二是调整资源结构。
海外红土矿资源开发形成规模,二次资源利用形成体系,金川贫矿资源经济性利用。
三是做深有色金属新材料。
通过军民融合、创建镍钴新材料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镍铜钴新材料、电池材料和贵金属材料产业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成龙配套地推进技术与服务输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发展“八字”要诀:突出一个“优”字发展镍。
优化布局,优化工艺,优化结构,优质低耗。
确保2020年镍冶炼产品产量17万吨,实现产值131亿元。
突出一个“强”字发展铜。
强资源保障,强工艺指标,强盈利水平,强加工优势。
确保2020年铜冶炼产品产量超过88万吨,实现产值353亿元。
突出一个“增”字发展钴。
增资源渠道,增新能源材料,增行业影响力。
确保2020年钴冶炼产品产量达到1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
突出一个“扩”字发展贵金属。
扩大规模,扩大二次资源利用,扩大综合回收。
确保2020年贵金属冶炼产品产量超过600吨,产值超过92亿元。
突出一个“延”字发展化工。
延伸和优化硫、氯碱化工循环产业链。
确保2020年化工产品产量达到500万吨,产值超过28亿元。
突出一个“效”字发展新材料。
立足增值增盈增效,实现集群发展。
确保2020年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总量达到94万吨,实现产值394亿元。
突出一个“特”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挥特长,成龙配套;形成特色,根壮叶茂。
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产值达到80亿元。
突出一个“快”字抓产业转型升级和循环发展。
立足现有基础、着眼内涵集约,坚持提高资源化、循环化、生态化水平,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整个产业体系向中高端跃升,实现公司做强做优做大。
到2020年,公司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品产量过200万吨,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43%。
高质量发展“八组”指标:1.综合实力保持中国企业前100强地位,力争进入世界500强,保持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前5名。
2020年跨国经营指数达到30%,镍冶炼产品产量达到17万吨,铜冶炼产品产量达到88万吨,钴冶炼产品产量达到1万吨,铂族金属产品产量达到10.5吨,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产量达到94万吨,保持镍产量全球第3、钴产量全球第4、铜产量中国第3、铂族金属产量中国第1的地位。
2.经营成效2020年资产总额过13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500亿元。
总产值1100亿元,其中有色金属新材料和生产性服务业产值474亿元、占比超过43%,实现利润60亿。
3.资源保障2020年镍原料自给率达到60%,铜原料自给率达到30%,钴原料自给率达到60%,贵金属原料自给率达到65%。
4.科技创新2020年拥有专利4000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3.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
5.成本质量控制综合考虑增收和节支,2018—2020年可比产品总成本环比降低不低于20%,电镍综合能耗小于3.457吨标煤/吨,阴极铜综合能耗小于0.539吨标煤/吨,主要产品优级品率不低于98%,主要产品国家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8%,全员劳动生产率不低于300万元/人?年。
6.运营效率2018—2020年总资产周转率环比升高不低于3.5%,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环比升高不低于20%。
7.风险管控到2020年,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下。
杜绝安全、环保事故。
8.制度文化创新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经营机制。
建立新时代金川特色企业文化。
高质量发展“十二项”支撑体系:1.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发展红土镍矿冶炼、贵金属、镍铜加工、镍盐、电池材料、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实现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2.高质量资源保障体系到2020年,镍、铜、钴、贵金属原料自给率分别达到60%、30%、60%和65%。
3.高质量协同发展体系持续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化改革,加强产业和区域协同发展。
4.高质量科技创新体系到2020年,科技创新对公司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拥有专利4000件。
5.高质量资本运营体系按照“整体上市,分块做强,整体谋划,分类做优”的原则推进整体上市。
盘活存量资产,投好增量资产,全面提高资本收益率。
6.高质量营销贸易体系提升经营主体营销质量,推动公司营销效率整体提高,在确保盈利的前提下开展贸易业务。
7.高质量资金运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