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周周清(附答案) (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周周清(附答案) (2)

第三单元周周清(一)[测试范围:第9、10课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 一、基础清(24分)1.阅读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文言文,很多人初视它如草芥,终于有一天发现它似幽篁.( )。

确实如此,阅读文言文,犹如喝下一口泉水,最初只是感到清liè( ),一番回味,才尝出它的甜美;阅读文言文,犹如踏上一条小径,最初只是感到寂寥.( ),渐行渐远,慢慢就觉出它的深邃.( )。

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思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B.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假设的连词。

) C.不可久居.。

(古义:停留;今义:住。

)D.余.弟宗玄。

(古义:你;今义:剩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诗言志.(名词,志向)B.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C.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明灭可.见(动词,可以,能)D.潭西南而.望(连词,表顺承) 乃记之而.去(连词,表修饰)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

(3分)(1)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欲穷.其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4分)(1)武陵人捕鱼为业。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7分)(1)《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桃花源中人满足于桃花源内的生活,不想被外界的人打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素养清(10分)8.(国学题)按要求写一写。

(2分)(1)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含“雨”的诗句,并注明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含“花”的诗句,并注明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名著题)阅读《傅雷家书》,完成练习。

(3分)(1)《傅雷家书》中,在某年12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________》及《________》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2)________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他是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

10.(口语交际题)湘西山高林密,森林资源丰富。

某中学组织了有关“湘西的明天”的讨论会,下面是讨论会发言的片段,阅读后完成练习。

甲:我们湘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富有特色的自然资源,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乙:那可不行。

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好这一资源,限制无节制的开发,否则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甲:别管那么多,最重要的是搞好经济。

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乙:……针对甲后面的发言,请你替乙写一段话反驳甲。

注意语言简洁,有针对性。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综合性学习题)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

(3分)示例: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清(11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2—16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

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

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⑥”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

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

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

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

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

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节选自姚鼐《游媚笔泉记》) 【注释】①霁:天放晴。

②:流水声。

③巂(ɡ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

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

⑤援:攀缘。

⑥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

1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1分)大石出潭中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水尤清冽..()(2)乃记之而去.()(3)被而名.之()(4)要.客九人饮于是()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翼乎临于溪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甲】文,概括其主要内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在写作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基础清1. huáng冽liáo suì(2分,每空0.5分)2. C(2分) 点拨:A项“妻子”的古义是妻子儿女;B项“无论”的今义是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D项“余”的古义是我。

3. D(2分) 点拨:D项前一个“而”表方式或状态,后一个“而”表顺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