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八蔗糖转化

实验八蔗糖转化

旋光仪1台 旋光管1只 恒温槽1台 台秤1台 停表1块 烧杯1只(100mL) 移液管2支(25mL) 带塞三角瓶2只(100mL) HCl(3 mol/L) 蔗糖(A.R.)
四、实验步骤
1.将恒温槽调至(25.0±0.1)℃,旋光管中接上恒温 水。
2.旋光仪零点的校正 3.蔗糖水解过程中αt测定 4.α∞的测定 5.将恒温槽调节到( 30.0±0.1)℃恒温,按实验步
糖浓度可以被反应体系在该时刻的旋光度α与反应终了时 旋光度
α∞之差所替代的依据。 2. 测定蔗糖转化的速率常数的半衰期。 3. 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图8-1 蔗糖的转化实验装置图
• 蔗糖转化反应: C 1 H 2 O 1 2 1 H 2 O C 6 H 1 O 6 2 C 6 H 1 O 6 2

在蔗糖的水解反应中,反应物蔗糖是右旋性物质,其比旋光

2 D06.660
产物中葡萄糖也是右旋物质,其比旋光度 2 D05.250
而产物中的果糖是左旋物质,其比旋光度 2 D09.1 90
因此,随着水解反应的进行,右旋角不断减小,最后经过零
点变成左旋。旋光度与浓度呈正比,并且溶液的旋光度为各
组成的旋光度之和,若反应时间为0,t,∞时溶液的旋光度分
• 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旋光能力,引入比旋光度的概念。比旋
光度可用下式表示:
tD
lc
(4)

式中,t为实验温度(℃);D为光源波
长;α为旋光度;l为液层厚度,m;c为浓度,kg﹒m-3
由式(4)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旋光度α与浓度C成正 比,即
Kc (5)
式中的K是一个与物质旋光能力、液层厚度、溶剂性质、光 源波长、温度等因素有关的常数。
将(9)(10)代入式(2)即得:
ln t k ltn 0 (11)
由式(11)可见,以 lnt 对t作图为一直线,由
该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进而可求得半衰
期t1/2。
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
lnk2 EaT2T1
k1
RT1T2

可求出蔗糖转化反应的活化能Ea。
三、仪器试剂
2.蔗糖溶液为什么可粗略配制? 3.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k与哪些因素有关? 4.试分析本实验误差来源,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常以酸为催化剂,故反应中酸性介质
中进行。由于反应中水是大量存在的,尽管有部分水分子
参加了反应,但仍可近似地认为整个反应中水电浓度是恒
定的。而H+是催化剂,其浓度也保持不变。因此,蔗糖转 化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


dckc
(1)
dt
• 式中,k为反应的速率常数;c为时间t时代反应物浓度。
• 将式(1)积分得

lnck tlnc0
• c0: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2)

当c
c0 2
时,t可用t1/2表示,即反应的半衰期。由式(2)得:
ln2 0.693

t1/2 k k
• 蔗糖及水解产物均为旋光性物质。但它们的旋光能力不同, 故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变化来衡量反应的过
程。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种类、浓度、溶 剂的性质、液层厚度、光源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八 蔗糖的转化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注意事项 六、数据处理 七、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要求
在化学反应的进行过程中,参与反应各物质的浓度在不 断变化,直接测定不同时刻的浓度往往是困难的,甚至是不 可能的。本实验是利用物质的旋光性来研究蔗糖的水解反应。 本实验教学要求: 1. 了解在蔗糖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任何时刻t的蔗
六、数据处理
1.设计实验数据表,记录温度、盐酸浓度、 αt、α∞等数
据,计算不同时刻的 lnt 2.以 lnt 对t作图,由所得直线的斜率求出反应的速
率常数k。 3.计算蔗糖转化反应的半衰期t1/2 4.由两个温度下测得的k值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七、思考题
1.实验中,为什么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在 蔗糖转化反应过程中,所测得旋光度αt是否需要零 点校正?为什么?
骤3、4测定30.0℃时的αt及α∞
五、实验注意事项
1.装样品时,旋光管管盖旋至不漏液体即可,不要用 力过猛,以免压碎玻璃片。
2.在测定α∞时,通过加热使反应速度加快转化完全。
但加热温度不要超过60℃,加热过程要防止水的挥 发致使溶液浓度变化。 3.由于酸对仪器有腐蚀,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避免酸 液滴漏到仪器上。实验结束后必须将炫光管洗净。
别用 0,t,表示,则
0 K反c0(表示蔗糖)未转 (6)化
K生c0(表示蔗糖已完)全(转 7) 化
式(6)、(7)中的K生,K反分别为对应反应物与产物之比例常数。
t K 反 c K 生 c 0 c (8)
由(6)(7)(8)三式可以解得:
C0K 反 0 K 生K'0 (9) CK 反 t K 生K't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