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汇编启蒙运动解析版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A. 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B. 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C.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D. 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应该是指启蒙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故D项正确.应选D、此题考查启蒙运动.考查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理性主义.所谓理性,就是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主张用科学知识来认识客观事物,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思考、判断和处理;坚决反对和批判〝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17~18世纪,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启蒙时代〞,把他们提倡的思想称为〝理性主义〞.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那么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 人文主义B. 民族主义C. 天赋人权说D. 三权分立学说C此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的启蒙思想,旨在考查正确掌握相关历史概念的能力。
题目中未涉及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反对外来侵略,要求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及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无法得出ABD 三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托马斯•潘恩......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表达了托马斯•潘恩反对君主制,主张人人平等,即天赋人权的观点。
应选C。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
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A. 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B. 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C. 都表达了权力制约和平衡D. 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D此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理性时代的到来,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A只符合我国唐代的三省六部制,B只符合古希腊和近代英国,我国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古希腊和近代英国分权的目的是保证民主反对专制的出现,C不符合中国唐代得分权理论,均排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应选D。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达在A.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 批判宗教神学C. 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 促进思想解放C此题考查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分析比较能力。
根据材料〝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符合题意;而A仅仅表达了反封建专制,没有表达材料中的限制统治者的权力;B非启蒙运动的独有特点;D也不是它特有的。
综上,应选C。
〝一个服役的军官在接受他的上级交下某项命令时,竟抗声争辩这项命令的合理性或者有用性,那就会非常坏事,他必须服从。
但是他作为学者而对军事业务上的错误进行评论并把它提交给公众来作判断时,就不能公开地加以禁止了。
〞在此,康德强调了A. 军人必须服从上级B. 主权在民C. 学者享有理性权威D. 自由限于法律范围内D此题主要考查康德的思想,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题干信息反映了作为一名军官和一名学者,对待命令的态度不同,表达了在不同条件下,自由所受到的法律约束不一样,说明自由限于法律范围内,故D项符合题干要求;AC两项是对题干信息的片面理解,排除;题干未表达主权在民的思想,排除B项。
应选D。
«西方文明史»写到:〝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是( )A.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B. 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C. 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打击D. 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D此题考查启蒙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说明当时认识自然界的方式已经出现并逐步成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认识自然界的方式是近代科学的发展,如经典力学的提出,故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是经济的发展,排除A;BC是思想领域的发展,排除。
应选D。
孟德斯鸠曾指出,英国革命把封建贵族打垮以后处于最危险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蜕变成最可怕的一种专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实际上是专制产生最可怕的一个契机。
材料反映出孟德斯鸠〔〕A. 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C. 违背了三权分立精神D. 同情英国的封建贵族B〝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实际上是专制产生最可怕的一个契机〞说明孟德斯鸠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应选:B。
此题考查启蒙运动,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伏尔泰说:〝为了我们这些悲惨而又能思维的动物的共同利益,是否必须承认有一个赏罚严明的上帝,他可以同时作为我们的约束者和安慰者呢,还是扬弃这一观念,一任我们陷于绝望的灾难中、沉溺于不知悔过的罪行中呢。
〞这说明伏尔泰〔〕A. 强调宗教存在的必要性B. 推崇理性高于信仰C. 认为宗教能够解除困苦D. 主张人的自然平等A此题考查启蒙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材料中伏尔泰强调作为有思维的人类应该要有一个赏罚分明的上帝,作为约束者和安慰者才能避免灾难和沉溺与罪行,材料说明伏尔泰强调宗教存在的必要性,故A项正确;虽然启蒙思想家们推崇理性,但材料并未反映这一点而强调的是宗教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述的是当人类陷入灾难和沉溺罪行,宗教能给人一精神寄托,并不能说明宗教就能解除困苦,故C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是宗教存在能给人提供精神慰藉,并不能反映人自然平等,故D项错误。
应选A。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
〞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A. 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B. 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C.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那么来解释物质世界D.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C此题考查近代法国的启蒙思想,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分析材料信息可见,该学者在其著作中强调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对18世纪的伏尔泰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以数学为表达形式、以实验为方法对自然规律作了系统概括和总结,作用在伏尔泰的思想领域那么表现为理性主义法那么,即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那么来解释物质世界,故C项正确;A B项所述均为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不同于伏尔泰的启蒙思想范畴,故排除;〝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即20世纪初的量子假说理论,故D项错误。
应选C。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有奖赏好人的天堂的观念,就一定有惩罚坏人的地狱的观念,如果只有死后升入天堂的希望而没有死后被打入地狱的恐惧的话,法律就会失掉之效力〞。
材料说明孟德斯鸠〔〕A. 论证〝法〝是至高无上,否定了上帝的绝对权威B. 论证反对封建县主专制,主张实行三权分立C. 强调法律和宗教以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为目的D. 强调宗教对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性A材料〝就一定有惩罚坏人的地狱的观念〞〝……而没有死后被打入地狱的恐惧的话,法律就会失掉之效力〞说明了法律对于制止罪恶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启蒙运动可知,材料说明孟德斯鸠是在否定上帝的绝对权威,论证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反对君主专制,实行三权分立,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对上帝的绝对权威的否定,故CD两项错误。
应选:A。
此题考查启蒙运动,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表达。
此题难度中档,考查启蒙运动,孟德斯鸠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一书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无知的平民阶层设计的。
〝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故事,便是出自伏尔泰的手笔。
伏尔泰此举主要意在( )A. 借用牛顿学说推动思想解放B. 贬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作用C. 推动文艺复兴运动走向高潮D. 启发平民探寻自然科学的奥秘A此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认识,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一书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无知的平民阶层设计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材料主旨是在强调借用牛顿学说推动思想解放,A符合题意,正确;B〝贬低〞一词错误,与题意背离,排除;C提及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明显与题意不符,直接排除;D并不是伏尔泰的本意,不符合题意,排除。
应选A。
古希腊学者力图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但他们并没有把神话与哲学、文学、历史分开,神话思维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表达方式。
这说明古希腊( )A. 信仰与理性的密切联系B. 宗教思想主宰政治生活C. 理性思维推动学科发展D. 民主促进思想文化繁荣A此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理性思想的启蒙,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神话思维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表达方式〞中可以看出,当时古希腊宗教信仰和理性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A项正确,D项排除;B项错误,错在〝主宰〞;材料中没有表达出科学与理性思维之间的关系,故C 项排除。
应选A。
【二】非选择题,必考题和改革选考题〔本大题共4小题,〕〝小〞和〝大〞的问题观察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