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 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A.、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B、.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C.他总是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仔细记录学生的每一处错误;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6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B.给新教师压担子、多教课;C.与老教师一道说课、听课、评课。

7、如果要使心理学课程成为教师职业训练的重要课程,根据当代知识分类理论,高师心理学的改革:A.应加强趣味性,增加大学生心理内容;B.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更注意使心理学原理转化为应用技能;D.改革心理学理论体系,增加理论的严密性。

8 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进步越快;C.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胜于其言行;D.只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就朝着期望方向发展。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概括为:A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B.自我完善过程;C.师问题解决过程。

10、情景认知理论认为,学习实质上是:A、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B、学习者细心观察专家的示范过程;C、在专家指导下主动实践的过程;D、学习者观察和模仿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行为实践的过程。

11、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常规程序,而新教师则缺乏这样的程序。

按照加涅的分类,这意味着专家教师具有:A、高度组织化和精制化的陈述性知识;B、自动化的基本技能;C、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D、诊断专长。

第二章一、填空1、个体发展包括A、生理发展 B、人格发展,C、社会性发展,D、认识的发展等四个方面。

2、据加涅素质观,学生素质包括不受教育影响的先天的素质,素质和不易受教育影响的自然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3、学生习得的素质包括如下5个成分: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态度,E、动作技能。

4、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主要指A能力 B 人格特质。

5、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6、皮亚杰将个体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等四个阶段。

7、一般的、学术的和非学术的、具体行为8、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通常包括儿童社会化、青年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9、外显行为、内隐行为10、自尊、自卑二、选择题1、下列难以受教育影响的学生素质是:A、爱玩电子游戏机;B往;D、写文章错别字很多。

2、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是:A、幼儿期;B年期;D、青年初期。

3、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A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个体主动地模仿成人的行为和选择榜样,属于:A C、继续社会化;D、再社会化。

5B、严格要求;C、潜移默化;D、学生的主动学习。

6、b7、b8、b第三章一、填空1.人格又称个性,人格差异主要包括---特征差异---和---类型差异----等方面的差异。

2.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的----比奈---和---西蒙--------编制的,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推孟---多次修订,现称-----斯坦福—比奈-量表。

3.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共有12个分测验。

其中有6个分测验主要测量-言语--方面的能力,另外的6个分测验主要测量-----操作--方面的能力。

4.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中学生的IQ与其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

5—0。

6------。

5.-------先天---和------后天学习---是影响人格差异的两个主要因素。

6、根源特质、表面特质7、共同特质、个人特质二、选择题1.场依存且沉思型认知方式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物理学C.数学2.指出下述各点中错误的说法是----------------。

A.IQ分数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的相关分数可以预测个人的性格特征C.学生的情绪和动机对智力测验分数没有影响D.一个人的IQ保持相对稳定3.反映儿童的智力水平且能被测量的个人特征是-------------。

B、动作的灵活性C.社交能力 D。

学习成绩4.对学生的学习速度产生最稳定影响的因素是----------------。

B。

性格特征C.学习态度 D。

认知方式5.程序教材不同于传统教材的原因是----------------。

B。

系统组织C.用教学机器呈现 D。

给学生个别阅读6.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程序教学的相同点是----------------。

A.资料贮存 B。

教材程序化D。

能分析学生的错误7.--------------不属于特殊儿童。

B。

交往障碍儿童C.弱智儿童 D。

学习困难儿童第四章一、填空1、学习定义中的三个限制条件是:(1)发生某种变化,(2)后天习得的变化,(3)变化能够相对持久地保持。

2、人们把孔子关于学习过程归纳为七个阶段:“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

3、杜威提出反省思维5个阶段(1)暗示(2)疑难和困惑理智化(3)假设(4)推敲 (5) 检验假设。

这5个阶段也称问题解决的5个阶段4、学习的科学研究以艾宾浩斯--1885年---年发表的----《论记忆》---一书为标志5、早期学习研究大概可以归纳为3种范型:(1)人类联想学习研究(2)以动物为被试的条件反射研究(3)动物和人的认知研究。

6、20世纪50年代前,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行为主义观点之后,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是认知心理学。

7、加涅的专著《学习条件》对学习结果分类与条件作了系统阐述,该书自1965——1985共分了 3版。

8、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分类是于 1960年年代提出的,意义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而言的。

9、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10、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二、选择题1、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指出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学习并陈述理由:A、每天早晨做广播操;B每天浏览报D、成人用筷子吃饭。

2、属于加涅的符号学习的例子是:(1)记住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样的事实;book”;(3)能说出圆周率是“3.1416……”;(4)婴儿背儿歌如“我爱北京天安门”。

3、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是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13)体(4)美对应的4、按加涅和奥苏伯尔学习分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区分“你”、“我“、“他”和“1、2、3、4、5……”,这里学习的本质是(1(3)知识学习,(4)动作技能学习。

5、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符号学习等同于奥苏伯尔学习分类中的(1)(3)符号表征学习中的对象(4)命题学习6、动作技能不同于智慧技能的根本特征是:(1(3)有一系列程序,(4)不易遗忘。

第五章一、填空1、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构成学生认知能力的三类学习结果是:A、言语信息,B 、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

2、广义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后者又包含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两类知识。

3、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是保持在 1分钟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保持时间达 1分钟以上的记忆。

4、加涅认为,学习作为一种信息加工过程,是加工系统、监控系统和预期三个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

5、广义知识学习必须经历新知识习得、知识巩固与转化和知识运用与迁移三个阶段。

知识分流出现在第二阶段。

6、奥苏伯尔认为,同化学习有三种形式,它们是:上位,下位,并列结合,其中下位学习又有两种形式,它们是派生和相关。

7、许多研究表明,人在短时内记住的孤立信息项目是 7±2。

这个数字又叫记忆广度。

8、加涅将智慧技能由低到高分成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类。

9、具体概念的学习较适宜于采用概念形成的学习方式。

10、有研究表明,儿童认知策略能力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早期、过渡、后期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1、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B D、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2的信息替代而丧失;B、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C、营业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D、营业员的心算不熟练。

3、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指出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学习并陈述理由:A、每天早晨作广播操;BD、成人用筷子吃饭。

4、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学习理论,“举一反三”最适当的解释是:A、上位学习;B、相关类属学D、并列结合学习。

5、数学课、物理课的作业总是比历史、政治课的要多,用知识分类学习论解释,这是因为,相对B、后两门课程的认知要求低;C、前两门课程的抽象水平6、根据心理学中关于概念的定义,划出下列代表概念的词:AD7概念形成;B、概念同化;C、接受学习;D、幼儿园系统教学获得的。

8、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符合同化论中的:A C、相关下位学习;D、概念同化的学习模式。

9B、长安街;C E、天安门。

10B、能记住概念的定义特征;C、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D、A、B、都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