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答:一、结合时政,从现实角度审视历史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影子。结合时政,针对现实生活的热点,审视历史,由今溯古,以古鉴今,我们不难发现,学习历史有助于学生认识当今社会的主流问题、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时代感。1.洞悉古今,感悟古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社会2.回溯历史,坚持“和平崛起”二、分析历史,获得感悟,学以致用,回馈现实三、把握历史,展望未来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2019年3月
课程名称【编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选做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如何认识理性话语意识与公共文明社会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3、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2、答: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答: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4、答: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5、答: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它体现了质与量的对立统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坚持适度原则。
6、答:二者对立。1)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2)一切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先验论。
7、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答: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社会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在相对静止状态的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就如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还有十年磨一剑,就是这样的道理,第二,承认相对静止是区分事物的必要条件,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就看不到事物的确定性,就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界线。一如暴风雨来临前,仿佛全世界都进入了无尽的静止之中,何曾想,这却是蓄积,只为那猛烈运动的一刹那。在中国古代社会当中,前朝的昏庸暴政,可以看做是一种发展的相对静止,老百姓组织的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一旦达到了量的积累,那么爆发只是在一瞬间。所以要时刻保持警惕,保持发展的运动。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理解运动。哲学上讲的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不是完全的静止,而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因而,静止是相对的。
2)资本积累导致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资本排斥劳动力的现象,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会相对减少,必然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因此,人口的增长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完全能够容纳人口的增长的。
4、如何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的真正内涵?
5、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基本原则,对于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有什么重要的理论意义?
6、在社会生活中,坚决批判与抵制实用主义的真理标准观有什么实际意义?
7、坚持正确、健康的审美观?
8、正确认识文化的本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体人民的人文素质有什么重要意义?
13、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是什么?
1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5、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什么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选做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在当代社会日益功利化的趋势下,学习哲学理论还有意义吗?
2、如何客观理性地评价形而上学思想?
3、在哲学上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重要的社会意义?
9、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5、什么是事物的度?认识事物的度有何实际意义?
6、先验论与反映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什么是真理?真理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8、“五讲四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0、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二因素是什么?
11、什么是不变资本?什么是可变资本?
12、垄断的实质是什么?
8、答: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二、论述题:
2、答: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代替古代朴素辩证法是一个进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步的地方就在于,从对世界总画面一般性质的笼统认识发展到对事物各个细节的具体认识.古希腊哲学家虽然正确地描绘了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图景,但那只是一种笼统的直观,缺乏科学分析.而建立在实验科学基础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要求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复杂的东西划归为简单的“形式”,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得出相应的结论.这种方法不能不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巨大进步。
三、分析题:
1、
答:1)这完全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思想。人类人口的快速增长是从1804年开始的,这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夜,由于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口的增长。同时,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也给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才能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这个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这个事件给我们党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有何联系?
一、简答题:
1、答: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矗——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相互联系的形式获取事物表面的和初步的认识。感性认识是人的意识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的基本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片面性与主观性的特点。
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对社会经济有什么作用?
10、根据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说明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根据下列提供的图示和数据,按要求进行分析:
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并说明其给人们的现实警示。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说明人口增长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的相对过剩的关系。
2、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并说明问题
一个巴掌扇出了“阿拉伯之春”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一市民布瓦吉吉到集市卖菜。女城管法蒂娅以无经营许可为由罚款10第纳尔(约45元人民币)。没收磅秤,掀翻菜车,并扇了一巴掌。布瓦吉吉愤然到市政大楼陈情,被禁止进入。于1月4日自焚身亡。
2011年1月13日,同情布瓦吉吉的抗议者涌上街头,要求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下台。14日晚上,本·阿里逃离突尼斯,终结23年的统治……此后,这场“颜色革命”迅速蔓延到中东各国,引起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乃至全世界的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