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练习题分解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练习题分解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练习题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货币⎪⎪[思维线索]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的流通规律——纸币的职能和发行量——汇率的变动及影响[高考三年研究——找规律]角度一:考查影响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1.(2014·江苏高考)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①正确切题;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对人民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③正确切题;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不会导致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增加,②不选;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影响货币需求量,④不选。

角度二:考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2.(2013·海南高考)2012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

假设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A.减少11.8% B.增加11.8%C.减少16.2% D.增加16.2%解析:选B假设2012年某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可知,2013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14%)(1+3%)/(1+5%)≈1.118,比2012年增加了(1.118-1)×100%=11.8%。

角度三:考查汇率的变动及其影响3.(2014·天津高考)根据下图判断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并据此推断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美元兑换人民币比率走势图A.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C.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D.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2014年1月到4月,1美元能够兑换到的人民币在增加,说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故有利于我国出口,不利于进口,选D。

[热点三维演练——知趋势][热点素材]2014年1~5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原创押题]1.上图中2014年1~5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总体表明()A.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跌,美元贬值B.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C.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美元升值D.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跌,人民币升值解析:选C图中显示,2014年1~5月,1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表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下跌,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A、B、D三项整体或部分判断错误。

2.上图中2014年1~5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①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不利于外国商品进口②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不利于外国吸引外资③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留学和旅游④有利于我国收回外债,不利于我国偿还外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选D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不利于外国商品进口我国;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不利于我国对外投资;有利于外国居民到中国留学和旅游,不利于我国居民出国留学和旅游;有利于我国收回外债,不利于我国偿还外债。

②③判断错误,排除A、B、C。

课时小测:1.伴随着2014年巴西世界杯拉开战幕,网上有关世界杯的商品销售也非常火爆,599元的世界杯国家队球衣,329元的球裤,1 299元的世界杯足球……销售都很火爆。

这里的“599元”“329元”“1 299元”是()①世界杯商品的价值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③世界杯商品的价格④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A.①④ 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选D这里的“599元”“329元”“1 299元”是商品的价格,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①②不符合题意,舍去。

2.2014年6月26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153 8元,2014年5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6.236 2元。

人民币币值的这一走势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有() A.加剧了部分企业的产能过剩B.生产成本降低C.以赴美旅游为主要业务的旅行社生意会更惨淡D.减少企业海外并购解析:选A题干材料表明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但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旅游以及企业海外并购,故A正确,C、D错误;人民币这一走势与企业生产成本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B。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价格⎪⎪[思维线索]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高考三年研究——找规律]角度一:考查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1.(2012·安徽高考)读下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A.50%40万B.50%80万C.100%80万D.200%160万解析:选C2010年生产M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4,2011年生产M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2,由此可见,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2)÷2×100%=100%。

2011年该企业M 商品的价值总量=M商品的总产量×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20万×4=80万。

角度二: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2.(2014·福建高考)2014年清明节期间,福建省高速公路免费通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

这有利于()A.加快旅游发展,确保经济增长B.增加车辆出行,保护自然环境C.减少税费收入,促进收支平衡D.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解析:选D物价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清明节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成本,能够刺激消费,选D。

其他选项都没能准确表述出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经济意义,均不选。

角度三:考查供给与需求的关系3.(2014·福建高考)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导致曲线S1向S2平移()①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②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③M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④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选A图中曲线是需求曲线,S1向S2平移表明该商品价格不变,需求量减少。

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品,汽油价格上涨,会带来汽车需求量的下降,①符合题意;大米和面粉互为替代品,面粉价格下降,人们对面粉的需求量增加,对大米的需求量会下降,②符合题意;房贷利率下调,人们会增加对商品房的需求,③不选;商品供给量不变,该商品供不应求,该商品的价格会上涨,④与题意不符。

角度四: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需求与价格的关系4.(2012·山东高考)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

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

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解析:选B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需求与供给曲线的相交之处该商品实现供需平衡。

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会下降,价格下降会刺激社会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

由此可见,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这种商品实现供需平衡的条件是:该商品的价格比之前更低,但社会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应增大,故B正确。

A、D反映的是实现供需平衡时该商品的价格会更高,排除;C反映的是实现供需平衡时商品的价格降低,但社会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错误。

角度五:考查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价值规律、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5.(2014·浙江高考)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下跌,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

今年三月份以来,鸡蛋价格不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

这表明()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C.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解析:选C材料的第一层意思是价格下降致使供给减少,第二层意思是价格上涨致使供给增加,这体现了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故选C项。

A项表述错误,应为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项与题意无关;D项说法绝对。

[热点三维演练——知趋势][热点素材]素材一2014年针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鼓励政策正在走向立体化。

除了工信部正在酝酿叫停各地新能源汽车的地方保护政策之外,财政部正在研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的相关政策。

南京、常州、盐城三地的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享受来自中央、省、市三级财政的购车补贴。

北京在限购的情况下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摇号指标、提供地方补贴。

上海市政府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在中央财政补助基础上,上海市再给予财政补助。

素材二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2014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水平。

素材三价格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我国要在不增加居民基本生活负担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资源能源价格改革。

[原创押题]1.“买绿车,补贴高”。

全国13个新能源车示范推广试点之一的杭州,发布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最高可获得国家、市级两级补贴12万元。

下列示意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前提下,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实线) 补贴前的消费量……(虚线)补贴后的消费量,横轴x为消费需求量,纵轴y为价格解析:选B一般说来,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C、D 错误;对购买纯电动汽车实行补贴后,消费量应扩大,纯电动汽车属于高档耐用品,故选B而排除A。

2.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将探索建立粮食目标价格制度。

粮食目标价格是在综合考虑生产成本、CPI指数、国内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基础上预测出来的一个价格水平,农产品市场价格则由市场供求关系形成,政府参照二者的差价进行补贴。

如下图所示,P为粮价,Q为数量,D为粮食需求曲线,S 为粮食供给曲线。

如果P0代表粮食目标价,P1和P2代表变化着的粮食市场价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市场价格处于P1点时,政府应补贴种粮农民,以防“谷贱伤农”②市场价格处于P1点时,政府应补贴低收入者,以防“谷贵伤民”③市场价格处于P2点时,消费者负担加重,会大幅减少粮食消费④市场价格处于P2点时,大部分农民种粮收益大,生产积极性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市场价格处于P1点时,粮食市场价格低于粮食目标价格,不会“谷贵伤民”,②错误;市场价格处于P2点时,消费者负担加重,但不会大幅减少粮食消费,因为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③错误。

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3.2014年,国家发改委将适时出台阶梯气价政策,对阶梯价格中的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这一部分,保证价格的相对稳定,对超出基本需要的部分,通过更多的利用市场的手段来调节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