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缺陷、事故处理方案

质量缺陷、事故处理方案

龙岗区龙城街道嶂背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处理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深圳市新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10月20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工程概述 (1)第二节设计情况 (1)第二章编制依据 (2)第三章质量事故处理组织机构 (3)第一节质量事故处理组织机构 (3)第二节质量事故处理人员 (4)第三节质量事故处理机构职责 (4)第四章质量缺陷、事故处理方案的确定 (4)第一节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类型 (5)第二节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确定的方法 (6)第五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 (7)第一节检查验收 (7)第二节必要的鉴定 (7)第三节验收结论 (7)第六章质量问题专项措施 (8)第一节管道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8)第二节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11)1深圳市新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深圳市龙城街道嶂背社区,西北面为长深高速,东北面为宝荷路,南面为沙荷路。

主要对嶂背一村及嶂背二村等居住区、赐昱鞋业深圳、公司等工业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涉及改造面积4.07平方公里。

施工内容包括:路面、排污、水管道、排水箱涵、拆除并恢复道路、人行道、绿化带,管线保护及迁改、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交通疏解工程等。

第二节设计情况一、管网工程(1)污水管网:D N200~600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18981m;其中包括(φ700、φ1000、φ1250、φ1500)等规格的圆形污水检查井781座;φ1000检查井护壁井4座;竖槽式跌水井44座;截污井5座;顶管工作与接收井8座,以及其它设施。

(2)雨水管网:D N300~600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6840m;d800、d1000、d1200、d1350Ⅱ级钢筋砼管894m。

其中包括平篦式单箅雨水口498座;圆形砼雨水检查井267座;矩形直线砼检查井19座;矩形90°三通砼雨水检查井6座;竖槽式跌水井4座;扇形混凝土检查井2座;门字式管道出水口1座;八字式管道出水口1座;箱涵检查井1座,以及其它设施。

(3)开挖与支护:管道开挖深度 1.0~5.0m,局部大于5m。

按管道开挖深度及管基土特性和管道周边建筑环境情况,分别进行了支护处理,1均采用集水明排。

开槽深度H≤2m时,采取管道放坡开挖;开槽深度22<H ≤2.5m 时,采取管道双侧板式支护;开槽深度 2.5<H ≤3m 时,采取管道双侧槽钢支护;开槽深度H >3m 时,采取管道双侧钢板桩支护。

二、顶管施工顶管设计总长666m ,为d 1000钢筋砼专用F 型内衬玻璃钢管道。

顶管工作与接收井8座,分别为φ7.5m 、φ5m 圆形沉井。

其围护结构采用φ600水泥搅拌桩,沿沉井外边缘 1.5m 布置,桩与桩搭接φ20c m ,桩长为沉井底以下2m 。

沉井结构材料:混凝土为C 30,抗渗等级S 6;钢筋为H P B 300、H P B 400;焊条为H P B 300钢筋采用E 43型焊条焊接; H R B 335钢筋采用E 50型焊条焊接。

水泥土搅拌桩材料: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土搅拌桩水泥用时为250k g /m 3,水灰比0.5。

三、立管改造本次立管改造主要为U P V C 雨水建筑立管,D N 100立管总长39007m ,D N 150立管长9191m 。

单根排水立管改造工程数量为:D N 100立管19m ,D N 150立管4m ,45°弯头1个,60°弯头2个, 90°弯头2个,伸顶通气帽1个,检查口1个,管卡9个,伸缩节4个。

第二章 编制依据(1) 本工程设计图纸、审查意见、合同文件等;(2) 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3) 其他有关建筑规程,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等文件。

(4) 本方案引用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 B 50268-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 J J 1-2008第三章 质量事故处理组织机构第一节 质量事故处理组织机构本工程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事故处理组织机构,下设五部一办。

即安监部、工程程、经营部、物资部、调度部及综合办。

质量事故处理组织机构图如下。

质量事故处理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赵智强安全主任徐苏技术负责人阮辅校工程部安监部经营部综合办物资部调度部施工队长班组安全员第二节质量事故处理人员质量事故处理组织机构的组长由质量事故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安全主任、技术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组长:赵智强副组长:徐苏阮辅校组员:阮辅校冯世象江莎林显极吴居始第三节质量事故处理机构职责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分析出现通病的原因,依据本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并开展调研活动或采用新的施工工艺防治质量问题的出现。

第四章质量缺陷、事故处理方案的确定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指技术处理方案,其目的是消除质量隐患,以达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各项功能及寿命要求,并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其一般处理原则是:正确确定事故性质,是表面性还是实质性、是结构性还是一般性、是迫切性还是可缓性;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直接发生部位,还应检查处理事故相邻影响作用范围的结构部位或构件。

其处理基本要求是: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的期望;保证结构安全可靠,不留任何质量隐患;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45 第一节 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类型一、修补处理这是最常用的一类处理方案。

通常当工程的某个检验批、分项或分部的质量虽未达到规定的规范、标准或设计要求存在一定缺陷,但通过修补或更换器具、设备后还可达到要求的标准,又不影响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在此情况下,可以进行修补处理。

属于修补处理这类具体方案很多,例如,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蜂窝、麻面,经调查分析,可进行剔凿、抹灰等表面处理,一般不会影响其使用和外观。

二、返工处理当工程质量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存在着严重质量问题,对结构的使用和安全构成重大影响,且又无法通过修补处理的情况下,可对检验批、分项、分部甚至整个工程返工处理。

例如,沟槽回填压实度、管道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等。

三、不做处理某些工程质量问题虽然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构成质量事故,但视其严重情况,经过分析、论证、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和设计等有关单位认可,对工程或结构使用及安全影响不大,也可不做专门处理。

通常不用专门处理的情况有以下几种:①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例如,管线、建筑物出现放线定位偏差,且超过规范标准规定,若要纠正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若经过分析、论证其偏差不影响生产工艺和正常使用,在外观上也无明显影响,可不做处理。

②质量问题,经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

例如,混凝土表面轻微麻面,可通过后续的抹灰、喷涂或刷白等工序弥补,可不做专门处理。

6 ③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

例如,某检验批混凝土试块强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强度不足,在法定检测单位,对混凝土实体采用非破损检验等方法测定其实际强度已达规范允许和设计要求值时,可不做处理。

④出现的质量问题,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第二节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确定的方法一、实验验证工程质量事故可采取合同规定的常规试验方法进一步进行验证,以便确定缺陷的严重程度。

例如,道路沥青面层厚度误差超过了规范允许的范围,可采用弯沉实验,检查路面的整体强度等。

二、定期观测对工程质量缺陷状态可能尚未达到稳定,仍会继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宜过早做出决定,可以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观测,然后再根据情况做出决定。

例如,混凝土表面发生裂缝,并处于发展状态等。

三、专家论证对工程质量问题,可能涉及的技术领域比较广泛,或问题很复杂,有时仅根据合同规定难以决策,这时可提请专家论证。

采用这种方法时,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近早为专家提供尽可能详尽的情况和资料,以便使专家能够进行较充分的、全面和细致地分析、研究,提出切实的意见与建议。

四、方案比较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同类型和同一性质的事故可先设计多种处理方案,然后结合当地的资源情况、施工条件等逐项给出权重,做出对比,从而选择具有较高处理效果又便于施工的处理方案。

7第五章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第一节 检查验收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应严格按施工验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依据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设计要求,通过实际量测,检查各种资料数据进行验收,并应办理交工验收文件,组织各有关单位会签。

第二节 必要的鉴定为确定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效果,凡涉及结构承载力等使用安全和其他重要性能的处理工作,常需做必要的实验和检验鉴定工作。

或质量事故处理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及构配件保证资料严重缺乏,或对检查密实性和裂缝修补效果,或检测实际强度;结构荷载实验,确定其实际承载力;超声波计测焊接或结构内部质量;池、罐、箱柜工程的渗漏检验等。

检测鉴定必须委托政府批准的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进行。

第三节 验收结论对所有的质量事故无论是否经过技术处理,通过检查鉴定验收还是不需专门处理的,均应有明确的书面结论性报告。

报监理、业主单位备案,并视情况而定是否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1)工程质量事故的情况;(2)质量事故的调查与检查情况,包括调查的有关数据、资料;(3)质量事故原因分析;(4)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5)质量缺陷处理方案及技术措施;(6)实施质量处理中的有关原始数据、记录、资料;(7)对处理结果的检查、鉴定和验收;8 (8)结论意见第六章 质量问题专项措施第一节 管道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措施一、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一)产生原因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二)防治措施(1)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二、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一)产生原因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二)防治措施(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

防治措施: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