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城市地下排水管网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以下内容编写:1、**城市地下排水管网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三标段施工中标文件2、**城市地下排水管网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三标段工程设计施工图纸3、**城市地下排水管网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三标段工程施工合同4、现场实地考察情况、施工图会审纪要5、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规范规定标准及省、市有关文件规定。
6、项目部目前机械设备、资金、管理、技术水平状况及以往类似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经验。
7、有关建筑规范规定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9-8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99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4-2002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2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的程序和施工程序,保证重点统筹安排。
2、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组织连续、均衡、紧凑的施工。
3、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4、合理布置施工现场,节约用地,组织文明施工。
5、进行技术经济活动分析,贯彻增产节约方针,降低工程成本。
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性文件,编制时对工程概况、实施目标、组织机构、施工部署、施工方案和工艺、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布置、工期及进度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施工机械配备、安全文明措施、工程回访及保修,与各方的协调配合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
本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将根据施工情况及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长度计量单位除特别注明的外,其他均为毫米。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水文气象及工程地质**位于**盆地东部,**市西南部,嘉陵江一级支流渠江流域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0'~107゜16',北纬30゜39'~31゜17'。
东邻大竹,南接广安,西连蓬安、营山,北界平昌、达县。
距成都350公里、重庆180公里、**120公里,是武汉、西安、成都、重庆四大城市的交叉辐区,**降雨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雨量同地形密切相关,由南向北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自东向西雨量呈递减的趋势。
1、大气降水①全县大气降水比较丰富,但是时空分布差异大,在空间分布上随全县地势北高南低的特点由南向北递增,形成以渠江为界的东部低山区的多水带与西南部的少雨区,其降水量的趋势,由西南向北方向递增,并有随高程升高而雨量增大的立体变化特点。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1.5亿m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65.7毫米,其区域公布为:东部低山区:1100~1200毫米;北部和西北深丘区:1050~1100毫米;中部和南部浅丘区1000~1050毫米。
②年季月间差异大:全县降雨本年与次年之差近一倍。
年降雨月季差异大,雨季一般从4月开始,10月结束,少数年也月始于3月而终于11月。
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其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0~70%。
夏季占44.9~73.1%;冬季占1.7~6.1%;9月份达158~278毫米,平均为最小月(1月份)的10多倍。
③降水日数分布不均:全县境内年平均降雨日数115~150天,一般是南多北少,除冬季外,各月平均降雨日数超过10天。
7、8月份月平均降雨日数虽不算少,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经常连续7~10天以上无雨,最长连续无降雨日数近60天,加之高温酷热,南部伏旱时有发生,平均约十年八遇的机率出现。
④暴雨:渠江流域暴雨一般始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束于10月中旬。
日暴雨量多在150~200毫米之间。
2、径流**地表径流主要是大气降水,因此径流的地区分布同降雨趋势一致,其空间分布,县境东部低山区,多年平均径流深608mm,中部和南部浅丘区为625.4mm,北部丘陵区为582.1mm,南北相差近43mm。
根据静边水文站和苟渡口水文站1957~1988年共32年经流资料分析计算,同时参考省水文手册(79年版)和地区径流深等值线图,求得县境内多年平均径流深606mm,C V=0.2,C S=2C V。
3、地下水**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主要受东西、北西向的褶皱构造与岩性控制,同时也受到地形和降雨影响,构造裂隙是区内地下水储存的主要空间。
在各种因素的控制和影响下,县境内地下水主要有岩溶水、碎屑岩层间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三种。
区内地下水均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根据枯季地下径流模数法计算得县境地下水径流量为0.88亿m3,其中年平均径流量0.863亿m3,松散岩类大气降水层间裂隙水为0.1388亿m3,基岩裂隙水为0.396亿m3。
4、河流泥沙根据县气象局提供的静边和苟渡口两水文站1966~2001年河流泥沙资料计算得全县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28.99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87kg/m3,以土壤干容重1.6t/m3计,则多年平均输沙量折合成体积为:80.62万m3,全县多年平均流失深度0.22mm,侵蚀模数为640t/km2,多年平均悬移质156.98万t,推移质52.32万t。
5.气象**属**盆地亚热带湿润季节气候区,日照适宜,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暖温润,无霜期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具有春季气温不稳定,回升缓慢,多寒潮;夏季气温高,降雨集中,光照充足,暑热多伏旱;秋季凉爽,多连绵雨;冬季多云雾,霜雪少。
①气温**属中亚热带东南湿润季风气候,年内平均气温17.5℃,日平均气温稳定,季平均气温接近年平均,但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多变;夏季长达110~140天,最热月多为7~8月,平均气温26.6~28.7℃,极端最高气温达39.5~42.3℃,炎热异常;秋季短,寒潮天气较多,气温月季变化急烈;冬季最低气温可降到0℃以下,但出现机率较少;日平均气温稳定,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5.3~7.4℃。
由于地理纬度和地势的关系,我县气温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
②日照片区多年平均日照为1376.1小时,以七八月最高,分别为222.1小时和240.3小时。
③湿度全县相对湿度变化不大,常年多保持在70%以上,平均湿度为79.15%。
④风速、风向、风力县内平均风速每秒1至1.8米,最大风速每秒16米。
气流较为平稳,近地层风力很小,风向受局部山脉河谷走向的影响,而风向出现的频率因地而异。
风向、风力在低山区,最多风向为东北风。
平均风力1~2级,最大风力达7~8级。
⑤蒸发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98.4mm,蒸发量最大的发生在8月,高达454.6毫米。
最小在12月,最大最小相差达5.2倍,4~8月为全年蒸发量最大时段,占全年蒸发总量的63.2%。
6.工程地质**大地构造具有明显的两分性,大致以渠江为界。
渠江左岸多为三选系须家河组和侏罗系自流井组。
渠江右岸多为侏罗系珍珠冲组。
我县地震基本列度为VI度。
出露地层:渠江左岸以钙质页岩、泥灰岩、灰岩,盐溶角砾岩为主。
渠江右岸以砂岩、页岩、泥岩为主,第四系松散地层分布零星。
二、优势及现状**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城市未来总体规划为构想,发展大**为整体构思,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上今年大力搞好**城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把“活力**、魅力**”建设得更好!此次**城区地下排水管网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三标段施工任务重、工期紧,加上车流量与人流量相当大,所以项目部要以强有力的施工班子打好这场硬仗、歼灭战,必须作好详尽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安排,考虑利用足够的工作面,平行施工、多点作业,并把责任层层落实,做到让工期最短,有的放矢。
此次**城区地下排水管网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三标段计划开工日期为2018年5月26日,完工日期2018年8月26日,工程工期计划为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