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服装五光十色的少数民族服饰

民族服装五光十色的少数民族服饰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
艳丽著称,还有风 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
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 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傣族
傣族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
壮族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
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裤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花纹的头巾。 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花边;
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彩色 布贴,色彩绚灿耀眼。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 节日或赶墟歌场穿绣花鞋,披戴绣花垫肩。妇女的发式各地有所不同。壮族 服饰一般都用自织的土布制成。
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 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 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 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苗族
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
多花边,头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裙长及地,行走时摇曳摆动,显 得婀娜多姿,优美迷人。
各地的傈僳族男子,喜欢穿麻布长衫或短衫,穿裤子,裤长及膝。有
的以青布包头,有的喜蓄发辫于脑后。个别在社会上享有荣誉和尊严的人,则
在左耳上挂一串大红珊瑚。所有成年男子都喜欢左腰佩砍刀,右腰挎箭包,
弩弓是他们的贴身之宝,有些还是古代相传的。
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 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傈 僳 族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按照各地所穿着的服饰颜色的差异,又分
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三种.聚居在云南怒江州一带的白、黑傈僳妇女 普遍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已婚者耳戴大铜环或银饰,长可垂肩.头上
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
层,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
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
银饰 上衣,百褶裙。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
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
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红河等地妇女上穿右襟圆领上衣,下着长裤;墨江等地妇女上 衣外套一披肩。下穿及膝短裤,打绑腿;版纳和澜沧一带的妇女穿短裙,打护脚,
也有着长筒裙或褶裙的。盛行银饰,无论纽扣、耳环、项圈、手镯和胸饰,皆
用银制。衣襟、环肩、袖口、裤脚、腰带等服饰上,多有镶嵌的彩色花边和刺绣的 花纹图案。
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有较完整的神话史诗《奥色密色》、《十二奴局》、创 世诗《烟本雀本》。
带竹藤圈,头戴银(或蔑)夹,身挎背带,显得威风凛凛。他们喜爱装饰
品,耳朵穿孔戴大园耳环或坠银耳筒,颈带竹藤圈,手腕戴银镯银链。男青 年串姑娘时,黑上衣内要多穿一件白衬衣,有的头上还加戴鲜花。
佤族妇女多留长发,饰以银质发夹,有些地区用藤蔑或麻线编织发夹。披
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
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 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 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佤族
佤族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上还保留
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西盟地区的男子用黑布或红布缠头,上穿无领短 衣,裤子短而宽,裤筒一般一尺二寸,喜欢赤足。青年男子身佩长刀,颈
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 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 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
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
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 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
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 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
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 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
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
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
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
彝族支系阿哲人
云 南 大 姚 县 彝 族
彝族白倮人
白族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
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 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
身挎一个小七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 等
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 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 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剑川白族
哈尼族
金平哈尼族
哈尼族历史悠久,与彝族、拉祜族同源于古代羌人。崇尚黑色,擅长于用
蓝靛染布,男子穿对襟上衣和长衣和长裤,用青布或白布包头。女子因地域
以珊瑚,珠料为饰.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系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 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饰,并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园孔,
傈僳语称这种胸饰叫做“拉白里底”。泸水县一带的黑傈僳妇女则不穿长裙,
上衣右衽,腰间系一小围裙;长裤,青布包头,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永胜、
德宏一带的花傈僳服饰更为鲜艳美观。妇女均喜欢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