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爬式布料机施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3)三、设计概况 (4)1、所选用布料机的简介 (4)2、各楼号布料机布置与处理 (4)3、安装及加固 (10)四、施工准备及计划 (16)1、技术准备 (16)2、人员准备 (16)五、布料机的安装及使用 (17)2、布料机组装 (17)3、布料机吊运 (18)4、泵管架设 (18)5、布料机验收 (18)6、布料机使用过程管理 (19)7、布料机移动或拆除 (19)六、安全保证措施 (19)1、一般性安全事项 (19)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21)一、工程概况项目位于XXX。
本工程共18栋住宅楼,我方专业承包其中四栋装配式住宅楼,建筑面积:33325.84㎡。
四栋楼均为地下一层架空,地上分别为31层、34层、11层、8层。
建筑规模列表:设计简要说明根据本工程平面长、宽尺寸和现场的施工环境,本工程5层及以下结构砼施工时采用汽车泵浇筑。
5层以上结构混凝土采用地泵配以布料机进行浇筑。
3、其他说明情况:由于本项目采用装配式叠合板体系,无法采用传统布料机施工,本项目计划采用内爬式布料机施工。
4、布料机施工作业方案编制依据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与规程,布料机操作说明书的等相关内容并参照施工手册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岗位安全标准和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编制。
二、编制依据三、设计概况1、所选用布料机的简介本工程计划采用BLC-18型内爬式布料机,内爬式布料机是由塔身、爬升框架、回转、上下支架、臂架组成,搭设高度约为10.7m,安装在电梯井或预留孔洞内,可随施工楼层逐步升高。
该机械固定在已完结构层中,避免对施工楼层支架及叠合板体系破坏,显著提高施工质量,同时较传统塔吊浇筑节约人工提高效率。
公司选用布料机参数2、各楼号布料机布置与处理本项目计划先行采用1部BLG-18,先行由于6#楼施工,若满足施工需要将在本项目推广使用,计划在6#楼布置1台、7#楼布置1台、12#13#楼共用一台。
由于本项目楼栋电梯井均在建筑物两侧,布置在其中一侧电梯井,距离建筑物最远部位约为30m,采用18米半径布料机布置在电梯井难以保证混凝土施工需要,计划在楼板内预留1mx1m爬升洞口。
各楼栋预留洞口布置如下:根据布置位置,布料机布料覆盖范围如下图由于爬升洞口后期兼做泵管洞口,需待结构施工完成后统一进行封堵,避免洞口二次封堵。
为便于布料机爬升施工,爬升洞口不预留板筋,后期采用植筋后浇方式进行植筋。
(1)植筋1)具体植筋流程如下:钢筋定位→钻孔→清孔→钢筋清理→植入钢筋→配胶→注胶→植入钢筋→固化、保护→拉拔试验→检查验收2)施工操作要点a 钢筋定位开始钻孔施工前,由施工员对照结构图,对板筋进行定位。
钻孔位置标明后,由栋号长验收。
验明后,移交给现场施工人员开始施工。
b钻孔根据弹出的钻孔位置,用冲击钻钻孔,孔深按照≥15d考虑,孔径按d+2~4mm控制。
钻孔时,要使冲击钻垂直于结构表面均匀钻入,以便控制钻孔垂直度。
孔深用冲击钻顶杆控制,如下图所示。
钻孔钻孔时要尽量避开原结构钢筋。
如遇梁板钢筋无法进尺,应避让原有钢筋,以免破坏原有结构。
可把钻孔位置水平平移一个钢筋直径的位置,重新钻入原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1:1水泥砂浆填塞补平。
在原位置旁重新钻孔时,新孔不得超出植筋位置。
新孔与原孔之间的净距应小于2倍植筋直径,与混凝土外边距离不得大于原保护层厚度。
钻孔结束后,检查孔深、孔径满足设计要求后,报监理单位验收钻孔深度。
c清孔钻孔深度验收合格后,用吹孔机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如下图所示。
除尘然后用毛刷、棉布将孔壁刷净,如下图所示。
清孔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
将孔内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空洞严密封堵,以防下一道工序施工前有灰尘和异物落入。
若有废孔,用吹孔机清扫后用植筋胶封堵密实。
d钢筋清理钢材锚固长度+5cm范围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除锈的长度大于锚固件长度。
e配胶配胶前要进行植筋准备工作的检查,保证钻孔、清孔工作已完成一个施工段,并已组织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同时拉结钢筋已准备就绪,达到植筋操作准备工作要求。
配胶应用精确的计量工具,量器应干净,配置用完毕后清洗干净,按所需用量提取甲乙组分,按说明书重量比拌合均匀,并按要求时间内用完,以免时间过长粘胶变质降低质量,影响施工。
f注胶用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将植筋胶从孔的底部向上进行填充,填至孔深的一半时止。
g植入钢筋将加工好的拉结筋植入端蘸少许胶液,旋转着缓缓地插入植筋底,并调整到规定位置,操作时要边插入边沿一定方向转动多次,以使植筋胶与拉结筋和混凝土孔壁表面粘结密实,如下图示:植筋拉结筋要插入孔道最深处,常温下保证24h不扰动(时间按植筋胶说明书控制),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固化、成品保护按植筋胶说明书介绍的产品胶凝时间和固化时间让植筋胶固化,一般为15min和1h。
如下图所示:固化(2)模板混凝土施工1)底部采用支设钢管架,钢管间距为1m,洞口模板需延伸至成型模板10cm,保证底部与成型结构面平整度。
2)洞口上部四周凿出45°斜坡,中部凿毛,并清理垃圾,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在洞口四周刷1:1水泥浆密实,然后浇筑较板面混凝土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成型。
4)浇筑12h后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楼板封堵工艺图(3)洞口封堵计划安排由于爬升洞口兼做布料机管道口,洞口需待结构施工完成后再由下至上依次进行封堵,封堵开始时间为各楼栋结构施工完成后一周内开始封堵,计划层/2天。
(4)施工期洞口维护爬升洞口采用1.2m高工具式围挡或定型围挡进行维护,底部每层挂安全兜网。
3、安装及加固3.1 布料机底座固定在施工楼层-2层结构楼面上,采用斜拉杆形式进行侧向加固,同时在-1层楼板采用钢管加顶托形式进行侧向加固。
布料机加固示意图总体布置示意图侧向加固示意图底部加固示意图根据布料机参数可知其施工总重量为2.2t,荷载约为22KN/㎡,通过图纸可知该布料机支撑部位楼板可承受荷载为 2.0KN/㎡(荷载标准值见下表),因此需对下层结构楼板进行加固。
加固措施:对布料机底部支撑范围个边扩大1m范围内采用钢管架进行回顶,立杆间距为700◊700,中部1.8米处设置一道水平杆,底部200设置一道扫地杆,顶部布局为800。
计算依据: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支撑位置临时堆场支撑高度H(m) 3地下室顶板厚度h(mm) 130 临时支撑长a(m) 3临时支撑宽b(m) 3 考虑覆土荷载传递否2、荷载参数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kN/m2) 20二、设计简图钢管支撑立面图支撑平面图钢管支撑受力简图三、支撑结构验算支撑类型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支架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 1.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γQ 1.4立杆纵向间距la(mm) 700 立杆横向间距lb(mm) 700立柱水平杆步距h0(mm) 1500 立柱顶部步距h d(mm) 8000.2扫地杆高度h2(mm) 2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1(m):剪刀撑设置类型普通型顶部立杆计算长度μ1 2.2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μ2 1.8 支撑钢管类型Φ48×2.5地下室顶板存在覆土但结构本身可承担外部覆土荷载,按最不利原则,只考虑施工荷载传递;设梁板下Φ48×2.5mm 钢管@0.7m×0.7m支承上部施工荷载,可得:N=γQ ×N QK ×l a ×l b =1.4×20×0.7×0.7=13.72kN1、可调托座承载力验算【N】=30≥N =13.72kN满足要求!2、长细比验算根据《规范》JGJ130-2011第5.4.6条规定可知:顶部立杆段:λ=l0/i =kμ1(h d+2a1)/i=1×2.2×(800+2×200)/16.1=163.975≤[λ]=210 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λ=l0/i=kμ2h0/i=1×1.8×1500/16.1=167.702≤[λ]=210满足要求!3、立杆稳定性验算顶部立杆段:λ=l0/i=kμ1(h d+2a1)/i=1.155×2.2×(800+2×200)/16.1=189.391非顶部立杆段:λ=l0/i=kμ2h0/i=1.155×1.8×1500/16.1=193.696比较后取大值,λ=193.696,查《规范》JGJ130-2011附表A.0.6,取φ=0.191 f=N/(φA)=13720/(0.191×357)=201.211N/mm2≤ [f]=205N/mm2临时扣件钢管支撑满足要求!四、施工准备及计划1、技术准备1.1 布料机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并公司审批、监理审核合格,并完成方案交底。
1.2 完成布料机安装平面图的绘制确定布料机安装位置及数量。
1.3 布料机安装人员需经过布料机厂家培训。
1.4 已结合实际情况对现场进场布料机施工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2、人员准备表中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添加施工人员、安全员、安装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五、布料机的安装及使用1、布料机安装顺序布料机组装底座固定吊运布料机及楼板加固验收、试运行投入施工维护、保养拆除2、布料机组装2.1 检查场地是否有充足作业空间,布料机组装作业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松软塌陷。
2.2 臂架部位安装:将布料机主架部分放在平整地面上,先将配重臂与主架对准好螺丝。
开始把四根斜拉杆上好,紧固后配重螺丝。
2.3 将1米标准节安装回转轴承,将臂架放到,卸掉轴承上螺丝,与主臂对接好螺丝孔,安装螺丝。
2.4 安装竖管与弯管轴承,安装二节臂弯管与二节吊管。
2.5 连接悬臂泵管及出口弯头,将斜拉钢丝绳调好长度后用绳卡住,为调保布料高度,悬臂泵管出口端应较后部有少量的翘起为好,然后将悬臂泵管旋至梁侧下部,用绳旋至梁侧下部,并用绳索临时拴住。
2.6 在地面上将三节标准节拼装好。
2.7 安装底座,并对底层地板进行加固。
2.8 吊放标准节与底座固定,安装上部1米标准节(含上部机械部分)。
2.9 将支撑节内的垂直泵管与主梁进料弯管连接,接口处必须采用橡胶垫圈,混凝土泵管接好后应对再检查螺栓紧固情况是否拧紧,必要时采用力矩扳手进行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