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学概论论文—食疗中的中药学知识

中药学概论论文—食疗中的中药学知识

食疗中的中药学知识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疗逐渐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

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

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

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可见,食疗与中药乃至中药学有着非同一般的联系。

同时,食疗又反映出了中医里“药食同源”的思想。

关键字:食疗中药药食同源
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营养治疗学等知识,根据药食同源、养医同理,充分发挥各类食物即可做食品,又有药用,无毒副作用的功效,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益寿的目的。

战国时期的《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素问·五常政大论》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书中高度评价了食疗养生的作用,也是食疗养生理论的重大进步。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四专论食治也主张“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体现了“药治不如食治”的原则。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谷物、蔬菜、水果类药物300余种,动物类药物400余种.皆可供食疗使用。

食疗这一概念是近几年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但饮食文化的起源却很早。

远古时代,有“神农尝百草”,人们在发现了食物的同时,也发现了治病的药物,很多动植物“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生动地说明了先民再寻找食物过程种,发现有很多种类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后具有健体的作用。

于是,许多既可以果腹,又可以治病的食物被人们所重视,这就是中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依据。

据现今较为科学的解释:食物是人类治病最好的药品,食疗就是用食物代替药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疗、使细胞恢复功能、使人体恢复健康。

高级均衡营养素能增强细胞营养代谢功能,使细胞获得了强大的能量;同时能激活细胞健康免疫基因,使细胞免疫活性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成倍增加;能使免疫细胞有能力释放大量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直接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病毒,直接中和清除被细胞吸收的物理化学物质;强壮的免疫细胞可直接吞噬病死的细胞和废弃的代谢物,帮助功能低下的细胞恢复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有医药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说过:药物治疗,不如食物治疗,食物是人类治病的最好药品。

他相信人体天赋的自然免疫力是疾病真正的终结者。

对于中药和食物,其实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

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

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

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即为药食两用。

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

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

所以,“药食同源”的理论由此而得到证实。

食疗固然好处多多,但是食疗也有食疗的规则。

食疗也需要分对象,对于不同体质的人,食疗程序也不尽相同;食疗也分时间来对待;食疗还要针对不同病症对症下药……
不按食疗规律盲目进行食疗是非常错误的。

某医院曾追踪与分析数名女中学生贫血患者的病史发现,虽然她们都有既往月经不调的病史,但都在严重大出血之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盲目进补补过了头。

女儿带经时间长,好心的妈妈怕失血过多身体虚弱影响学习,让女儿大量进食桂圆、羊肉及其它补品,频饮红糖水,认为缺血就得补血,甚至在医生叮嘱“不
要吃‘上火’的东西”之后,还进食了过多的巧克力和炸辣鸡腿,结果适得其反,“补”得血热妄行,流血不止。

这些现象的原因,其实就是“吃错了药”,每个人并不是什么食物都能吃,体质不同,适用的食物是不同的。

可见盲目进补的危害有多大了。

出了盲目进补之外,同时更应该注意不要滥用“药物食品”。

如"人参软糖"、"鹿茸软糖"、"人参奶粉"、"人参饼干"等“药物药品”,如果滥用,后果就会很严重。

它能使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遭到破坏,甚至致病。

社会上有人认为甘草是有益无否的良药,加上其甜味很可口,于是便把甘草泡水当茶饮。

这是十分危险的。

这种"甘草茶"服久了会产生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副作用,使血钠排出减少,钾排出增多,导致高血钠、缺钙性抽搐。

更有甚者,久服甘草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一旦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有的患者就需要终生服用强的松之类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才能维持生命。

清代医家郑钦安言“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

”意思是说,所谓有毒之药,只要应用适当,能够救人于水火,滋补之品如果不对其证,那就如同毒药一样能杀人于无形。

根据个体特点可选择合适食材进行食疗,以真正达到“食治治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食疗1500方可供参考使用。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都有与之对应的食疗方法。

现在网络上流传有九种食疗疗法:1.红萝卜治痛风:东北一种特殊的红萝卜富含大量的钾、磷、硒、活性酶、维生素c、维生素k等物质,对人体的酸碱平衡的调节具有很好的效果。

2..红茶防治流感日本科学家用比一般红茶水浓度淡的红茶液在病毒感染区浸泡5秒,该病毒就会失去感染力。

3.维生素B6防治糖尿病4.牛奶防治支气管炎5.蜂王浆防治关节炎 6.橘汁防治尿道感染7.南瓜子防治前列腺病8.淀粉类食物防治肠癌9。

苦瓜清暑祛热、明目解毒、养血益气对热病烦渴、中暑、痢疾、目赤、痈肿丹毒、恶疮等有食疗作用。

中药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中药的发现与利用更是祖先留给后辈的一笔巨大财富,食疗是中药的合理利用,中药的深入研究更快速的推动了食疗疗法的完善与成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人类寻求健康身体和幸福生活开创了新纪元。

参考文献:[1]雷子《食疗是最好的偏方》[A]
[2]董杰, 曹金发谈《养老奉亲书》的食疗思想[J]
[3]李显锋《浅论中医食养疗法》[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