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_16-2008讲义--自备应急电源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_16-2008讲义--自备应急电源6
3 按启动电动机时母线容许电压降计算发电机容量
SC3=Pn·K·C·Xd
式中 Pn
" Xd
″
1 ( -1) ΔE
(6-4)
电动机总容量(kW) ; 发电机的暂态电抗,一般取 0.25;
ΔE 应急负荷中心母线允许的瞬时电压降.一 般ΔE取0.25~0.3(有电梯时取0.2UH); K、C 意义同公式(6-3)。 公式(6-4)适用于柴油发电机与应急负荷中心 距离很近的情况。
3 自启动机组的操作电源、机组预热系统、燃 料油、润滑油、冷却水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等均应 保证机组随时启动。水源及能源必须具有独立性, 不得受市电停电的影响;
【注释】第3款 机房在寒冷地区应采暖,为保证 机组应急时顺利启动,机房最低温度应根据产品 要求。但一般不应低于5℃,最高温度不超过 35℃,相对湿度小于75%。 自启动机组的冷却水应能自流供给,若水源不 可靠,应设储水箱或储水池。 为了确保机组启动具有足够的能量,除机组具 有充电能力外,在备用过程中应具有浮充电装置。
【注释】 发电机组的中性点工作制 第1~3款 三相四线制发电机组中性点是直接接 地的,它的优点是降低了系统的内部过电压倍数, 一相接地后,相间电压为中性点所固定,基本不 会升高。而且电力与照明可以由同一发电机母线 供电。 在三相四线制中,当两台或多台机组并列运行 时,中性导体就会产生三次谐波环流,环流的大 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 三相负载的不平衡度; 2 两机组有功负载分配的不平衡度; 3 两机组无功负载分配即功率因数的差异程度。
为保证机组在应急时使用,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 燃料油,还应设两个以上柴油储油箱,便于新油 沉淀。
4 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启动宜采用电启动 方式,电启动设备应按下列要求设置: 1)电启动用蓄电池组电压宜为12V或24V,容 量应按柴油机连续启动不少于6次确定; 2)蓄电池组宜靠近启动电机设置,并应防止 油、水浸入; 3)应设置整流充电设备,其输出电压宜高于 蓄电池组的电动势50%,输出电流不小于蓄电池 10h放电率电流。
【注释】 发电机组的自启动 第1款 应急机组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重要设备, 它的首要任务必须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可靠启动 并投入正常运行,以满足使用要求。 与市网不得并列运行,是考虑到一旦机组发生 故障时,不要波及到市网,而扩大了故障范围。 如市网有故障,因与机组未并网,也易于临机处 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联锁的目的就是防止误 并列。 2 为了避免防灾用电设备的电动机同时启动而 造成柴油发电机组熄火停机,用电设备应具有不 同延时,错开启动时间。重要性相同时,宜先启 动容量大的负荷;
这种类型机组能适应各种运行方式,易于实现 机组自动化或对发电机组的遥控。 目前国产柴油发电机组启动时间可以小于15s, 有的厂产品可在4~7s,保证值为15s。
6.1.8 发电机组的自启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组应处于常备启动状态。一类高层建筑 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一级建筑物 的发电机组,应设有自动启动装置,当市电中断 时,机组应立即启动,并应在30s内供电; 当采用自动启动有困难时,二类高层建筑及二 级保护对象建筑物的发电机组,可采用手动启动 装置; 机组应与市电联锁,不得与其并列运行。当市 电恢复时,机组应自动退出工作,并延时停机;
2)当两台机组并列运行时,机组的中性点应 经刀开关接地。当两台机组的中性导体存在环流 时,应只将其中一台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 3)当两台机组并列运行时,两台机组的中性 点可经限流电抗器接地。
2 发电机中性导体上的接地刀开关,可根据发 电机允许的不对称负荷电流及中性导体上可能出 现的零序电流选择; 3 采用电抗器限制中性导体环流时,电抗器的 额定电流可按发电机额定电流的25%选择,阻抗 值可按通过额定电流时其端电压小于10V选择。
【注释】第2款 根据国内外一些高层建筑用电指 标统计,应急发电机容量约占供电变压器总容量 的10 %~20%。
p cos
国外建筑物配电变压器容量一般选择得较富余,因 此后一个指标偏差较大。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建筑 物规模大时取下限,规模小时取上限。 发电机组的容量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1 按稳定负荷计算发电机容量
但应注意,表6-1所列数值,没有考虑电动机直 接启动对机组母线电压降加以限制,是以全电压 直接启动电动机时,电动开关和失压保护不应跳 闸为条件。 在发电机组选型时应考虑以下基本因素: 1) 负载的大小; 2) 用电设备瞬间电压/频率波动变化的允许值; 3) 用电设备稳态电压/频率波动变化的允许值; 4) 可允许的谐波含量; 5) 机房的通风、排烟状况; 6) 负载的特性(如非线性负载、用电设备单机 最大功率等)。
2 中性点引出导体上装设电抗器。在每台发电 机的中性点引出导体上装设电抗器,在保持中性母 线电位偏移不大的条件下,有效地限制了中性点引 出导体的谐波电流在允许范围内。 6.1.10 柴油发电机组的自动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组与电力系统电源不应并网运行,并应设置 可靠联锁; 2 选择自启动机组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市电中断供电时,单台机组应能自动启动, 并应在30s内向负荷供电; 2)当市电恢复供电后,应自动切换并延时停机;
【注释】 机组的选择 第1款 确定机组容量时,除考虑应急负荷总容 量之外,应着重考虑启动电动机容量。因单台电 动机最大启动容量对确定机组容量有直接关系。 另外机组能启动电动机容量大小的因素又很多, 它与发电机的技术性能、柴油机的调速性能和启 动时发电机所带负荷大小和功率因数的高低、发 电机的励磁和调压方式以及用电负荷对电压指标 的要求等因素有关。因此,设计确定机组容量, 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为了便于设计参考,对三相低压柴油发电机组 在空载时,能全电压直接启动的空载四极笼型三 相异步电动机最大容量可参见表6-1。
4 多台机组时,应选择型号、规格和特性相同的 机组和配套设备; 5 宜选用高速柴油发电机组和无刷励磁交流同步 发电机,配自动电压调整装置。选用的机组应装设 快速自启动装置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注释】第5款 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外高层建筑 中所采用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基本上为高速机组。 目前国内一些高层建筑用的应急柴油发电机已向高 速型转化,此种机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启动运 行可靠等优点。 无刷励磁交流同步发电机的特点:当与自动电 压调整装置配套使用时,其静态电压调整率可保证 在±1.0%~2.5%以内。
又因中性点引出导体上的三次谐波电流,徒然 使发电机发热,降低其出力,必须加以限制,其 限制中性导体电流的方法如下: 1 中性点引出导体上加装刀开关。在每台发电 机的中性点引出导体上装刀开关,以切断发电机 间谐波电流的环流回路。在运行中根据谐波电流 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决定断开一台发电机的中性 点引出导体,但至少应保持一台发电机的中性点 和中性母线接通,以保证对220V设备的供电。但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把220V的不平衡(零序)负荷 完全加在少数发电机上,加大了这些发电机三相 负荷的不平衡程度,而且系统单相接地短路电流 也集中在这些发电机上。
p SC1= cos
或 (6-1)
pn p1 p2 1 n pk SC1= ( (6-2) ) 1 2 n cos cos k 1 k
式中 P
总负荷容量(kW) ; 每个或每组负荷容量(kW) ; 每个或每组负荷的效率; 总负荷的计算效率,一般取 0.82~0.88; 负荷率; 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可取 0.8。
2 在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柴油发电机容量可 按配电变压器总容量的10%~20%进行估算。在施 工图设计阶段,可根据一级负荷、消防负荷以及 某些重要二级负荷的容量,按下列方法计算的最 大容量确定: 1)按稳定负荷计算发电机容量; 2)按最大的单台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启动的 需要,计算发电机容量; 3)按启动电动机时,发电机母线允许电压降 计算发电机容量。
4)应自动控制负荷的投入和切除; 5)应自动控制附属设备及自动转换冷却方式和 通风方式。 3 机组并列运行时,宜采用手动准同期。当两 台自启动机组需并车时,应采用自动同期,并应 在机组间同期后再向负荷供电。 【注释】 柴油发电机组的自动化 第2款 机组作为应急电源时应设自启动装置, 即当市电中断供电时,机组自动启动,并在30s内 向负荷供电。当市电恢复正常后,能自动或手动 切换电源停机,其它均为就地操作。
表 6-1 机组空载能直接启动空载笼型电动机最大容量
序 号 l 2 3 4 5 注:① P 为柴油发电机功率。 柴油发电机功率(kW) 40 及以下 50、64、75 90、120 150、200、250 400 以上 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kW) 0.7P 30 55 75 125
①
Pk
k
cos 2 容量
SC 2
按最大的单台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启动的需要,计算发电机
P P m 1 Pm K C cos m cos
(6-3)
式中 Pm 启动容量最大的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 的容量(kW) cos 电动机的启动功率因数,一般取0.4; K 电动机的启动倍数; C 按电动机启动方式确定的系数; 全压启动:C=1.0 Y一△启动C=0.67 自耦变压器启动: 50%抽头C=0.25 65%抽头C=0.42 80%抽头C=0.64 意义同公式(6-2)。
负载特性及负载大小是选择发电机组最关键的 因素。当考虑负载特性时,以下几点需深入分析: 1) 是否有对电压,频率要求特别高的负载,如 电脑、通讯设备等; 2) 是否有大型的电动机负载,为何种启动方式, 是否频繁启动; 3) 是否有非线性负载,如整流器、UPS、高频 开关等; 4) 是否有频率变化的固定负载,如发射机等; 5) 是否有产生再生功率的负载,如电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