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总结
20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总结
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虽然可以增加突变的频 率和类型,但这种变异 仍是不定向的,有利的 变异类型仍然很少。与 此不同,基因工程则是 用特定的方法,定向地 改变基因的组成或结构, 从而改良或创造出新产 品。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1)含义不同: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个别基因内部发生了分 子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重组 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从发生的时期和来源分析:基因突变多发生在细胞分裂 间期 DNA复制时出现差错;而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 的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中。 (3)从结果分析: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基因重组没有 产生新的基因,只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诱发突变:人工条件诱导发生突变
●基因突变的例子:色盲、白化病、糖尿病……
●基因突变的原因:由于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于 各种原因(内、外因)而发生差错,导致 分子结构改变(碱基种类、数量、排列顺 序等发生局部改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蛋白质 氨基酸 RNA DNA 正常 ↑ 谷氨酸 ↑ GAA ↑ CTT GAA 异常 ↑ 缬氨酸 ↑ GUA ↑ CAT GTA
多数不利
猫叫综合症 症状:两眼 距离较远, 耳位低下, 生长发育缓 慢,存在着 严重的智力 障碍。患儿 哭声轻,音 调高,很像 猫叫。
5号染色体缺失
享誉世界的著名“天才”音乐指挥家舟舟
舟舟是一个先天 智力障碍患者 病因:常染色体 变异,比正常人多了一 条21号染色(21三体 综合症)
染色体组
特点:
这种病在缺氧时,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 变成镰刀形,严重时镰刀状的红细胞破裂,造 成溶血性贫血。
基因突变的特点
(1)普遍性 基因突变不仅发生在人类身上,在其他生物中都 可以见到突变产生的性状。
(2)随机性 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 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以通过受 精作用直接传递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常常引起当代 生物个体性状发生变化,一般是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的。
生物的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变异的种类
不遗传 的变异 基因突变: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
生 物 的 变 异
可遗传 的变异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 构的变异
非整倍的变异
染色体数 目的变异 整倍的变异 单倍体
多倍体
基因突变
●概念: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自然突变:自然发生 ●种类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
基因突变: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光 学显微镜下不可见。(分子 水平) 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 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 化。(细胞水平)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缺失
2、重复
3、倒位
4、易位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
生物性状的变异
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诱变因素 物理因素:各种射线、激光
化学因素:秋水仙素、硫二胺等
●诱变意义: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 类型的重要方法 ●优点:提高突变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尽快稳 定,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 性状。 ●缺点:诱发产生的突变,有利的个体往往不多, 需处理大量材料。
人工诱变与基因工程的不同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 概念 多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 种配子染色体数的 个体
由于自然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有丝分 由未经受精作用的 裂过程受阻碍,于是细胞核内染色体加 自然形成 卵细胞发育而成单 倍。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也相 原因 倍体 应加倍的生殖细胞.再经受精作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A
B
C
D
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aaBbbbCCCc,那 么它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A、2、 B、 3 C、 4 D、8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的个体叫做 二倍体。
有些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 组,这叫多倍体。 通过单性生殖产生的个体,都只含有本物 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这样的个体叫做单倍 体。
(3)稀有性 在自然界,各物种的突变频率很低,高等生物中, 大约十万到一亿个配子,仅有一个发生基因突变。
(4)多害少利性 大多数基因突变会破坏生物长期进化达到的 相对协调和平衡,不利于生长和发育。
(5)不定向性 显性基因可以突变成隐性基因,隐性基因可以 突变成显性基因,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等位基因。
(4)从意义上分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进 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只有有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基 因,再经有性生殖过程,才能造成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又为 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
基因重组与有性生殖的关系
受精作用、及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 色体的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 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原因。所以,基因重 组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而在无性生 殖中则没有基因重组的现象。因此,在生物 进化的历程中,自从出现了有性生殖,生物 变异的机会便大大增加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也随之大大加快。这一点教材曾在第三章的 有性生殖的特点中有过叙述。
单倍体与一倍体
单倍体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 个体,这是一个常犯的错误。实际上单倍体是一个与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无关的概念。它是指体细胞中 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所以单倍体实际 上是指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由此来看,如果某 单倍体是由一多倍体物种的配子发育而来,其体细胞 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就不止一个。例如普通小麦是六 倍体,由其配子发育而成的单倍体中则含有三个染色 体组。为区别起见,我们通常把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的个体称为一倍体。所以单倍体和一倍体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当然,由于绝大多数生物是二倍体,故他们 的单倍体实际上也是一倍体。
1、形态大小、功能各不相同的一组非同 源染色体 2、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 变异的全套遗传信息。
染色体组是指携带有生物个体所需全部基因的 一整套染色体,又称基因组,如二倍体生物所产生 的生殖细胞中的一组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例题
1、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 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