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为了谁

安全为了谁

安全为了谁人们常说“安全第一”,那么在企业里,安全究竟是为了谁呢?自己、家人、他人还是企业?正是因没有明白安全是为了谁,所以在发现他人存在安全隐患时,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最终使隐患变成现实;在发现存在事故苗头时,却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无动于衷,无所作为,最终使苗头变成隐患。

企业的安全,究竟是为了谁?在每一个员工心里都应该明白,安全是为了“我”,“我”要保证安全,“我”是企业安全的最大受益者。

企业是由每一个“我”组成的,“我”的安全观念、安全习惯、安全行为,构成企业的安全环境,决定企业的安全水平,影响企业的安全发展、任何一个“我”,只要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都会变成单位的安全隐患。

安全的内涵是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做好安全工作,对员工个人是生命的平安,对企业则是财产的保全,企业安全管理可以说是对员工严肃的爱。

安全问题所产生的灾难是刻骨铭心的。

失去健康时,可以医治,失去金钱时,可以从头再挣;但是失去生命时,要拿什么才能去弥补?生命是最宝贵,也是最脆弱的,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刻谨记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企业,为了社会,一定要保证安全。

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三个层次,安全知识是基本层次,安全意识是深层次,安全意愿是核心层次。

当人人都明白了“安全为了谁”,企业就等于找到了解决安全问题的金钥匙。

首先,员工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自觉地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

很多时候,安全制度没少订,安全教育没少做,安全管理没少抓,但就是落实不下去,执行起来很困难,究其原因是,员工觉得这些都是外界强加给自己的,只是被动地接受安全防范的知识和意识正所谓是“要我安全”。

明白了“安全为了谁”,员工才能理解管理层的良苦用心,才会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个个安全制度,才能当成是有效的保护;一次次安全教育,才能当成是善意的提醒。

安全教育才能入脑入心,安全意识才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扎根,正所谓是“我要安全”。

其次,员工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在心中警钟长鸣,时刻紧绷安全弦。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是没有一点安全意识,而是不能长期保持安全意识,很多事故往往就发生在一时的疏忽上。

究其原因是,人们要么就是觉得安全不重要,要么长时间的生产安全出现“安全意识疲劳”。

当企业里员工们都明白了“安全为了谁”,人们就不会忽视安全的重要。

明白“安全为了谁”,员工才可以战胜单调、枯燥和紧张消除麻痹意识,克服“安全意识疲劳”,保持对安全的警惕性。

再次,员工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人生成败在于习惯,安全与否也在于习惯。

习惯性违章,违章成为习惯,这样的习惯只会让人抱憾终身。

安全也可以成为习惯,只要人们明白“安全为了谁”,就可保证“第一次就做对”。

当员工心中有了安全意愿,第二次做对就不存在问题。

正确的动作一再重复,就会形成习惯。

安全的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

当人人都明白企业的安全是为了谁,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才是找到了安全意识之母、安全工作之魂。

安全才能回家,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然而一桩桩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使多少家庭笼罩了阴影,失去了欢乐,老人悲痛欲绝,妻子伤心无助,孩子无神忧郁,使家不再是一个完美的家,虽然我们天天在讲安全,时时强调安全,然而身边的一起起安全事故屡禁不止。

工作前不做安全措施,登高不系安全带,工作前不进行现场危险点分析等,是安全意识淡薄还是重视不够,是麻痹大意还是心存饶幸,是措施不当还是处罚太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安全生产到底为了谁?严格安全管理为谁好?安全抓好了谁受益?我们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面剖析当前的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深挖员工在工作和学习中对安全生产的理解认识不深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敷衍应付、主动性不强、行为不规范、工作标准不高”等方面的问题。

让员工明白:安全生产是为了我们自己!是为了我们的父母妻儿!是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严格安全管理,企业平安了,和谐稳定了,效益有了,受益的是我们的干部、员工和家属。

安全工作只有满分,没有及格。

“注意安全”绝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个指标,当你把安全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时,你已经忽略了对你生命的关爱。

只有认识到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才能在生活、工作中把“安全”切实地放在心里,才能真正避免事故的发生,避免伤亡的降临。

安全是责任,责任来源于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会对家人负责,会对同事负责。

当鲜活的面容在我们身边消失,当家庭的天伦之乐再也不能重现,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发生……又有谁不清楚弥足珍贵的生命在呼唤着关爱之心,珍惜生命、珍惜养育之情、珍惜手足情深,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关爱生命、关注安全”铭记于心。

但实际上,有极少数人对安全工作上的事漠不关心,认为抓安全工作只是领导的事,与自己无关,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出了事也是自己的,自认倒霉了事;对安监部门的处罚也有明显的对立情绪。

这些都是不利于我们的工作、影响安全生产的不良心态。

导致在日常的安全工作中,确实存有“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快戴安全帽,纠查的来了。

”“快灭烟头,领导来了。

”“赶紧补记录,春检的快来了”……这样的场景,在生产场所并不少见。

因为“没人看见”,忽视了劳保用品的穿戴;因为“没人看见”,简化了正确操作规程;因为“没人看见”,放松了安全警惕性。

“怕啥,没人看见”,“没人看见,不会出问题”,抱着“没人看见”的侥幸心理,投机取巧、马虎大意、敷衍塞责……从而使隐患滋生成触目惊心的事故。

究其原因,“安全思想不牢、意识不强、认识不高、责任心差”;“干惯了,习惯了,看惯了”;“马虎、凑合,不在乎”等思想致使人行为失常,是最严重的内在根源,认为相关的规程是对作业行为的一种约束,而没有认识到这些规程都是用鲜血、甚至是生命写成的。

安全生产绝不能存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麻痹思想,安全意识的淡薄,安全技能的缺乏,对安全警示的不屑一顾,对操作规程的视而不见,都是对生命的漠视。

“愚者用鲜血换来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事故”。

我们要时刻牢记血淋淋的事故教训,通过培训们的企业、我们个人身上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家庭里,“必须安全”是为那些关心着我们的亲人、爱人、友人所应尽的义务。

有句话说得好,叫“细节决定成败”,对细节上的忽视,必定为日后的安全隐患留下祸根。

一次小小的不经意的违章,或许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和损失;“放过一次违章等于为十二次事故开绿灯”;一念之差,违章操作,轻则受伤,重则舍命。

所以我们提倡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该“小题大做”,只有把安全工作各个环节的小事都做好、做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安全生产过程中心要细一点、腿要勤一点、胆要小一点、嘴要碎一点。

各个岗位上,多一点提醒,少一点怕麻烦;多一点认真,少一点敷衍,事故几率就能降到最低点。

安全生产不是口头上的承诺,也不是书本上的几大段话,而是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行动、是一种踏实地工作态度,是我们为自己负责、为企业负责的一种具体表现。

随着企业的发展,要安全、保安全、抓安全的理念早已形成共识。

但是,安全事故却并没有完全杜绝,违章蛮干等“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侥幸心理、急功近利思想也未根除。

“安全生产”人人都会说,但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多年养成的陋习已根深蒂固,难以改正。

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得认识到违章就是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损害企业。

安全生产连着你、我、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不仅要做到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要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压力感,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把安全责任关,把高标准操作,严要求做事,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强化“安全工作无小事,小事当大事”,做到“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

一个人安全,就是一个家庭的安全,一个企业的安全。

确保安全生产的在控、可控,需要每一个电力职工从内因上找差距,从“心”开始,用“心”维护,“居安当思危,有备则无患”,我们的安全生产局面就一定能得以改观。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责任到位,严格按规章办事;检查到位,不漏过一个细节;措施到位,不漏过一个疑点,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只有责任心增强了,安全才有保障;只有循规蹈矩、踏踏实实地工作,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安全生产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只有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心中,将安全责任落实到行动中,才是杜绝事故的根本途径。

工作中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逐步从“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过程转变,养成自觉遵章的良好习惯。

安全是幸福的源泉,安全是幸福的保障。

没有了安全,家庭就不可能美满。

安全是生命,是效益,它直接影响着个人、家庭、企业。

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安全是家庭最大的幸福。

所以,为了家庭的幸福,请真正“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大自然赐给我们美好的世界,这世界也因生命的存在而更加精彩,珍爱生命是安全生产永恒的话题。

“生命有多宝贵,安全就有多重要”,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由于忽视安全所造成的一幕幕悲惨场面而令人震撼,日常发生的每一次安全事故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难想象,会有多少个家庭会因此家破人亡。

这些血的事实,血的教训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起又一起的安全事故,这些讲了千遍万遍的《安全规程》,怎么还会重蹈覆辙,让本该避免的悲剧再次发生呢?是安全责任的淡漠?是安全意识的不足?没有将安全真正放在心上?没有遵守安全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触及到他们的灵魂?许多员工,只是被动地接受安全知识教育,被动地学习一些文件、计划,被动的记录每次安全活动的内容,总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事,只要自己注意一点就行,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安全警句抛之脑后,根本不去想发生事故的根本所在,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强化“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确保不出事”的安全工作做理念,牢固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压力感,时刻绷紧安全弦。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每天上班、下班,进入作业现场,可以发现我们周围有各种安全标识警示牌,这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更是对我们一种无声的提醒,在工作中,我们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把安全责任关,把抓安全的工作落实到现场,把正规操作作为工作的唯一方式,认真接受事故教训,总结经验,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在工作中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对违章作业人员及时劝阻,将上级的要求落实到思想上、行动上,确保不出事故,要做到精细化管理,人人事事处处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坚决消灭应付、凑合等不良倾向,切实把“安全”记在心理,增强“安全”责任心,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伤亡的来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