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指挥要领和技巧
(三) 左手指挥的方法
1、 强调重拍 2、 做渐强与渐弱的提示 3、 长音保持
总结
指挥应以自己丰富的面部表情,稳健的形 体动作,准确、简洁的指挥手势,把自己 对歌曲的理解传达给歌唱者,并感染和带 动大家以充沛的感情,整齐的节奏,准确 的速度,和谐而富于表现力的声音,将歌 曲的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 讲再多也没用,关键是要多练
(3)大幅度:大幅度是以肩部为轴心,以 指尖为终端来完成指挥动作的。大幅度只 有软击拍一种方法。指挥时手臂伸展,手 的高度与头同高或稍稍高过头。大幅度常 用在歌曲的高潮处,它给人一种恢宏的气 势,一种规模感。
4、 击拍的活动范围
(1)下区:击拍时以腰线为中心进行 各种力度与幅度的上下摆动。 (2)中区:击拍时以胸线为中心进行 各种力度与幅度的上下摆动。 (3)上区:击拍时以眼线为中心进行 各种力度与幅度的上下摆动。
唱歌指挥要领和技巧
一、指挥的姿势
(一)站姿:指挥的站姿要自然大方,状态 要积极向上,以沉稳和自信面对歌唱者注视 的目光。 (二)双脚:双脚呈跨立或近似稍息的姿势, 两脚距离与肩同宽,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三)身体:身体要自然挺拔,有时可根据歌 曲情感的需要,做稍向前或向左、向右的倾 斜动作
一、指挥的姿势
在平时所唱的歌曲当中,接触最多的就是 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而指挥这三种 拍子的方法,也被称为指挥的基本图式。
(二)指挥的基本动作
1、 击拍点与反弹 打拍子最基本的就是要打出“拍点”来。 拍皮球时,手从上面拍下去,拍到球后又反 弹回来,这个过程很像打拍子,而手拍到球 的那个触点就是击拍点。指挥时,手由上向 下的击拍是有力的。手的反弹动作是一种惯 性,一下一上就构成了一拍。 击拍是指挥的基本功,要认真练习。练习 时注意肩膀与大臂一定要放松,靠肘关节带 动手掌与手腕有弹性地打出拍子来。
2、 硬击拍与软击拍
根据击拍力度的不同,一般将击拍分为硬 击拍与软击拍两种。 (1)硬击拍:硬击拍的特点是下拍有力, 拍点明确,反弹迅速。 (2)软击拍:软击拍的特点是下拍柔和, 淡化拍点,以连贯的弧形打出拍子的时值。
3、 击拍的幅度
(1)小幅度:小幅度是以手腕为轴心,以指 尖为终端来完成指挥动作的。一般来说,运用 小幅度时两手距离与肩同宽。小幅度也有两种 击拍法,小幅度与硬击拍相结合,多适用于节 奏轻快活泼,情绪力度变化不大的音乐段落。 小幅度与软击拍相结合,则适于指挥节奏委婉、 力度较弱、感情平和的段落。
需要注意的指挥方法
(一) 起拍方法
起拍的指挥动作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收束方法
1、收束预示动作;在收束的前一拍上打出一个 较大的反弹动作,引起注意,然后紧接在收束拍 上打出收束点。 2、收束点:收束点类似一个没有反弹的硬击拍。 如果是强的收束,位置要稍高一些,打出收束点 后稍做停顿,收束动作就完成了。 收束动作分为强收、弱收、渐弱收等。强收要求 动作鲜明果断,弱收则根据音乐的要求动作变软、 变轻、变小。但无论怎样弱,预示动作(弱时可 能只是一个呼吸)和收束点(弱时可能只是拇指 与中指、食指轻轻一捏)都是不能缺少和能够感 觉到的。
(四)头部:头要略抬,颈部放松,并善于 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运用面部表情特别 是眼神的示意,启发大家的感情和意会需 要注意的问题。 (五)肩、臂:双肩要舒展放松,指挥时双 臂在前,两肘之间距离略宽于身体。 (六)手势;手臂稍突出,掌心相对,五指 自然分开,略呈弯曲。
二、指挥的基本图式与动作
(一) 指挥的基本图式
3、 击拍的幅度
(2)中幅度:中幅度是以肘部为轴心,以 指尖为终端来完成指挥动作。中幅度是最 常用的一种指挥动作,它也有两种击拍法。 中幅度与硬击拍相结合,适用于指挥绝大 多数节奏鲜明、富有激情的队列歌曲、群 众歌曲。 中幅度与软击拍相结合适用于绝 大多数抒情性的、歌唱性的歌曲。
3、 击拍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