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1

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1

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典型案例
一、德安村基本情况
德安村位于上街基镇西南6公里处,共有农户288户,人口1023人,耕地面积10658亩,共有党员18名,积极分子2名。

2010年被富锦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

2010年末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0元。

二、德安村发展历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关键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强村”这个目标。

而要实现“经济强村”,就必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

近年来,德安村在富锦市委、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了富民强村。

(一)、选好班长,配强队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提供人才保证。

“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而选好这个支部的“班长”又是关键的关键。

镇党委在选拔农村基层干部时,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级基层组织中来,着力打造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村集体领导班子。

德安村的支部书记郭志勇,参军退伍后,自学了中专课程,1995年被推选为德安村村主任,2002年被推选为支部书记。

近年来,他不但自己搞立体种养年收入有18万元以上,他和村两委班子一班人达成共识,村集体投入100万元建成农机合作社,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白面加工厂、挂面加工厂、大米加工厂等企业,安置剩余劳动力100余人,使集体
经济纯收入从每年的2万元猛增到7万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迅速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干部的市场意识和经济洞察力至关重要。

镇党委一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经济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二是多次组织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搞得较好的兄弟乡镇参观考察,促进他们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把好的经验、好的发展路子带回来。

德安村郭志勇和村民代表在参观学习了白瓜种植技术后,回来广泛发动村民扩大白瓜种植面积。

2011年该村白瓜种植面积达到了1500多亩,人均多增收100多元。

(二)、理清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指明方向。

思路决定出路。

加快经济强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源优势或地缘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德安村“两委”班子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写好三篇文章:一是写好“瓜类”的文章,抓好3000亩瓜果园区建设。

通过技术改造,2010年全村瓜果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

二是写好“水田”的文章,发展5000亩水稻种植基地。

2011年该村水稻基地已初具规模。

目前,该村已产出水稻4500多吨,实现产值1350多万元。

三是写好“玉米”的文章,在不适合瓜类和水稻种植的地块,发展3000亩玉米作物。

(三)、加强管理,盘活资产,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

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是基础,经营管理是关键。

每个村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经营项目,如果管理不善,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为此德安村着重抓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市场化管理,多管齐下,提高经营效益。

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将那些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没有经济收益的林地、村北山坡这部分资源,租赁给有实力的老板进行连片开发,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村集体获得
租金收入。

采取集体和个人入股,收益按股份分红的模式,经营德安村农机合作社,以增加集体收入。

二是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管好集体资产。

德安村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理财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200元以上开支必须经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每季度把村财务公开一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成立有村财务监督小组,每年由监督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将结果张榜公布,加强对村财务的监督,纠正账目不清等不良行为,防止贪污挪用、滥支乱花、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给群众一个明白。

三、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当前,一些村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债务沉重,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

结合德安村发展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关键在领导班子,尤其需要一个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

实践证明,凡是那些集体经济发展快,集体资产管理好的村,都有一个坚强的村级领导班子作保证。

(二)依法经营土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土地是村级集体资产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保障。

要全面开展村级土地、房屋资产的清查,积极开展宅基地、农用地整理,增加有效用地面积,最大限度地拓展集体资源运作空间。

依法经营土地资产,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专业承包、招标经营等形式,搞活集体土地经营。

(三)强化制度监督,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建立健全村
级财务预决算、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确保支出科学、合理。

强化村级财务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

(四)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积极鼓励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发挥其组织优势和地域优势,团结带领农民群众,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富民为目的,大力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整合土地、技术、资金等各种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