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卷三套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卷三套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01一、选择题(30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2.下面四句话摘自一位同学学习《声现象》时总结的内容,其中错误的是()A.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B.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C.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4.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5.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游泳池注水后,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好像变浅了D.共享单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 t图象为如图所示a 、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A.甲的-s t图一定为图线aB.甲的-s 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 t图一定为图线cD.乙的-s t图可能为图线a8.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列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闻声却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的是“音调”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9.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图乙中雾凇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图丙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图丁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10.下列图象与描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A B C DA.晶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液体沸腾前后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D.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1.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使光屏远离透镜B.使光屏靠近透镜C.使光屏向上移动D.使光屏向下移动12.正确使用物理实验器材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对下列器材所指示的数据,读数正确的是()A.机械停表:32sB. 天平:62.4gC.温度计:17℃D.速度表:70m/s13.图中是一位小朋友正在打量玻璃幕墙中的自己的一幅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朋友能打量自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小朋友在右侧,左侧为他在玻璃幕墙中的像C.小朋友不可能在玻璃幕墙中看到自己的后脑勺,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D.照相机不可能拍到小朋友在玻璃幕墙中的虚像,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14.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密度(注:经查2.50g/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32.50g/cm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15.阅读下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3m-)水银纯水植物油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二、填空题(23分)16.请按要求填空。

(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右,则应取出最小砝码,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________。

(2)寒暑表(如图)的示数是________。

17.青春仪式上,同学们集体进行青春宣誓,他们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__而产生的,大声宣誓时声音的________很大。

18.图甲中物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中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kg。

19.一块质量为20g的冰化成水,质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水后,水的体cm。

积为________320.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因为水中的鱼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________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水中鱼的虚像在其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21.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

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22.哈素海是呼和浩特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深秋时节一群南归的鸿雁飞翔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面上,如图所示。

当某只鸿雁距水面120m时,这只鸿雁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________m,该倒影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光的________(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鸿雁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南方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人的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

眼睛近视的人可以通过戴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24.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________。

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________(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25.民谚俗语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例如“火场之旁,必有风生”。

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与简答题(10分)26.(6分)(1)如图所示,光源Q发出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在墙上显示出一个光点。

①画出光源Q在平面镜中的像。

②画出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并标出墙上光点的位置。

(2)作出蜡烛发出的光通过透镜之后的光线。

27.(4分)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

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

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的原理。

四、实验探究题(20分)28.(3分)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中有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

(2)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可以读出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9.(4分)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___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__________,同时,比较了像和物的__________关系。

30.(7分)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__________移动。

(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4)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

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分)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31.15g/cm 的盐水。

(1)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1m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2m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④利用21=m m Vρ-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相关主题